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一塊白色波點碎布對摺三次,剪掉多餘布料,拼成小吊帶,弄個花邊然後縫合——零碎布頭搖身一變,一條“可鹽可甜”的小裙子完成。碎布“逆襲”的過程讓人耳目一新,但遠不只裙子,背心、襪子、口罩、帽子……就連鐵桶套上碎布座套也能瞬間變成美觀耐用的家居圓凳。別以為是什麼魔術,這其實都出自裁剪手藝人張奶奶之手。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張奶奶18歲開始收徒教裁剪,至今已40年,積累了豐厚的剪裁經驗和教學方法。去年11月23日開始,受快手直播教學的啟發,58歲的張奶奶也趕時髦開通了快手直播(快手ID:1374431782),講課三個月,收穫了45.2萬“徒弟”。老鐵們紛紛稱她為“裁剪界的魔術師”。

帶著40年教學經驗初涉快手

張老師原名張同滿,河北石家莊人,18歲開始在線下教授裁剪課。今年58歲的她,已擁有40年的裁剪教學經驗。在快手開直播課後,早晚實踐課各一節從未間斷。“以前大家都是到張老師服裝店裡求學,自去年11月張老師開通快手,大家再也不必來往奔波,打開老師的快手直播,線上跟學就可以了。”


“收穫真不少,我以前衣服都不會縫,跟著張老師學了一段時間,現在家裡沙發墊都是我做的。”“一直想開個成衣店,奔著這個念頭天天上快手跟張老師學習,現在算是個成手了,開店更有底氣。”……


張同滿的裁剪之路始於家庭的耳濡目染。“小時候家裡有臺老縫紉機,我媽是村裡的裁縫。媽媽做衣服剩下的碎布經常被我撿來,縫成小衣服穿在泥娃娃身上,家裡人都叫我‘小裁縫’。”在母親的薰陶下,張同滿慢慢喜歡上裁剪。


在大學學習專業課時,張同滿學的是會計,但一有時間她就跑到學校門口的裁剪店跟老師學習。“我性格比較內向,也沒有其他愛好,就樂意縫縫補補。”基於之前打下的基礎,再加上張同滿上學時擅長數學,跟老師學起來得心應手。“服裝裁剪一開始都要學理論知識,基本就是找點劃線,我就把它類比成數學的平面幾何題,很多知識都是互通的。”


很快,張同滿入門了服裝裁剪課程,在積累實踐經驗的同時,她還積極幫助其他同學學習。“在當時同期學員中,我也算上手快的。”有天賦、悟性高,張同滿在等待畢業分配期間,被裁剪學校以實習老師的名義留下講課。“從那時到現在,我講了40年,大半輩子都在和布料打交道。”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左側為張同滿)

畢業後,張同滿被分到會計工作崗位。“會計工作時間比較充裕,一般都是月末比較忙,其餘時間我就都用來教裁剪。”為了招收更多學生,張同滿開始到附近十里八鄉“推銷”自己。“各村都有喇叭廣播,我就跟他們商量,幫著宣傳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幾乎每家每戶都要自己做衣服,裁剪是門受歡迎的手藝。


在鄉里人的推薦下,張同滿很快收了不少徒弟,逐漸也有慕名而來的學員。“當時學費是每人20塊錢,學時20天。”由於報名人數驟多,張同滿不得不控制每期學員人數。“課堂上人太多教不過來,人數保持在四五十人左右剛好。”


1991年,張同滿開了自己的服裝店,做衣服和裁剪教學同時進行。一批又一批的學員,在張同滿的培訓班畢業後,都有了自己的服裝店。在這個過程中,張同滿的裁剪手藝愈發熟練,教學經驗也日臻成熟。“平時穿的秋衣秋褲,十分鐘內就能做完,像大衣、旗袍比較複雜的,最多一天也完成了。”保質保量的同時,張同滿還緊跟潮流不斷變換衣服設計樣式,這讓她在業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隨著一批又一批的學員從培訓班畢業,張同滿發現大家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過去學生跑來跟我學裁剪,大多數是為了給家裡人做衣服。但這些年,有好多人都是想自己有份手藝開個服裝店,小規模加工。”從以家庭為單位制衣到小範圍加工生產,以往印象中老式的成衣店也改頭換面,變成擁有各類新穎款式的小型服裝廠。張同滿的身份也從裁縫轉變成“民間服裝設計師”。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去年開始,有學員給張奶奶出主意:“張老師你手藝這麼好,咋不去快手試試當個主播,肯定能有更多人跟您學。”一開始,張同滿就隨便聽聽,“我一直用的老年機,對智能手機一竅不通,更別說當主播了。”後來有學員給她看快手,她發現快手教啥的都有,“我看還有教人電焊的,我是不是也能試試?”張同滿動了心思。去年11月,因為供暖問題,張同滿暫時關店。回家後,和家人商量了一下開通快手的事。“他們都很支持,我兒子還主動包攬了拍攝任務。”張同滿決定試一下。


