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雜談:竇氏、夢狼

志怪雜談:竇氏、夢狼

竇氏

南三複,出身山西太原的世家子弟。他有一棟別墅,在離家十餘里的地方,每天他都會騎著馬去一趟。這天天空中飄起了小雨,路上經過一個小村莊,看到一戶農家,院落寬大,就下馬投宿。附近村莊的人都很敬重身為世家子弟的南三複。過了一會兒,主人親自小步跑出來十分恭敬的迎接南三複,邀請他來家做客。等進屋一看,屋子裡狹小侷促。客人坐下以後,主人開始拿著掃帚勤快的打掃衛生。然後用蜂蜜加水當作茶。南三複命他坐下,主人才敢坐。問主人的姓名,主人回答說:“我叫竇延章”。不多時,就倒酒煮雞,招呼的十分周到。竇家有個15歲的女兒做飯,常常站在門口,偶爾露出身影,非常美麗動人。南三複很心動。雨停了回家以後,南三複對竇家的女兒念念不忘。第二天,南三複帶著糧食布匹打著酬謝的幌子來到竇家,藉此拉近關係。後來經常帶著酒肉到竇家去做客,竇家的女兒和南三複漸漸熟悉起來,也就不怎麼避諱了,常走到南三複跟前和他說話。南三複看她時,她就害羞的低頭微笑。南三複深深的迷戀竇氏女,三天準去一趟竇家。一天,竇延章正好不在家,做了很久,竇氏女出來招呼客人。南三複抓著竇氏女的胳膊輕薄她。竇氏女惱羞成怒,義正詞嚴的推開南三複說:我雖然窮,也要按照婚聘禮儀嫁人,你怎麼可以仗勢欺人呢!“剛好南三複才喪偶,就一躬到地說:“你要可憐我願意跟我好,我一定不會娶別的女人。”姑娘要他發誓,他指著太陽發了嚴誓,姑娘才答應了他。 從那天開始,每當竇延章外出辦事,南三複都悄悄過來和竇氏女幽會。姑娘催促他:“咱倆可不能長時間幽會啊。現在我們村在你的管轄之下,若是咱倆結婚,我父母肯定覺得榮耀,肯定同意。此事還是抓緊辦最好”南三複起初答應了,後來轉念一想,一個農家女怎麼能配得上我呢,於是開始找藉口推辭逃避。正好有媒人來介紹大戶人家的姑娘,開始南三複還猶豫不決,後來聽說大戶女兒又漂亮又有錢,才決定不娶竇氏女。竇氏女懷孕了,催促的更急切,於是南三複再也不去竇家做客了。無奈之中,竇氏女生下一個男嬰。竇延章憤怒的拷打女兒,竇氏女說:“南三複答應和我結婚的”。竇延章這才停下毆打,差人去問南三複,南三複卻不承認。竇延章就把嬰兒扔了,繼續打女兒。竇氏女暗中求了鄰居家的女人,把所有的不幸轉告給南三複。南三複還是置之不理。竇氏女連夜逃出來,看到被遺棄的孩子還活著,於是抱著孩子逃到了南三複家。敲開房門對看門人說:“只要南三複一句話,我就可以不死。他不念及我,還不念及他的親生兒子嗎?”看門人原話轉達給了南三複,南三複囑咐看門人,一定不能放竇氏母子進來。