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現在的農村,發展是越來越好了,可以說日新月異,各種現代的商品及模式,覆蓋了角角落落。

可是,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有時,也難以忘記昔日的一些老物件或者是兒時的記憶。

前幾天,看見一個寶寶手中的玩具——撥浪鼓,一下子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村裡是鮮有小賣部的,經常看到推著獨輪車,手搖撥浪鼓“咚咚咚”,走街串巷的貨郎。這種獨輪車,看起來很笨重,而且不會推的話,很容易歪倒。可是貨郎推起來卻很輕鬆,而且車上還放滿了幾十種商品。

1.貨郎來了。那時候,貨郎是每天來回穿梭的,不在農村的大街小巷,就在小學校的門口。平時我和小夥伴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聽見“咚咚咚”的撥浪鼓聲,這是因為聽見了這鼓聲,就知道有貨郎來了,而貨郎來了,我們就有好東西買了。

小時的學習用具,如:鉛筆、橡皮等,除了去新華書店購買,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貨郎攤上買的。通常看見了貨郎,我和小夥伴就一擁而上,把貨郎的小推車圍得嚴嚴實實。

“給我來兩支鉛筆,帶橡皮的那種”。一個小夥伴用手指著小推車上的商品櫃說。

“我要個單字格和田字格練習本”。另一個小夥伴,半個身子都快爬上了貨郎的小推車。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還有無法上前的小夥伴,扯著尖嗓子叫喚著:“貨郎,我也要買吃的。

貨郎的小推車,別看不大,但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學習用品,還有生活用品、孩子們喜歡的小吃,如“果脯、糖豆等。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免不了淘氣調皮。有時也動動小腦筋,想起一些“壞招”來。

比如貨郎來了,好多孩子一擁而上,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都有人,其中有兩三個人裝著買東西的樣子,吸引貨郎的注意力,而後面的小夥伴,就在同伴的掩護下,小手伸進貨郎小車後面的小筐裡,拿些果脯或糖豆,偷偷揣進褲兜裡,得手後,小夥伴們嘻嘻哈哈,笑著跑開了。

不過說真的,那時候的貨郎,基本都是本分的農村人,童叟無欺,東西還不錯,不像現在一些小店裡,商品質量上難有保障。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至於孩子們自以為是的“小把戲”,貨郎有時候,心裡也是明鏡似的,因為那時候物質匱乏,孩子們缺吃的,吃點就吃點吧,裝作沒看見。

現在還記得鄰村有個姓黃的貨郎,那時候的他,大約五六十歲的樣子,人很善良、慈祥。每次買他的東西,他總是最後,送我們一個花花綠綠的糖豆,吃在嘴裡,甜甜的。幸福和快樂能伴隨著我們一整天。

2.鮮豔的扎頭繩。一提到扎頭繩,我總會想起那句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二尺紅頭繩,給我紮起來。

我覺得小時候的扎頭繩,無論紅色還是綠色,都是那麼光彩奪目,遠遠勝過今天的穿金戴銀。也成了我今生無法忘卻的紀念。

記得那時候的小女生,或者大姑娘,貨郎來了,通常都是在貨郎攤上,挑挑揀揀彩色的扎頭繩,或紅或綠或黃等等,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那麼光彩奪目,女孩要的頭繩,其實並不多,也就是二三十公分長。

現在不記得多少錢了,應該是一毛或幾分錢,就這二三尺鮮豔的頭繩,紮在姑娘的馬尾辮上,格外顯眼,格外的美麗,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現在想想,那時的人們,真的那麼好滿足。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說到紅頭繩,還記得鄰居吳奶奶,給我講過的一個故事。

說有一個貨郎,中午累了,就在一戶人家門口的石頭上休息,忽然走出一個美麗的姑娘來,姑娘笑眯眯地在貨郎攤上,精挑細撿,折騰了半天,買了兩根紅頭繩,說回家拿錢,讓貨郎等一會。

誰知道,貨郎左等右等,還是不見那個姑娘送錢出來,一氣之下,就走進這家門口大喊:“有人嗎"?

旋即,一位大嫂模樣的女人出來了,問他找誰。貨郎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大嫂聽了不幹了說:“沒人買你的紅頭繩啊,我家也沒有什麼大姑娘”。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明明是拿了我兩根紅頭繩,分明是想賴賬”!貨郎也火了。

聽著兩人的吵架聲,裡屋裡走出了一個顫巍巍的老婆婆,二話不說,直接把錢付給了貨郎,末了,用手指了指院子角落說:“你的紅頭繩在這兒呢”。

貨郎順著老婆婆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個立著的笤帚上,搭著他貨攤上的兩根紅頭繩,心裡感覺有點邪門,趕忙出門走了。

事後,吳奶奶說,其實買貨郎紅頭繩的是個笤帚,它吸取那位大嫂隨意扔掉的經血,後來成精了,於是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再後來,那位老婆婆找人把那個成精的笤帚燒了。

吳奶奶這個故事,聽得我有些害怕,以至於有幾個晚上我都不敢獨自睡覺。

3.撥浪鼓。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撥浪鼓是一種古老而又傳統的民間樂器,也是玩具,有歷史記載是在戰國時期。

別看撥浪鼓的主體,只是一面小鼓,兩側有兩個彈丸,鼓下有柄,轉動木柄,兩側彈丸敲擊鼓面,發出“咚咚咚”的聲音。高低錯落,叮咚悅耳。

手搖撥浪鼓,“咚咚咚”。那時候的我,就喜歡聽這個聲音,現在想來,這應該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的樂器吧。

記得每次遇見貨郎,我除了買些需要的東西,就是拿起貨郎的撥浪鼓,歡快地搖著,“咚咚咚、咚咚咚”,我一直搖個不停,可以說撥浪鼓響多久,我就樂多久。若是太久了,貨郎就不樂意了,怕我搖壞了他招攬生意的撥浪鼓。


小推車貨郎,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如今只能懷念


後來,家人見我那麼稀罕撥浪鼓,就去芒碭山趕集的時候,順便給我帶來一面小的撥浪鼓。紅紅的鼓漆,白色的鼓面,兩側各有一個金色的彈丸,小巧的木柄,我沒事的時候,單手搖動或雙手輕輕搓動木柄,聽著“咚咚咚”的鼓響聲,始終想不出這鼓聲為何這麼悅耳,這麼打動我的心絃?

如今在農村的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貨郎了。

每當看見撥浪鼓,我好像又看到了一位老人,推著針頭線腦,胭脂水粉,梳子篦子,五光十色的扎頭繩的小推車,手搖撥浪鼓,在“咚咚咚”聲中,向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