匯聚45萬學生,從未有過的的大講臺


11月23日,兒子幫忙調試好設備,張同滿開始了第一場直播。“講了幾十年,第一次這麼緊張,一時間不知從哪講起。”兒子在一旁鼓勵:“你就想象面前坐著幾十個學生。”對著手機鏡頭,張同滿逐漸進入狀態,像平時講課一樣講了起來。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直播間仍沒人進來聽。“偶爾有一兩個進來的,看一眼就走了。”第一場直播“零招生率”,讓張同滿有些失望,但她不甘心,“這才剛開始,我得堅持。”


直播的第四天,終於有人進直播間了。“十幾個人一直聽我講,還會和我互動。”這讓張同滿有些興奮。從那天開始,直播間的人數多了起來。“一開始上課前,我還一個個地念大家的名字,後來人多我都念不過來了。到後來會有成百上千人同時聽我講,以前想都不敢想。”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每天上午9:30直播講實踐課,晚上19:00直播講理論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讓裁剪這門看似難懂的學問“飛入尋常百姓家”,即便裁剪初學者也能學得明明白白。“直播時溝通很方便,大家不懂的隨時問,針對一些初學者的基礎問題,我就讓他們跟著一條線一條線地畫,一個公式一個公式跟著寫。”


在張同滿的直播間中,經常聽她一遍遍囑咐:“直播間沒聽懂的,就給我留言,再開直播時我先答疑。”老鐵們通過直播間互動或者留言的方式與張同滿交流,讓課堂的溝通變得更加便捷和透明。


40年的教學經驗,張同滿還會根據學生的文化程度、專業基礎等不斷優化原有的教材內容,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這也是她在短時間內獲得40多萬老鐵們認可的關鍵原因。


“老師講得明白,一點就透。”

“張老師心裡就好像裝了個服裝大世界。”

“我每次問問題,張老師都耐心解答,這段時間我的手藝跟著提升了不少。”……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越來越多人在自己的直播課上學到手藝,張同滿也跟著高興。在她眼裡,自己的快手就像是匯聚著45萬學生的高科技大講臺。

“好手藝也得與時俱進”

正如張同滿切身感受的,快手提供了新型學習平臺。作為短視頻平臺,在快手大社區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快手對知識內容的流量扶持,也使其擁有更高的曝光量。每個人都能在快手展現知識和技能,更多人也因此獲得了持續學習的機會。

同時,通過快手直播進行授課的“老師們”也能真正感受到“桃李滿天下”:看快手的人不限年齡、區域,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人都可以進入直播間學習。而對學生來說,每次直播課程人數不設上限,完全沒有“報滿截止”的緊迫感。快手直播間的交互性和即時性讓課堂生動活潑、形式多樣,老師和學生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溝通交流。此外,老師們還可以通過在快手小黃車上線課程,滿足學生定製化需求。


58歲裁縫奶奶用快手傳道授業,仨月收穫45萬“徒弟”


目前,張同滿也在自己的快手小黃車上線了兩套理論課程,初步效果不錯。談及之後的規劃,她說:“等疫情之後回到服裝店,我會增加一門機器操作的實踐課,畢竟現在科技發達了,大家在掌握一門好手藝的同時,也得與時俱進,一些代替人力的機器得會操作。”在她看來,裁剪這行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迭代。在快手短視頻方面,張同滿也想多拍些服裝搭配的作品。與目前常見的以顏色、款式推薦為主的搭配課不同,她計劃從服裝原理入手,教大家如何在穿衣搭配過程中巧妙規避身材上的不足。對此,經驗豐富的張同滿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