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考研成绩压分

一,最直接的影响——分数

考研压分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卷面分数。对于该影响,如果你有幸在压分之后进入了复试,一般来说,复试只要准备的比较充分,那么你被录取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或者有可能老师在改卷的时候就觉得你是我的天选之人。如果你没有进入复试,那么有可能走向调剂或者未过国家线的命运。

二,间接的影响——调剂

其实,对于考研压分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便是调剂。一旦进入到了调剂状态,那就是进入到了卖方市场,进入到了“报考一时爽,调剂火葬场的局面”。调剂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你可能需要整晚守在电脑面前等待想要调剂的考研院校开通调剂平台,你可能需要坐上火车去青海,新疆等偏远地区进行复试,你还可能需要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天刷新调剂系统等待调剂通知,此过程使人心力交瘁,最终无奈败北。

对于考研人来说,调剂应该是最后的倔强了,而经历压分对于调剂来说是很不利的。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以考研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初试成绩的比重在整个研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遭遇压分对于调剂是很不利的,如果复试表现不好,以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证书,对于调剂生来说是很致命的。

三,致命的影响——未过国家线

上述两种情况是对经历压分之后,分数依然倔强的同学来说的。一般来说,英语与政治是由你报考省份统一进行批改,学术硕士的专业课一般是由所报考的院校进行批改。

对于省里批改的英语与政治来说,各省已经被很多网友分为水区,玩命水区,旱区,玩命旱区等。在我本人看来,对于英语与政治的批改来说,各省差距不会太大,由于报考人数不同,对于报考人数多的省份,可能对考生水平要求更高些,即使真的压一些分倒也还说的过去。

但对于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压分来说,这个就比较过分了,因为考生还是挺想被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录取的,加之为了这个目标奋斗许久,想要被录取的心情更加迫切,而此时被分数给了当头一棒,心里自然非常难受。

四,结语

我本人在去年报考某校法学硕士的时候,也多多少少遇到了考研压分的情况,因为专业课一比专业课二低了将近30分,而且这一现象广泛出现在了该校法学院公示出的考研成绩中,这也让一心想要回家读书的我无奈调剂回了自己的本科院校。

其实,对于一名在教育事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学生而言,经历过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大大小小各种考试,多少对自身水平是有些数的,而一旦成绩明显低于心理预期大家自然会想到这一考研界公开的秘密。尤其对于文科性质的考试,主观性质较大,而辛苦备战一年,书写数十张答题卡,结果得分几分、十几分或者二三十分,这是十分令考生心寒的,分分必争的年代,考生经不起折腾。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