如何評價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它是中國戰術飛機中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嗎?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按照官方對殲20戰鬥機的設計定位,它是一款制空類型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所以主要是負責制空權的獲得!這從官方公佈的殲20戰鬥機彈倉配置也可以看出來,殲20彈倉內掛載的都是空空導彈,如下圖:

可以看出殲20的機腹彈倉和兩個側面彈倉,都掛載的是空空導彈,其中機腹的大型彈倉掛載了4枚中遠程空空導彈,兩側的彈倉掛載了各一枚近距離的格鬥型導彈。

所以殲20戰鬥機的就是通過自身雷達的遠距離的探測優勢和自己的雷達隱身優勢,在距離對方一定的距離,發射空空導彈攻擊對手。殲20戰鬥機會盡量避免近距離作戰,所以殲20戰鬥機可能沒有攜帶航炮,這也證明殲20戰鬥機主要擅長遠距離的空中作戰。

那麼殲20具備對地打擊的能力嘛?這當然是具備的,現在的戰鬥機都講究的多功能,單一作戰類型的戰鬥機很難存在下去,所以殲20戰鬥機的具有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但殲20戰鬥機是否是我國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戰鬥機呢?

答案卻是否定的,殲20戰鬥機由於採用的是內置彈倉,導致掛載的武器尺寸受到了嚴重的限制。比如說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反輻射導彈和普通的空對地導彈等,如果不經過特殊的改裝或者重新優化設計,都很難裝進殲20戰鬥機的彈倉。即使裝進去了,尺寸也比較小,尺寸小也帶來了導彈的射程近和威力小等缺點。所以殲20戰鬥機的內置彈倉,掛載對地攻擊的王牌武器導彈有些麻煩。

殲20雖然可以攜帶精確制導炸彈,但是由於精確制導炸彈的投放的距離很近,所以不適合殲20這樣適合遠距離作戰的隱身戰鬥機使用!

或許有人會說殲20戰鬥機的外部掛載問題,殲20戰鬥機的確至少有4個外部掛點,這樣使用外部掛點攜帶大型導彈武器也可以,但是同時也犧牲了殲20戰鬥機的隱身性能,在沒有獲得絕對的制空權的情況下,殲20使用外部掛點非常不適合。再說了,既然已經獲得了制空權,再用殲20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那麼我們最強的對地打擊戰鬥機是誰呢?那肯定要屬蘇35戰鬥機了,雖然不是國產的,但是它的性能毋庸置疑,被譽為世界上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四代半戰鬥機,離五代機的標準可能就差了一個隱身性!

除了蘇35戰鬥機,排在後面的就是殲16戰鬥機,這是一款仿製俄羅斯蘇30戰鬥轟炸機的機型,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來,它是側重對地攻擊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殲20戰鬥機不是我國對地攻擊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資訊所長


殲-20是四代隱身空優戰鬥機,其定位是憑藉自身具備的超級隱身能力和超遠航程撕破敵方防空網奪取制空權,為己方戰鬥轟炸機或轟炸機掃清障礙對敵重要戰略/戰術目標進行打擊!殲-20的首要任務是空戰,而非對地打擊,因此,殲-20肯定算不大我國最強的對地打擊戰鬥機!

我國空軍目前最強組合,前面殲-20“踹門”,後面的殲-16才是對地“扔磚頭”的!



殲-20的內置彈倉掛載體型“修長”的空空導彈還行,掛載“粗胖”的對地武器會很吃力!

殲-20戰鬥機在機腹中部及發動機進氣口兩側位置設有內置彈倉,其中進氣口兩側內置彈倉由於結構尺寸的限制,只能掛載類似PL-10這樣的近距離格鬥空空導彈;機腹中部的內置彈倉雖然長度和寬度方向尺寸較大,但是深度方向尺寸仍然比較有限,即使掛載對地武器的話也很難掛載類似巡航導彈、重磅激光制導炸彈等這樣大尺寸的武器,而且內置彈倉對掛載數量也極有限,雖然殲-20可以在機身外掛武器,但如此以來隱身性能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用殲-20戰鬥機執行對地攻擊的話確實有些“大材小用”了!



