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生于山东省高唐县,作为现代著名画家,以擅长写意花鸟而被众人熟知,画风豪放且传神。从小由于家庭贫穷,其就在民间艺术家的影响下研究绘画。这对他后期的画法也产生了不小影响。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关于花鸟画法,李苦禅自成一派。结合了简朴与大气两种风格。在1919年,他成功进入北大附属专修馆,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同时,他在徐悲鸿所属的“业余绘画研究协会”中学习素描和西方绘画。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随后一年,他进入中文系继续进行深造。后来全身心学习西画。在这短时间内,他每天晚上都通过拉洋车做兼职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对于一个画画的,在没有收益之前,要认真解决好生存问题。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李苦禅自力更生,不怕丢面子,靠拉洋车挣生活费,这种做法在当时有的人看不起,有的却认为了不起。孰是孰非,他不与争论,只是务实的做自己。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之后,会为了这个理想而吃下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物质生活的极度贫乏,会因为有理想的指引,所以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去克服眼前的困难。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里,他们坚信,他们能够成功,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不足道的。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李苦禅在任职艺术院校教授期间,由于其爱国表现导致入狱承受非人折磨。出狱后再次担任艺术学院教授的职务。由于其高超的绘画技术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李苦禅不仅运用前人的绘画经验,还自成一体的融入了国内外的优秀画法。画作气势磅礴,而且极具传神。其表达形式让人叹服,成为行业内的优秀典范。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李苦禅先生对于东方传统优秀艺术十分珍视,在画作中完美融入。而且将自己的独特看法也添加进去。成为我国画坛中的领军人物,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学习,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位老先生。

人生虽苦,切不可失佛性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