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兄弟墓發現寶物一隻“海螺”成焦點,專家:能使“酒不空”

想我中華上下五千年,至如今更是國泰民安,欣欣向榮;盛世中免不了歡飲一番,更有朋友憧憬與“座上客常有,杯中酒不空”。這句看似烘托心情的話,但對於考古專家來說卻有著另一番含義,其重點就在“杯中酒不空”這幾個字上;說到這兒或許有朋友要笑了“僅僅一句誇張修飾,考古專家連這也要研究一番嗎?”這裡解釋一下,倒不是考古專家“小題大做”,而是在諸多古籍中記載著一種“神奇”的酒杯,據說將酒倒入,此後竟真的“永遠喝不完”;考古的意義本就是抱著極為嚴謹的態度去佐證歷史,就在1965年的一座古墓中,考古隊終於找到了這種神奇的酒杯,

這裡還有段頗為著名的插曲,當時國內考古、歷史權威郭沫若先生憑藉此“墓誌銘”提出了一種觀點,他認為《蘭亭序》並非王羲之所書,或是後人偽造;原因也很簡單,從“王興之”墓誌銘上的字來看,其筆法應屬方正嚴肅的“楷書”。而根據歷史記載來看,晉代正是由漢代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節點,這片“墓誌銘”大抵也代表了當時的書法特點;但是王羲之雖然也是晉代時人,可《蘭亭序》的字體卻明顯是“行書”。

《蘭亭序》能稱千古名帖,正是得益於飄逸灑脫的“行書”風格,關鍵點就在這裡,以書法歷史來看,晉代“行書”還未成熟,因此郭老推斷《蘭亭序》並非王羲之所書,乃是後世所造的“贗品”;一石激起千層浪,以高二適為首的專家堅持認為《蘭亭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一場文化激辯就此展開。公正的說,1965年的大環境將這一事件推向了輿論的頂峰,甚至驚動了一代偉人,並親自批覆“一定要去偽存真”;當然,這些並非重點,關鍵在於“王興之墓”的另一件珍貴文物——“永遠不空”的酒杯。

當時考古隊出土了一件殘破的“海螺”。公正的說,南京地處內陸,能發現“海螺”在考古史中已屬稀奇,更何況這件文物極為精美,但其究竟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卻難住了在場的考古專家;當時專家首先想到的是“上古錢幣”,但這件“海螺” 高約3釐米、口徑12釐米,青斑綠紋,殼內光瑩如雲母,如此精美明顯不是上古通行的“貝幣”。之後海洋生物學家也參與進了這場論證,後經專業鑑定,這件“海螺”應該是一種叫做“鸚鵡螺”的生物背殼;聽到這考古專家眼前一亮,聲音顫抖的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杯不空’的鸚鵡杯?”

說到這兒或有朋友不理解了“一個海螺而已,專家至於這種反應嗎?”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先從“鸚鵡螺”說起;所謂“鸚鵡螺”原產印度洋,其特殊之處在於殼體不沉,色澤華美,是古代貴族們愛不釋手的“珍品”。懂行的朋友或許知道,就是在今天,“鸚鵡螺”的價值也十分高,一隻大抵都在千萬之上;而“鸚鵡杯”更加珍貴,據明《格古要論》記載“鸚鵡杯即海螺盞,出廣海,土人琢磨,或銀或金以鑲足”。唐詩宋詞中多有提及此寶,諸如“鸚鵡杯中休勸酒”、“翡翠屠蘇鸚鵡杯”等,這些傳世佳句中都突出了“鸚鵡杯”的尊崇地位;雖說如此,但在1965年之前還未出現過,因此考古專家見到“鸚鵡杯”才會驚歎不已。

當然,考古專家在驚歎寶物的華美時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史料記載“鸚鵡杯”能讓杯中酒永遠喝不完;但以其外形來看,旋紋尖處屈而硃紅,似鸚鵡嘴,其容量頂多容納二升左右的液體。經過仔細觀察後,考古專家忍不住笑了,原來並沒想象中的那麼神奇;這件“鸚鵡杯”有所殘缺,因此專家才能清楚的看到內部構造。原來“鸚鵡杯”內部空間雖大,卻自然生成了諸多“網格”,但彼此又有小孔相連;因此古人將酒倒入此杯中後,液體雖能充滿內部空間,但倒出來時並不能一次傾出,這就造成了古人飲酒時,一次甚至多次都不能喝乾淨的效果。

原來鸚鵡杯並非“永遠喝不完”,而是其構造促成了這種神奇效果;雖說如此,“鸚鵡杯”仍不失為一件國寶級文物,其華美造型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