殲-20的首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
殲-20掛載多個外置隱身武器藏想象圖!飛行性能和隱身能力都會受影響

據外媒統計,我國空軍目前裝備的三代以上現代戰機的數量已超過1000架,這其中既包括殲-20、Su-35、殲-11、殲-10等空優戰鬥機,還包括Su-30MKK、殲-16、殲轟-7A等對地攻擊能力十分突出的機型。尤其是近些年才研發成功的殲-16戰鬥機,裝備了國產WS-10改進型發動機,具有13個以上的外掛點及超過12噸的最大外掛能力,可以掛載各種重型對地打擊武器,而且其裝備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具有極強的下視能力,使得殲-16戰鬥機的對地打擊能力超過了Su-30MKK,成為目前我國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殲-16重型多功能發動機
殲-16戰鬥機投彈效果圖,“炸彈卡車”名副其實!

殲-20雖然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但是也不可能是兼顧所有方面的能力,對地打擊就是其不擅長的功能,所以才會有殲-20/殲-16的“最佳搭檔”組合,殲-20負責“踹門”、殲-16負責“扔磚頭”!殲-20只要能夠為其他戰機創造出對地打擊的空間也就足夠了,剩下的“髒活累活”自有其他“兄弟”頂上!
據稱殲-16戰鬥機已服役近百架,“後生可畏”啊!😂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威吶解析


牛刀割雞,是大材小用,2017年底,美軍出動最先進的F-22突襲塔利班鴉片工廠,網上遭到詬議,以為美國空軍簡直是在“暴殄天物”,駐阿美軍司令給出瞭解釋,為了避免附帶損傷和人道主義危機,是不是這樣不知道,從此開始頻頻出動,極限掛載24枚小直徑炸彈,同時可引導8枚實施攻擊。由此可見,F-22攜帶小直徑炸彈出擊,從此要成為典型的一種戰鬥模式,多少人開始變得困惑不解,這麼高端的戰鬥機,當做粗使丫頭,是否不務正業?魂舞大漠判斷,不是這樣。要從小直徑炸彈的射程說起,也有高端戰鬥機被極限使用的情況,戰場上一切皆有可能,F-22為什麼不可以?美軍如此,個人覺得我們一樣。

是否最強的?

我們知道五代機,配備的是性能更加優異的發動機,本來又是一種重型戰鬥機,為了追求隱身才將彈艙內置,內置最大6枚彈,4枚中距2枚遠射,但在理論上它可以外掛更多的彈,尤其是小直徑炸彈的問世,一架出動可對付24個目標,正有不俗的威力。如果內置型和外掛型同時出動,有隱身型前去清場,外掛型正可以幾乎同時發起對地攻擊,以為這是非常棒的戰術設計,可以充分挖掘裝備潛力,使一種機型具有了較高的作戰效費比。如果我們的殲-20也參照進行的話,要問對地打擊能力,是否現役戰術飛機中最強的,不是的,殲-16才是。沒有殲-16的時候,殲-20正是最好的。

勿為活小而不為

所有作戰飛機,都有考慮極限條件下使用的情況。美軍F-35自出世就炫起野獸模式,五代機外掛成為大概率事件。五代機從此一機兩用,能用,管用,好用,多用,即代表真正迎來五代機時代,以為不可小看了野獸模式的意義。我們的殲-20裝備不久,即與兩款四代機殲-10C和殲-16同時出動,並稱殲-16是其最佳搭襠。用好五代機,成為殲-20的使命,以為什麼作戰模式,都值得嘗試一下,只有用了才知道好不好。我們的空軍是從不會束縛自家思想的。


魂舞大漠


殲20:我一沒機炮、二不是炸彈卡車,怎麼就成了對地攻擊能力最強呢?殲16、飛豹:邊去!幹好你的活,髒活累活我來幹!

要評論對地打擊能力,大家一定會用A-10的標準來套。載彈量、航炮穿甲能力、單位時間摧毀地面目標能力等等指標。這要套在殲-20上面,跟“最強”就搭不上邊了。可是實際上,並不能這麼算!