竇氏女依著南三複的家門悲切哭泣,到了五更天才聽不到哭聲。天亮一看,竇氏女已經抱著孩子凍死僵坐在門口了。 竇延章氣憤不已,將南三複告上公堂,大家都知道南三複不仁義,官府也想將他治罪。南三複害怕極了,趕緊花費金錢行賄免去牢獄之災。此時,富人夢見竇氏女頭髮散亂抱著孩子對他說:“一定不要答應將女兒嫁給負心郎;你若答應,我一定會殺了你女兒”可是富人貪戀南三複的錢財,還是答應將女兒嫁給他。結婚當天,嫁妝豐厚,新娘子也十分漂亮健康。可是,新娘總是悶悶不樂,整天看不到一點笑容;枕蓆之上還有淚痕。南三複問新娘為什麼不高興,新娘也不說話。過了幾天,老丈人突然來到南三複家,進門就哭,南三複趕緊把老頭請入內室細問緣故。老人見到新娘,十分害怕的說:“我明明在後花園看見我的女兒吊死在桃樹上,你屋裡的這個新娘是誰啊?”新娘聽到這話,臉色馬上一變,倒地而死。眾人上前觀看,原來就是竇氏女。大家趕緊跑到後花園,新娘果然上吊自殺了。大家害怕極了,趕緊向竇延章彙報。竇延章刨開竇女的墳墓一看,棺材開著屍體卻不見了。之前的憤恨未消,新恨又湧上心頭,又將南三複告官。官府因為事情蹊蹺,不知判何罪為好。南三複又趕緊收買竇延章和官府,才將此案消除。南家從此就開始敗落。又因為傳出詭異之事,好幾年沒有人敢把女兒嫁給南三複。 南三複沒辦法,只好從百里以外聘娶曹進士的女兒。還沒舉行婚禮,民間就訛傳朝廷要選良家女子充當宮女,所以訂了婚的女孩兒都急忙送去夫家完婚。一天,有喜婆引著喜轎來到南三複家,自稱曹家來送新娘。扶著新娘進屋後,對南三複說:“朝廷選宮女的事情太急,倉促間不能舉行儀式,今天就把新娘送來”南三複問:“孃家的賓朋怎麼沒來”喜婆說:“只帶了很少的妝奩,隨從在後面”喜婆就急忙回去了。南三複看到新娘很美就和她玩笑。新娘低頭的樣子像極了竇氏女。南三複心中厭惡,嘴上沒敢說。新娘上床後就用被子蒙著頭睡覺了,南三複覺得新娘害羞都這樣睡覺,也就沒在意。到傍晚,曹家的賓客還是沒到,南三複心中生疑。掀開被子問新娘,新娘早就已經死在床上,身體冰涼了。南三複害怕的不知道什麼緣故,趕緊派人通知曹進士,曹進士卻根本沒有把女兒送去南家。這件事情很快又被大家傳為怪事。正好有姚孝廉的女兒去世剛剛埋葬,第二天墓穴被人盜挖,屍體被盜。聽說了這件怪事,覺得是南三複乾的,去南三複家一看床上新娘正是自己死去的女兒,掀開被子一看,屍體還全裸著。姚孝廉非常生氣,向官府遞交了訴狀。官府因為南三複屢次行為不端,很討厭他,於是判他刨墳偷屍罪,定罪處死。 蒲松齡說:“開始淫亂就算最後結婚,也是不道德的;更何況背信棄義呢?竇氏在家中捱打,南三複聽之任之;竇氏在門口哭泣,南三複還是聽之任之:他怎麼忍心吶!而他所受的報應,比李十郎也慘多了。

