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陳情令》裡我更加喜歡雅正端方,溫柔厚重的藍湛。他有著令人心安的力量和大愛無私的品格,是最貼心的知己,最強有力的領導。刷第一遍就喜歡上了他。

而對於第一男主魏嬰,我除了喜歡還有心疼。他眼角眉梢的笑意很動人,活潑瀟灑的性子很討喜。乾淨美好,單純決絕,如玻璃般易碎,彩雲般易散。

我喜歡他,是因為塵世裡有千萬眾生的"本我"像他。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之初,不都是魏嬰的模樣嗎?

魏嬰死的時候約二十歲,十六年後借莫玄羽的身體復活重生,也僅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所以我是魏嬰的姐姐粉,心疼的情緒還要大於喜歡。

我心疼他獨自一人對抗整個世界的蒼涼,心疼他承受的無妄之災,心疼他的死。

前半生,魏嬰到底因何而死呢?這個問題,好像一直沒有認真探討過。今日且來探討一下。


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1.天資是他肆意的資本,性格是他悲劇的根源

如果你研究過古今中外那些傳奇人物的故事,你就知道,天才是被世俗毀滅的。他們普遍活得不舒心,並且壽命不長久。

他們很像仙俠小說裡那些來到塵世歷劫的神仙,懷著一顆隨性而動,不染塵埃的心從天而降。他們與世界格格不入,卻又不得不在熱鬧又冷清,美好又汙濁的世間打滾。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補靈魂的缺口,最終得證大道,飛昇上神。

如果這個比喻不恰當,那還是拿魏嬰來說吧。

魏嬰是貨真價實的天才,這點毋庸置疑。修行方面,符咒可以自創,詭道術法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內無師自通;學業方面,上課愛搞小動作,考試還能倒背如流;生活方面,萬事不受約束,以快樂為準則,是個孩子王。這樣的孩子不但靈氣逼人,心性也極為純淨。

藍湛的優秀是屬於人間的,魏嬰的優秀是屬於天上的。藍湛溫柔了歲月,魏嬰驚豔了時光。說不盡的美好語言來形容啊。

天才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難免鋒芒畢露,愛出風頭,不容於世。魏嬰天資聰穎,人如其名,有著嬰兒一般柔軟純真的性子。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對世界沒有戒備心,對人性的惡缺乏預期,也以為別人都像自己那樣簡單。

他缺乏對人性的細微洞察,缺乏對時局的清醒思考。他天縱奇才,卻純淨如嬰,太純粹太簡單。他的所作所為,全出於對理想的信仰和對正義的堅持。他太專注於自己的思維和立場,未曾考慮過半分局勢與人心的走向。

正如金光瑤後來所說:"你可是覺得自己太冤了?一點也不。你以為沒有那件事,你就會安然無恙嗎?錯了,說好聽點,你是俠肝義膽放浪不羈;說難聽點,是你太容易得罪人。所以你這種人註定悲劇。"

說到底,他因何而死?年少輕狂,強出風頭惹出的禍端。


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2.塵世中的黑暗是外因,骨子裡的偏執是內因

有人說:擁有一顆簡單的心,需要巨大的福報。

如果塵世裡有足夠的光明,能容得下簡單的人,能呵護得了簡單的心;能給一條康莊大道,不必一條路走到黑,那麼世界也會簡單許多。

《陳情令》前半場的世界裡,有這種光明呵護他嗎?有。師姐的疼愛,藍湛的友誼,江澄的兄弟情。但是太不夠了。

你認為做好自己,無愧於心就可以,實際上根本不行。因為世間有太多冷酷自私,太多落井下石,太多見不得你好的金光瑤們。可笑魏嬰在與江澄討論師姐婚嫁事宜之時,還認為金光瑤比花孔雀金子軒好。

你認為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扭轉乾坤,改變時局,實際上你的力量渺小如蜉蝣撼樹。《陳情令》裡前兩任仙督的手裡都沾滿了血腥,如何給世界一片清明?制定世間規則的人德行有虧,世俗風氣不正,世道黑白顛倒,那麼你的正義之舉本身就是錯的。

