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排名 VS 綜合排名,美本選校看哪個?

對於中國學子和家長而言,選擇美國大學無疑是一項艱難而痛苦的工作,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因應該歸結於對於美國大學的不夠了解,即使有所瞭解,也只是零散而片面的信息,而這有限的信息,對於美國大學的全貌無疑只是冰山一角。

美國學生選校,關注點大部分集中在:地點,學費,專業等相對更加務實的因素,到學校去走走看看,便能瞭解是否符合自己的擇校審美,但對於我們中國學生和家長而言,恐怕此類“訪校”並不現實,至少現階段並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因此,輔助中國家長這位學生選校的標準就毫無懸念的落在了各種“排名”上,“排名”作為最重要的標尺,在中國學生的選校過程中成為了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沒有之一。如何正確看待美國本科選校中的排名?該如何合理利用“大學排名”?專業排名還是綜合排名哪一個更重要?我們今天給大家稍作解析。

專業排名 VS 綜合排名,美本選校看哪個?

既然是申請本科,那麼我們先來聊一聊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怎麼樣。U.S.News綜合排名的各項指標都是著眼於本科教育的。這些指標主要包括什麼:

1. 留校率 (Retention)—22.5%,該項指標可以提現一所大學在學術上的成就以及學生對於學校的感受。

2. 本科學術聲譽 (Undergraduate academic reputation)—22.5%,包括學校受高中生的青睞程度以及學校的本科教育綜合聲譽。

3. 教學質量 (Faculty resources)—20%,包括本科班級規模、師生比例、教師的薪資情況、教師擁有PhD學位的比率。

4. 資金來源 (Financial resources)—10%, 即本科新生平均在教學、研究以及其他學校提供服務上的財務支出,可理解為學費情況。

5. 學生篩選率 (Student selectivity)—12.5%,即所錄取學生的標化成績,SAT/ACT平均成績以及學生所在的班級排名,該項指標能從側面反映出學校的學術氛圍。

6. 畢業率表現 (Graduation rate performance)—7.5%,主要反映大學6年的實際畢業率情況。

7. 校友捐贈率 (Alumni giving rate)—5%,指校友給學校捐贈的人數比例,間接反應校友對學校的認可程度。及畢業生的發展情況。

■ 針對於綜合排名,有兩點需要說明:

1. 顯而易見的,公立學校的各項指標由於人數問題,在排名上具有一定的劣勢,特別是當我們聚焦在班級規模,師生比例等指標的情況下,U.S.News排名對公立大學似乎有失公平性。

2. 綜合排名主要是一個學校實力的證明,不過具體到某個專業,還是要看具體學校。美國以通識教育的理念為宗旨。記得Yale大學校長曾經說過:“如果耶魯的本科畢業生是一名專才,那麼無疑耶魯的本科教育是失敗的。”表現在美國的很多大學都允許以Undecided的方式錄取。

也就是說,學生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是不需要選定專業的,目前根據美本申請大數據依然顯示“專業未定”人數排名第一,也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在大學的最初兩年時間,學生接受美國本科通識教育。在通識教育下,你可能要學習寫作、文學、哲學、歷史、藝術,等各類學科,開拓視野,充分感受,直到大二之後,再進行專業的選擇。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而言,申請的時候你也許並不瞭解自己擅長什麼,能學好什麼,但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和足夠的時間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為自己做決定。因此,對自己未來專業並不完全明確的學生而言,綜合排名應該作為選校的重要參考因素,同時參考專業排名的意義並不大。

當然,對於一些在高中階段具有專業特長的學生,恐怕在院校選擇方面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例如,各類理工學科競賽大獎的申請者,對於商科具有獨到見解的申請人,可以嘗試在申請中突出自己的特點,同時在選校中增加專業排名的考量。這裡需要強調指出的是:

1. 美國本科由於其獨特的通識性教育,並非每一所大學都開設所有的專業。但,反而言之,但凡在本科階段開設相關專業的大學,其教學質量一定是達到相應標準的。例如,商科專業必須通過美國AACSB認證。(AACSB是全美對工商管理以及會計專業有鑑定權的權威機構,代表著全世界商學院的最高成就)

2. U.S.News官方排名僅提供商科及工程專業本科排名,其他專業排名都是基於研究生層面的排名,對於美國本科申請人來講,參考性並不強。

在擇校時,對於本科申請的同學,可以比較一下學校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的差距,如果專業排名差距不大則建議考慮地點,就業,學費等因素,綜合得出結論;如果專業排名與綜合排名差距較大,則需要進一步思考,自己對於該專業的確定性,畢竟本科教育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