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今天早上,看到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幾天前,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副主任,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被一位病人家屬入室殘忍殺害,最後因為搶救無效而遺憾離世。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在新聞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類似的病人家屬醫鬧事件,只不過這次事件,不僅僅是簡單的醫鬧事件,而是在故意殺人,已經上升到刑事案件。不知道這位家屬為什麼要殺人,是醫生態度不好,還是因為窮沒有錢給家人治病被醫院拒絕救治等,都不該成為他惡意殺人的理由。


進一步瞭解後,楊文醫生,在工作中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非常有耐心。楊文醫生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是工作的骨幹,也是家庭的支撐。曾經通過自己的醫療技術,治好了無數傷病患者,她的離世,無疑是社會的重大損失。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看了楊醫生被殺害的相關詳細經過以後,更加對這個暴徒表示憤怒。楊醫生的不幸遇難,也觸動了更多的醫護工作者,以及正在向醫學方向發展的醫學生,我想他們此時應該是寒心的。當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還談什麼救死扶傷呢?


作為一個醫生,每天要為很多病人做手術,如果是重點科室的,那麼就會更加辛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了工作上面,而自己的休息時間卻很少,忙的時候估計連飯都顧不上吃。如果不是因為熱愛這個行業,想要救死扶傷,他們需要這麼辛苦嗎?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也是不容易的,對醫學生來說,所學的專業,相比於其他專業來說,難度更加大,要掌握的專業知識也是海量的,所以不敢懈怠。更可怕的是,如果想要在這行發展得更好一些,就要讀到研究生、博士後才能畢業。


今年夏季,家裡的一位弟弟,參加高考,學的是理科。高考結束後,得知自己考了二本,為他感到高興。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他有點不知所措,於是就諮詢了我。根據行業現狀分析,思來想去,我給他推薦了三個比較有前途,也有錢途的專業,其中就包括醫學專業。


在三個專業當中,我又極力推薦他學習醫學專業。因為考慮到職業的穩定性,以及未來的長遠發展,所以就做了這個推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方向,不能強人所難,雖然我比較看好這個專業,但是因為他對土木專業的堅持,最後我尊重了他的選擇,沒有再規勸。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如果不是因為特別熱愛,很少有人會選擇醫學專業吧!其實,不管是醫學專業,還是別的專業行業,如果不是因為熱愛,也是做不長久的,就算是勉強讓自己熬下去,也是混日子的狀態,沒有大的前途。


學醫是為了治病救人,但是救人不僅僅在於拯救他的身體。魯迅先生曾經也有學醫的經歷,在年輕的時候,他希望通過學醫的途徑,來拯救大眾。但是後來發現,他可以治好別人的身體,但是他卻治不好麻木的大眾。救心比拯救身體更重要,於是他有了棄醫從文的想法。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後來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魯迅先生通過自己的文學作品,用筆桿嚴厲批判了舊社會,喚醒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讓他們看清社會現狀,從舊的社會思想中擺脫出來,走向新社會,走向光明,從而獲得新生。


醫患矛盾由來已久,對於楊醫生事件來說,病人家屬企圖通過殺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很明顯是不當的。其實,醫生也是小人物,工作上承受著病人的不理解。多次的醫鬧事件,也讓醫療人員吶喊,誰來保護他們的人權和人身安全?


北京楊醫生因醫鬧被殺,身體可救人心難救


吶喊終於得到了回應,據央視新聞報道,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十五次會議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獲得表決通過,從2020年6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的頒佈,意味著在法律層面,對醫療衛生健康領域裡的社會關係和行為進行了規則。


針對醫鬧事件屢屢發生的現象,該發作出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維護良好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共同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


該法的頒發,對醫療行業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雖然不能完全杜絕醫鬧事件的發生,但是讓醫鬧事件,變得有法可依,讓醫療工作者在法律上得到了人權保障。


一位好醫生的離世讓人惋惜,也希望施暴者早日受到應有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