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懷念小時候的什麼菜?

進擊的虎媽


我從小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把我撫養長大。小時候家裡的院子中有一棵香椿樹,每當春季來臨,爺爺就會採摘新鮮的嫩葉涼拌或者是炒雞蛋,之前不愛吃,慢慢的長大了,也愛上了香椿的味道,但是最愛的人卻不在了。

所以最懷念的就是小時候爺爺做的香椿炒飯,做法超級簡單易學,家常小菜。

食材準備:香椿、雞蛋

調料準備:鹽

製作步驟

1-香椿洗淨,開水燙1分鐘撈出備用

2-燙好的香椿切碎,打入雞蛋攪勻,放適量鹽

3-中小火煎蛋,煎至微微焦黃出鍋

香椿特有的香氣,滿滿的都是愛的味道,感謝提問,讓我回憶起美麗的時光。



祥子的燒飯日記


我最喜歡小時候媽媽做的糯米粑粑了,放在火爐上一烤,焦黃的外殼,沾著白糖,一口咬下去,外脆裡嫩,一口口童年的回憶立馬湧上心頭,可惜再也吃不到媽媽的味道了,還記得媽媽最後一次做糯米粑粑,拖著沉重的身軀,在打著糯米糰,那時只知道催著媽媽快點做,不知道那時的她已經身心疲憊不堪,如果時間可以再來一次,我會做個乖孩子,讓你嚐嚐我做的糯米粑粑。



洋芋丹


小時候家庭條件一般吧。90年代那會農村家裡也沒有過多的調料,也就是清醬,醋,鹽,蔥,姜,蒜,(過年來親戚的時候會放一點點味精),那個時候覺得只要去媽媽做的菜都好吃,最懷念的吧就是苜蓿肉的大包子,趁著中午最熱的時候,去鄰居家的地裡偷點苜蓿!然後包成包子,一頓能吃好幾個!!可是現在基本很少能吃到了,父母年紀大了也不想讓他們太累!對了還想到一道菜,不過不記得名字,是一道野菜,去地裡拔野菜,然後洗乾淨,用熱水焯熟,放點醋,蒜泥,拌一下,太爽了!!小時候的滿足感超容易獲得!

反觀現在調料越來越多,但是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



小油簍雜醬麵


我最懷念小時候早上喝玉米麵稀飯配油炒蘿蔔乾再拿一塊餅,吃起來超有味道。大概有快二十年沒吃油炒蘿蔔乾了,正好去年秋天醃了點蘿蔔乾,醃蘿蔔乾第一次醃一點曬的非常好,所以第二次多醃了點,有第一次的成功就大意了,那麼多蘿蔔乾全部醃壞了,這就是得意的後果。前幾天炒了蘿蔔乾吃,真正的還是小時候的那個味道,好懷念。



燕銜食


小時候簡單的白菜燉豆腐土豆。長大後再也吃不出那個味道了。同樣也是媽媽做的,可就是吃不出那個味道。或許是因為有爸爸一家人圍著圓桌吃飯說著生活中的家常,聊著電視裡的節目,嬉笑吵鬧的吃完一頓飯,長大了上學工作偶爾不在家吃飯,愛和朋友同學聚餐,慢慢的忽略了家庭感,隨著爸爸病逝再也吃不出那道菜的味道。

現在回想,其實懷念的不是哪道菜而是懷念人的味道。



小鳳凰媽媽


我是60後。小時候,放暑假就會去爺爺奶奶在鄉下的家。那時候,鄉下還沒有電燈,是用煤油燈照明。平時吃飯也沒什麼葷菜,就是自己田裡種的蔬菜。也沒有米飯,那時農民必須要交公糧給城市的人吃,而自己確沒有米飯吃。吃的是小麥和玉米磨成的顆粒做的飯,俗稱:“麥稀飯”。記得有一次,我去釣魚,釣到一條翹嘴魚。也就2兩左右,奶奶高興的,晚上就用醬油,清蒸了。夏日的夜空繁星點點,在門前的空地上放上方桌,點上煤油燈。爺爺奶奶和叔叔好像他們都沒有吃,都讓我一個人吃,感覺那次,是我在小時候最難忘和美味的“清蒸翹嘴魚”


上海人在海門


你會懷念小時候的什麼菜,

在我們徐州,我們老家小時後的菜不要太多,蘿蔔豆,那真是人間美味,記得小時候有老人會挑上兩個罈子走村串巷,賣蘿蔔豆,用攤好的新煎餅一卷,嘎嘎香。

這第二就是雞蛋煎餅,攤新煎餅的時候,家人都會在鏊子上打上一個雞蛋,再撒上一點點鹽巴,把煎餅放在上面一攤,等到雞蛋和煎餅融合,捲起來,在園地摘棵小蔥一卷,別提多香了。

這第三就是小魚小蝦炒辣椒,或者蒜苗,小時候的河道里到處都是小魚小蝦,我們會拿著打人淘汰下來的紗窗或者蚊帳去小河溝裡捉魚蝦,那時的魚蝦特別多,半天的功夫就能捉不少,拿到家裡父母會給我們淘洗乾淨。用鍋炒幹,加入辣椒,或者蒜苗爆炒,哎呀,嘎嘎香啊。

小時候懷念的菜太多太多,有小蔥拌豆腐。涼拌香椿芽。還有一些地裡的野菜。真的都是美味。懷念小時候懷念童真。





愛尚零食的零食小哥


我最懷念小時候在無錫一個很偏僻的鄉鎮的街上吃的無錫小籠饅頭,還有配上餛飩一碗,當時的我認為這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如今30多年過去了,到無錫吃王興記的小籠饅頭也不過如此,也沒有覺得特別好吃,現在的人都是口味,都吃刁了,再也回不到當年物質貧乏,吃什麼都好吃的時代了


那時花不曾開


懷念小時候媽媽炒的半糊的雞蛋,每次都放鹽很多的蒜薹炒肉,爸爸做的扣碗,不愛吃肥肉的我也會吃很多。現在結婚7年了,每每想起來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我是遠嫁,說是想念父母做的這些菜,其實是想家了,結婚後才明白能天天和父母在一起有多幸福!


凹凸曼小獸


記得七十年代初,我才十歲。那時候,生產隊都是集體農業。每年春未夏初,種水稻沒有除草劑,每次給水稻除草都是人工撥除。媽媽在上工除草時,每次都帶些“水白菜”(水稻田裡長的很像水葫蘆的東西)回來。去葉除根,和自家種的青椒(很辣)一起炒。中午就這一個菜吃飯,很香很香。後來,我們長大了,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但我一直很想念“水白菜”炒青椒的味道。現在,每當我路過農田時,都在找尋“水白菜”。很可惜,一顆都未發現。彷彿“水白菜”也和過去貧窮的歲月,一起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媽媽已過世多年。每當想到媽媽,就自然而然想到那雖貧窮但卻快樂的童年,就想到一家六口圍著一個“水白菜”津津有味吃午飯的情景……

那時候,真窮。但,很快樂、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