故而魏嬰只剩下最後的倔強。執意帶走溫氏族人,到亂葬崗隱居,容不得半分妥協。

像他這樣具有強大創造力的人,內心大都有偏執的能量,以對抗外界的規則,在混亂中創造秩序,開天闢地。

那麼同樣的偏執也會造成他與天下為敵的局面。仙門人士熱衷於把各種罪名扣在他頭上,反正不用交稅。

當外因與內因達到一個不可調和的程度時,他的死,就已經註定了。


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3.師姐的去世是直接原因,信仰的破滅是根本原因

師姐是他前半生的光,他對師姐的依賴不亞於對藍湛的欣賞。正因為有師姐,他才不懼人言,不怕人間滄桑,永遠一副笑相。

無論回家多晚,師姐都為他準備好了蓮藕排骨湯。無論歷經多少磨難,他最懷念的還是那碗蓮藕排骨湯。

不夜天大戰,他聽到了師姐的呼喚。這個剛剛喪偶的柔弱女子沒有怨,沒有悔,全然信任他。替他擋了刀,氣若游絲地對他說:"羨羨,你為什麼跑那麼快,師姐都找不到你……"

我承認,這一幕是全劇唯一讓我流淚的一幕。

師姐的離去帶走了他活下去的勇氣,他以一死了卻所有恩怨情仇。但他的死是僅僅是因為師姐嗎?不,是因為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念在師姐去世的那一刻轟然倒塌了。

早在溫寧失手殺了金子軒,與姐姐溫情一起上金麟臺請罪之時,他第一次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當初的抉擇,是對的嗎?為了溫家五十幾口族人,他叛出正道,落得個人人喊打的下場,如今還連累了師姐。這一切值得嗎?

他想不通,究竟是怎麼搞的,把自己推向了無力迴天的境遇。他的信念不再堅定,一向自信無比的他開始了自我懷疑。這種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在師姐去世的那一刻達到了頂峰。

我非常贊同一位網友的看法:魏嬰才是被道統束縛的那個,藍湛反而是最叛逆的那個。

他的行為無論多麼荒唐無聊,都受他骨子裡的信念所約束,根本做不來違背良知與道統的事。他不怕正道容不下他,因為他深知,自己的作為才是正道。

而師姐的去世彷彿在告訴他:你錯了。是你錯了。

在堅持理想與自我毀滅之間,他無路可走,選擇了自我毀滅。自此十六年前的故事告一段落。

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結語

電視劇裡,魏嬰會在十六年後獲得新生。他將與知己藍湛一起探明真相,還世間公道,也還自己清白。

魏嬰帶著他的初心重生。出走半生,他還是那個明媚的少年。只不過這一次,有人會護他一世周全,再也不會鬆手。

關於前半生是怎麼死的,他也沒有心思去細想。那些脆弱,不安,焦慮,偏執,狂傲的原生情緒他已經沒有了。不是因為他成熟了,靈力長進了,而是因為他的身後,站著強大的含光君藍湛。可以護他周全,可以扭轉乾坤。

愛和信任,可以療愈一切疾病和傷痛。天才是人間不可多得的物種,產量稀缺不說,還得細心呵護,給予他足夠自由的身心靈空間,以免被雨打風吹去。

電視劇裡,藍湛當仙督是全劇的神來之筆,提升了整部劇的格局。藍湛知道,魏嬰之所以死,是這個世界的秩序所致。各大仙門百家元氣大傷,唯有他可以重整山河,建立一個和諧安寧的新世界。

歸根結底,輕狂不是錯,偏執不是錯,信仰沒有錯。錯的是當初那個混沌不明,勾心鬥角,急需撥亂反正的世界。


魏嬰之死:他天賦異稟,正能量滿滿,為什麼後來被團滅了?

作者

牡丹芳主,一個愛花之人,只寫溫暖有力量的文字。文章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