留給殲-20要執行對地打擊任務,那都是最重、最難、最險的任務。而且基本上都是孤軍深入,孤立無援進入到敵方高度設防區域,類似於大家在電影《絕密飛行》中看到的情況。不過會更復雜,因為要減少被探測概率,所以很難收到己方預警機的指揮信息,一切都得靠殲-20自己。

(F-35 EOTS系統成像畫面)

這時候就得說說兩個系統,一個叫EOTS(光電跟蹤系統),一個叫EODAS (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其中EOTS就安裝在殲-20機鼻位置的寶石型艙內。EOTS效果無疑是劃時代的,可以在雷達不開機的前提下,進行光電/紅外的目標探測和跟蹤能力。尤其是在對地、對海目標探測上,再結合機載任務系統,把綜合數據結合起來形成3D圖像,在頭盔顯示器上顯示。

(F-35集成的EOTS可對空、對地、並進行激光照射引導)

這就得說說以前突防是怎麼做的,早年突防靠膽和飛行員技術-完全看眼神;後來有了多普勒雷達-有雷達形成的地形圖,可以做到半自動突防;到了現在有了EOTS,可以在不開雷達的前提下

進行自動突防,人工干預就可以了。當然,這只是說技術層面,實際還是飛行員手工操控比較多。不過F-35已經有了撞地干預系統,估計殲-20也會有。

這樣,殲-20可以有效突防到高防空強度的區域,並依靠EOTS系統內集成激光照射器,對特定目標進行打擊。彈藥問題不用擔心,從鑽地彈到小直徑彈藥,殲-20可選的應有盡有,剩下就是趁亂溜走就好。反正我是隱身的,擺脫起來更容易。

至於,“掃大街”扔炸彈這些活,還是交給殲-16和飛豹去幹吧。殲-20幹掉防空節點和指揮中樞 ,其餘的就不容易構成大威脅了。


我是“頭條號:無名高地”,長期關注軍事裝備及相關領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給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無名高地


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當然是我國戰術飛機當中最強大的了,對地打擊的能力應當包括可以使用的對地打擊武器類型、飛行的距離、突破的概率等綜合性能,如果我們把所有因素都考慮上,那麼殲20無疑就是我國空軍對地打擊最強的。


我國可以排的上號的對地打擊戰術飛機包括FBC1飛豹戰鬥機、殲11B戰鬥機、殲16戰鬥機、蘇30MKK戰鬥機、蘇27UB戰鬥機以及殲20戰鬥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是重型戰鬥機,重型戰鬥機就意味著很大的載彈量和較遠的飛行距離,我們如果不去考慮飛機的飛行速度和空戰能力掛載,就給他們掛載大量的打擊彈藥的話,那麼這些飛機都是厲害的打擊角色。


但是對地打擊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武器使用能力,比如使用精確制導炸彈、滑翔翼制導炸彈等武器的能力,擁有先進的轟炸指揮儀等設備,從這個配備來看,飛豹戰鬥機、殲11B戰鬥機、殲16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都是不錯的,而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和蘇27UB則因為只能使用老式的俄羅斯打擊彈藥,因此只能被淘汰。


我們再看看航程,從航程來看,以上幾款飛機航程最遠的是殲16,其次是殲20,然後是殲11B,最後是FBC1飛豹戰鬥機,這主要因為飛豹戰鬥機研發較早,而且總體上看屬於第二代戰鬥機,本身就存在航程比不過四代重型飛機的情況。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雙座能力,且航程夠遠的殲16就成為了比較好的選擇。


最後則是突破概率,這個方面則是殲20的優勢。畢竟是隱身戰鬥機,而且飛行速度較快,殲20可以有效的刺透敵人的防空網絡,在美國最新制定的空軍2030規劃中,就提出了PAC概念,也就是穿透性制空的概念,這一概念所指的穿透性制空平臺其實就是高度隱形的戰鬥機,因此殲20這樣的戰鬥機可以做到一根針破一張網的襲擊效果,這是其他飛機不具備的。


因此,總的來看,殲20還是這些飛機當中對地打擊最強大的,當然了,五代機一般很少用於這個任務,畢竟捨不得,太貴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的。


海事先鋒


你是怎麼想的呢?想看看空優戰鬥機殲20是不是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當然不是,當然是殲16。如果打擊徹底,最好能跟上轟炸機,將來的轟20,現在的轟6K。

