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算得上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嗎?

手機用戶78158712190


讓我們先把老楊放在世界頂尖科學家的位置上,再來比較、分析、判斷老楊夠不夠這個資格。

老楊是理論物理學家,這是沒有疑義的。老楊有什麼理論呢?當然首先是宇稱不守恆,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還有規範場論。但是,且慢!這兩個理論不是老楊個人的成績,前者是與李政道合著,後者與米爾斯合作。如果老楊是頂尖科學家,李政道、米爾斯也必須同樣是。如果世界頂尖科學家的人多了,這個頂尖就不那麼尖。

愛因斯坦也是理論物理學家,地球人都知道的是相對論,還有地球人不太知道的宇稱守恆。理論的價值,在於提供一個科學研究的邏輯範式,然後由實驗物理學的實驗去驗證。天文觀察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的,同時證明牛頓的理論在太陽系裡面,95%以上是對的。在太陽系以外,95%以上不對。愛因斯坦的理論有點不對頭,那就是宇稱守恆。楊振寧和李政道以書面作業的形式,推演,推導出宇稱不守恆,否定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可是,到底守恆,還是不守恆,並沒有十足的實驗證明。實驗證明需要多次印證,以排除一次的偶然性。因為偶然是必然的補充形式。這是守株待兔的語境邏輯。規範場也有相同的理論懷疑。於是有紐登堡的測不準原理。

理論的目的因,是想在人們在猶豫和茫然的境地中,指引一個燈塔,但那個燈塔極有可能只是一條電鰻的閃光,結果將航船引入歧途。所以,實驗物理學家可以不之顧,只管去做認為應該做的各種實驗。正如小說家和畫家,根本用不著理睬文藝理論家說什麼。批評學和闡釋學最重要的原理是:任何解釋都可能是誤解。闡釋只能生出更多的歧義。所以,哲學家們經常感慨: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長青。

以上兩段文字,雖然會讓網友頭大,但卻是絕對必要的。不入滄海,豈知水性?為免艱澀,筆者以下儘量說俗語。

若想知道老楊的立體全息實體,並不乏各種文章信息,可以大量查勘。唯知者可以言說,不知而妄說,直如放屁!

1957年,老楊和李政道因合作的宇稱不守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相關的信息是,至今已有207位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如此,按諾貝爾評委會的邏輯,頂尖科學家至少有207人。這就是群體,相當不尖了。

老楊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在美國賦閒了六年,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之後,入了美國國籍,再憑諾貝爾物理獎,找到了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教職。然後在石溪分校幹到退休,為美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和生命。好像美國人並不把老楊當頂尖人物看待。美國頂尖的大學是哈弗、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大學一類。美國頂尖的物理學研究機構是費米實驗室、NASA之類。但這些都與老楊毫無關係。石溪分校只不過是個三流的大學,2018年在美國排名138位。

有趣的是,老楊在美國物理學界,是有名的不會搞實驗的臭手。美國人調侃說:這不僅是實驗物理學的幸運,也是理論物理學的幸運。言外之意非常明顯,如果老楊搞實驗,沒有不搞砸的。老楊搞實驗,可能錯誤的實驗結果會證明所有的理論都不成立。

所以,丁肇中在瑞士主持歐洲大型加速器實驗時,多次邀請李政道參與,從不邀請老楊。李政道甚至與老楊斷交,斷交的原因,這裡就不說了。美國的一流大學,好像也沒有請老楊去圈粉刷存在感。如今中國的大家,多半去北清露個臉。老楊回中國之後,就攜手少婦,露了好多次,不僅露臉,還大講《周易》,還說了許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話。諾貝爾獎忽悠不了美國人,美國大學不請,老楊就沒有露臉的機會。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老楊說高能物理學已經進入末路。從事高能物理研究的科學家何止千萬,這些人都要失業了。

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沒有獲得若貝爾物理獎,但美國人很當一回事,說錢學森可以抵五個師。錢學森要回歸中國,美國人百般阻擾,軟禁了五年。聽說老楊2017年,有了中國國籍,美國FBI和CIA皆聽之任之,一點挽留的意思都沒有。

美國人真他母親的不是東西!如此漠視世界頂尖科學家。

老楊是著名科學家,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至於世界頂尖科學家,世界物理學界和中國物理學界,從來都沒有排名,也沒有權威機構宣佈認可。不學無術的愚氓總是要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起鬨是他們的習慣,而且總是氣壯如牛。說誰是民族脊樑,誰是中華英雄,那就一定是。先武斷了就好,不用管是不是真的,也不用管日後脊樑和英雄的下場。

如果說老楊是頂尖科學家,這名頭讓愚氓起鬨正好,否則就不熱鬧。老楊確實幹了一件世界頂尖的事情,這事情大家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