志怪雜談:竇氏、夢狼

夢狼

河北有個姓白的老頭,他的大兒子白甲在南方當縣令,已經兩年沒有他的消息。有一天,有個姓丁的遠親來拜望白老漢,白老漢熱情地款待了他。丁某會點巫術,閒談中間,白老漢詢問陰曹地府裡的事,丁某說得神乎其神,奇幻異常,白老漢一笑了之。丁某離開後沒過幾天,一次,白老漢正在睡覺,夢見丁某又來了,邀他一道出去玩。白老漢身不由己地跟他去了。他倆進了一座城門,丁某指著一座門說:“這是您外甥家。”當時,白老漢姐姐有個兒子在山西作縣令,他驚訝地說:“我外甥怎麼會在這裡呢?”丁某卻說:“你要是不信,進去看看就知道了。”白老漢走進門,果然見到了他的外甥,頭戴貂皮帽,身穿繡花官服,坐在大堂上,握著矛戟、打著旗幡的衛士分列兩旁,白老漢想去見外甥,但沒人可以給他通報。丁某一把將他拉出來,對他說:“你公子的衙門離這兒也不遠,想見他嗎?”不一會兒他倆來到一座官衙,丁某說:“進去吧!”白老漢走近大門,見一隻大狼擋在路中間,嚇得不敢走了。丁某又說:“進去吧!”又進了一道門,只見堂上、堂下,坐著的、躺著的,都是狼。看臺階上,白骨堆積如山。白老漢見此情景,嚇得渾身哆嗦。丁某便用自己的身體擋護著白老漢走進去。白老漢的兒子白甲正好從屋裡出來,看見父親和丁某非常高興,稍稍坐了一會,便叫僕人去辦筵席。忽然一隻大狼銜著一個死人進來,白老漢戰戰兢兢地站起來說:“這是幹什麼呀?”白甲說:“對付著做幾樣菜吧。”老漢急忙制止他,心裡惶惶不安,想離開,卻又被狼群攔住了道。正當進退兩難時,忽然見群狼亂紛地嗥叫奔逃,有的鑽到床底下,有的趴在桌底下,白老漢驚呆了。一會兒有兩個身披金甲的猛士瞪著眼睛跑進來,拿出一條烏亮的鐵索把白甲綁起來。白甲撲地變成猛虎,牙齒又尖又長。一個金甲猛士拔出利劍要砍掉虎頭,另一個說:“且慢!且慢!這是明年四月的事,不如先把虎牙敲掉。”便拿出大錘猛敲虎牙,虎牙一顆顆掉在地上,老虎痛得大吼大叫,聲音震得地動山搖。白老漢這回嚇得魂飛魄散,汗如雨下。突然,白老漢驚醒了,才知這是一場夢。老漢心裡覺得怪異,便叫人去請丁某,丁某推辭不肯來。老漢寫下這個夢,叫二兒子送到白甲那裡去,信中反覆告誡兒子要老老實實做人。老二到了白甲衙門裡,見哥哥門牙都脫光了,驚問他是怎麼回事,白甲說是酒醉落馬摔掉的,老二詢問摔傷的時間,白甲說是某月某日,老二一聽,正好是父親作夢那天,更加驚奇。於是,老二便把白老漢的信交給哥哥白甲。白甲讀完後神色大變,過了一會說:“這不過是巧合而已,不足為奇。”當時,白甲因剛向上司行了重賄,被推薦重用,所以並不在意這個夢。弟弟看見白甲手下滿堂貪贓枉法之徒,行賄的,走後門的日夜不絕,便流著淚苦勸白甲不要這樣做,白甲卻說:“你成天住在鄉下破草房裡,所以不知道官場的訣竅。升降之權,在上司而不在百姓,上司喜歡就是好官。”弟弟知道沒辦法阻止他,便回家告訴父親。白老漢聽說以後大哭了一場。沒有辦法,只有損家財去救濟貧民,天天向神靈祈禱,只求老天對逆子的報應,不要連累妻子兒女。過了幾天,聽說白甲被推薦為吏部主事,賀喜的賓客滿門,白老漢卻更加傷心,託病臥床不出來。不久,聽說白甲在回京的路上遭遇強盜,主僕都丟了命。白老漢才起床,對人說:“鬼神之怒,只報應了他本人,而保佑我們全家的恩德不能說不厚了。”因而焚香拜謝上天。來安慰白老漢的人,都說這是道聽途說,只有白老漢卻深信不疑,並定下日子為白甲準備喪事。但白甲真的沒死。原來,他遭遇強盜時,試圖拿出全部金銀財寶以保全性命,強盜們對他說:“我們要給百姓報仇雪恨,難道只是為了幾個臭錢嗎?”說完便把他的頭砍下來了。還有幾個專門魚肉百姓幫白甲搜刮錢財的衙役,全部被強盜殺死了。強盜們這才分了錢財,然後飛馳而去。過了不久,正巧另一個縣令從這裡路過。那縣令看到白甲屍首,便問:“被殺的人是誰?”在前面開路的隨從說:“他是白縣令。”那縣令說:“他是白老漢的兒子,不要讓老漢看到這麼兇慘的樣子,還是替他把頭接上。”於是,就有個人一邊把白甲的腦袋接到頸上,一邊說:“壞人的腦袋不應該正著接,以肩膀對著下巴算了吧。”接完白甲的腦袋,他們就走了。過了一會兒,白甲竟慢慢甦醒過來了。他的妻子去給他收屍時,見他還有一口氣,便把他放在車上,慢慢地給他灌些湯水,他也可以吞下去。他們都寄住在旅店裡,沒有路費回家。半年多以後,白老漢才得到白甲的確實消息,於是,連忙派二兒子去把白甲接回來。白甲雖死而復生,但眼睛只能夠看到自己的背,歪著脖子,不再像個人了。白老漢的外甥因有政績聲望,這年被提拔為御史,所發生的事全都應了白老漢所作的夢。

志怪雜談:竇氏、夢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