大家都知道,殲20是踹門的,空中戰鬥機,預警機,所有的軍用飛機。還要包括地面的雷達,當然包括有價值的各種雷達。然後是殲16,打擊的是機場,防空陣地,指揮所。如果還沒有解決,轟炸就上來了,進行重點轟炸,毀滅。如果還沒有解決,反覆攻擊轟炸,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還沒有達到效果,陸軍就跟上了。

至於殲20的對地攻擊能力,是很孱弱的,打的只是核心部位,打出下一波殲16攻擊的時間,暫時只能解決防空問題和核心問題,有效果的解決還是殲16,看情況反覆出動。後面跟上轟炸機,基本上解決了,比如1999年的對南斯拉夫的轟炸,就是這個效果。

任何戰鬥機都不是萬能的,都各有各的工作。


大志遠思想空間


還打火箭彈?

隨著中國空軍曝光了自己越來越多殲-20隱身戰鬥機,殲-20隱身戰鬥機一個重點任務就是對地打擊,特別是殲-20寬大的彈倉很適用裝備精確制導炸彈,很適合隱身打擊任務。並且不單單殲-20隱身戰鬥機,美軍F-22、F-35,俄羅斯蘇-57戰鬥機都擁有強大的對地攻擊和打擊能力。

殲-20隱身戰鬥機好處在於隱身能力,但是作為攻擊機來說,不好處也在於隱身問題。因為如果掛載更多的炸彈、導彈的話,彈倉肯定放不下了,那就必須放在機翼下邊,這樣破壞了隱身的效果。蘇-57戰鬥機就是不怕破壞隱身能力,將導彈掛外,還有F-35也是。這樣破壞了隱身戰鬥機性能,所以對地攻擊能力上殲-20隱身戰鬥機不是最強的,因為殲-20隱身戰鬥機還是制空為主。

相比殲-20隱身戰鬥機,另一款量產不久殲-16戰鬥機則完全填補殲-20攻擊力不足的問題,本身殲-16戰鬥機號稱多用途,啥活都能幹,比如對海打擊,反艦能力,還擁有一定的制空能力,並且殲-16多用途戰鬥機也是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攜帶遠程空空導彈進行直接打擊的,可以威懾美日先進的預警機。殲16戰鬥機載彈量也大,因為自己不用考慮隱身能力,並且機動超級靈活,電子火控設備強悍等特點。要比殲-20隱身戰鬥機更具備強悍的打擊能力。


浴火


這是套情報嗎?

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還不得而知。應該不是很大的載彈量,也不會外掛導彈去搞突襲。

中國的飛機還沒有多用途戰鬥機的習慣。如果想做多任務戰鬥機,需要發展新的對地攻擊的殲20型號。目前的殲20還是不適合對地攻擊。原因應該是航電設備還不完備。

現在的飛機對地攻擊,都需要完備的慣性導航系統,因為慣性導航可以做到很高的精度。GPS也可以,但是戰時不如自主的慣導可靠,易受到干擾。

攻擊時預先輸入目標座標參數,導航系統自動引導飛機選擇最佳航線進入目標區,達到發射條件後,駕駛員控制發射或自動投放彈藥。如果是數據鏈,可以接收其他友機發過來的目標訊息,標定火控系統,完成攻擊任務。因此飛機的飛行、導航、外部信息感受、武器制導都是互相關聯的。這個和空戰要求不一樣。

對空作戰還需要和預警機的數據交換。這些電子設備價格不菲。操控軟件非常複雜。不是美國步兵撿起AK47就開火的情形。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雖然舔地不是殲20的主業,但在不考慮效費比的情況下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無疑是最強悍的,這款飛機從設計上就充分考慮了多用途能力,我們可以100%確認這一點。我又沒和楊偉總師聊過,為啥我這麼肯定呢?

我們來看看殲20的彈艙和它搭載的設備就知道了。首先是殲20的彈艙,它得面積在五代機裡僅次於Su57,而如果算體積的話,很可能是五代機裡最大的。這意味著它的內置彈艙可以攜帶反艦導彈,小型巡航導彈和高磅數炸彈,2000磅炸彈我不敢肯定,因為F-35都是特殊修型後才塞得下的。但是4枚1000磅級別的制導炸彈沒有任何問題。

再來看看殲20的光電設備。殲20的光電設備和F-35設計思路完全相同,都是EODAS+EOTS的設計。這裡面EOTS就是主要用於對地瞄準的。它擁有覆蓋360度的視野和較大的光學窗口,同時外形還是低雷達反射的,有了這個以後基本告別光學吊艙,對地打擊能力和隱蔽能力比四代和四代半強了不是一點半點。F-35的EOTS可以識別80公里外窗戶大小的目標,殲20即便不如它,也不會差的太多,這樣的識別距離讓殲20完全具備超遠程的對地攻擊能力。

雷達(SAR模式),EOTS和EODAS在對地打擊上的都非常有用

而這樣的黑科技F-22就沒有,所以F-22雖然也能攜帶1000磅炸彈,但是沒有EOTS,對地能力比較弱雞。而Su-57呢?要執行對地任務就需要單獨帶個光電吊艙,完全和上一代飛機一個水平。

F-22可以帶4枚1000磅炸彈或者同等體積的導彈,但是沒有EOTS,視力跟F-35比差遠了

Su57傻大黑粗的光電吊艙,本來隱身就差,帶上它就更不用說了

除此之外,殲20的AESA雷達在下視模式上也是非常佔優的。殲20的T/R數更多,保守估計在2000個以上,先進程度超過國內任何一種機型,這意味著它的功率更大,探測距離更遠;而且首先使用了國產的魂芯-2000 DSP,意味著殲20的雷達信號處理能力更強,應對地面雷達成像時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隱身。殲20雖然彈艙載彈量看起來還是比殲16、飛豹的外掛載彈量小了不少,但是面對敵方擁有密集防空火力網的情況時,隱身是至關重要的性能;否則載彈量再多,反而會因為機動性下降,雷達不隱身而被防空火力驅逐甚至擊落。有了隱身戰機,就可以大大壓縮地方的防空火力網的覆蓋範圍,達成“穿透”作戰的效果。此外,殲20內油量是現役戰機裡最大的,再加上4個重載掛點可以攜帶4個大型副油箱。這個副油箱也是目前出現過的最大副油箱,長度至少達到了6.7米,容量估計有2400升。那麼殲20的打擊半徑也遠遠高於殲16和殲轟7兩種戰機。殲20完全可以攜帶四個副油箱長途奔襲,臨戰前拋掉副油箱並使用彈艙內武器在防區外發射,在開啟加力脫離戰區使用內油返航。作戰效能相當於一架小型的隱身轟炸機,甚至比轟六更具威脅能力。


紙上的宣仔


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應該用精確打擊最為合適,它不是中國戰術飛機中對地攻擊能力最強的。

首先,殲20的定位是4代機,而4代機的標準是要求同時具備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攻擊能力、超機動能力,就是所謂的4S標準。

其次,殲20既然是我國最新研發的第4代戰機,其立項之初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其具備較強的格鬥能力和生存能力,掌握制空權,其主要對手就是美國的隱身戰機F-22。

最後,殲20即使要進行對地攻擊,也會選擇用精確制導炸彈進行精確打擊。

綜上所述,殲20的主要目的是要壓制敵方戰機,掌握制空權。在對敵國的進攻時,憑藉其優良的隱身能力,依託強大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悄無聲息的對敵發動攻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先發制人,敲掉敵方的防控體系,為後面的多用途戰機及轟炸機掃清障礙。

中國戰術飛機中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是擁有戰鬥轟炸機美名之稱的蘇30及級衍生機型,如殲11、殲16戰機。蘇30戰機共有12個外掛架,載彈量高達8噸,還配備有可攜帶150發彈藥的30毫米GSH-301機炮,對地攻擊能力非常強。

雖然殲20擁有非常強大的隱身能力和先進的電子設備,但是研製的目的決定用途,殲20不僅擁有強大的制空能力,同時也擁有完善的精確打擊能力和對海、對地攻擊能力。蘇30作為蘇27的升級版,延續了蘇27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以在缺乏地面指揮信息的情況下依然能深入敵後,對敵縱深進行戰鬥及轟炸任務。

因此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雖然不錯,但是它不是中國戰術飛機中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戰術飛機是蘇30及級衍生機型如殲11、殲12。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