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自願,不用東奔西跑找機構

說到高考,相信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天我要說的是高考後的填報自願。

近幾年,填報高考自願的話題越來越火,各類報考機構、軟件也越來越多。高考後,迎面而來的問題就是報考,每個高考生,還有他們的家長都會為此感到緊張、焦慮,甚至是不知所措。

是的,我說的就是考生和家長。因為這些年親歷了學生高考、自己孩子高考這一系列的過程,我看到中國的孩子填報大學自願時,大多數都是比較茫然,而他們最終的選擇百分之九十地融進了家長的意願。

其實家長們也很茫然啊,他們想給孩子報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他們既希望孩子穩穩地報上理想的大學,又希望孩子的考試分數一分不要浪費。當然最好能兼顧孩子的興趣愛好。

報考的需求,成功地推動了整個市場的火爆。現在高考報考,真的已經商業化了。

商業化的報考,背後的推手就是價值。

那麼家長、學生、機構三者的價值取向不同,想要的結果也不同。因此也演繹出了許許多多的報考故事。

每年高考之後,報考成了最熱門的話題。辦公室裡、公交車上、餐桌上,到處都在談論:哪個學生今天要報考,哪個學生報得好,哪個孩子報得不好,哪個報漏了,哪個險象環生最終報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別說親歷報考,就是聽著也讓人緊張。

兒子考大學的時候,分一出來,就有好多機構打來電話,邀請我們去與報考,說要幫助我們分析形勢,其實就是招攬生意。

更有親戚在呼和浩特幫助我們聯繫到了據說是當地最好的報考機構,收費三千,保證不會報漏。

開始我們還比較期待。機構的老師打來電話,讓我們一家三口提前兩天去呼和浩特,然後住在附近酒店方便去他那裡熟悉報考流程。

報考費、機票、酒店加上吃喝,如此算下來沒有個七八千下不來。

當然,孩子考大學都考了,還差這點錢嗎?

但看看他們發來的推薦大學名單,剛好比我們想要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都低了一兩個檔次。

機構原來是靠這樣的報考思路來保證不報漏,如此報法,我在家閉著眼睛也能報上啊!

於是,我們最終沒選擇報考機構,而是自己報的。

孩子考分一出來,我就天天抱著學校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內蒙古自治區招生錄取分數分佈統計》(每個學生都發,大概叫這名)的大厚書開始研究。我和兒子在家仔細閱讀自己需要的信息,並對自己感興趣的學校進行各種比對、分析、排名。同時結合網上人們總結的報考方法,

十幾天內我先後寫了六大本筆記。把符合兒子報考條件的學校和專業進行了反覆排名。

報考時我們一家三口包了一個網吧裡面的包間,按照自己的思路,成功報考了自己最為理想的大學。

為什麼說成功呢?因為兒子以全班最後一名的成績報入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

而兒子班級及平行班的許多同學,分數比兒子高几分甚至幾十分的,最後去的學校都不如兒子報的學校好。我們真正做到了一分沒浪費。

後來我分析他們要麼是報考功課沒做好。要麼是報考時不能理性對待。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選擇了機構報考,機構為了穩妥,大多給他們報低了。

內蒙古的報考制度非常好,分數下來後,考生按自己的分數段在網上報考。各種信息完全透明。

而報考,一定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要查出自己分數在全自治區的排名。必須是排名,因為每年的分數是不一樣的,所以看分數是不準的,一定要看排名。

第二,要記錄下自己想要報考的大學最近三年來錄取的最低分的排名名次。是的,只看最低錄取的名次。如果三年你的名次排位都能進去了,那麼這個大學你百分之九十是可以報進去的。

第三,報考前要至少準備三批學校,最好不少於十五個學校。分為衝高的、求穩的,最後還要有幾個學校用來保底的,這樣可以保證不報漏。

其實真正報考你就會知道,用不上那麼多學校,但以防萬一吧。

搞好了以上這三點,接下來是大量的工作。看排名,找合適的學校,還要看專業排名。

真正驚心動魄的是報考的時候。

報考的頭一天晚上感覺各種睡不好。不次於高考啊。

因為擔心自己家裡網速不夠快,大家都是提前去預定最好的網吧。

報考前一週我們就在一個比較大的網吧裡預定了一個包間,雖然按分數段我們的分數是排在中午報考,但我們早晨八點就去網吧了。

九點鐘看第一批人報考,在網上可以查看各種錄取、排名數據,真的不得不為內蒙古的陽光報考點贊,實在是太方便了。

十點鐘結束時看到全自治區有不少高分考生報漏的。真為他們可惜。

兒子去網吧大廳裡轉了一圈,看一個報考機構的三個老師,帶領著二十多學生在報考。

學生多,老師其實根本管不過來。都是在督促學生報以前他們給推薦的那些保底學校,實時向他們警告報漏的危險。

十點鐘的時候,不少孩子報考完都在後悔,因為他們看數據發現比自己低不少分的考生都進了自想報沒敢報的學校。

另一個包間裡,兒子的一個小學同學,考了六百多分,也是一家人自己報的,這孩子的分根本進不了北大清華,但他就是不聽父母勸,硬在那裡排著,最後看不行大概還有十分鐘的時候管我們借招生專刊,結果沒找到滿意的學校,最後漏了下來,錯失了第一批的不少好學校。後來這個孩子回高中複習了,第二年一樣沒去了北大清華,去了北航。

後來聽兒子說,兒子的好朋友,學文科的,在另一個網吧報的。他本來可以報考內蒙古大學的,但他的老師讓他報了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上大學了他才知道那個大學校園比他的初中學校都小,滿洲里地方也比較閉塞。他為此懊悔不已,一直到現在畢業了,這孩子還在後悔當年高考報低了。

報考的故事真的有太多太多!

中午到我們報考的時候,雖然看了前面大家的各種報考,對報考形式有所瞭解,但依然非常緊張。

我們開了三臺電腦,一直不斷地刷新著各學校的考生排名。但只有兒子的那臺是登陸考號可以報考的。

登陸開始,我們要報的大學根本排不進去,人家要錄取十二個,我們排名在二十名。

於是我們按自己排的預報考學校挨個點進去。發現其它都大部分可以排進去。

每個考生的報名時間只有一小時。半小時過去了,第一排名學校還是進不去。於是我們開始討論後面幾所學校的利弊。兒子有點悶悶不樂,我們告訴他要理性對待報考,到了大學會有很多機會。

於是我們給想去的幾所大學打了電話,準備最後的選擇。

離報考結束不到五分鐘的時候,兒子忽然驚喜地叫道:“我能報進去了!”

我們一家人驚喜萬分,一看我們排名第一的學校高分考生一下少了不少,兒子竟然排在第八,而錄取名額是十二個。於是我們果斷地排在這裡。

報考結束時,兒子穩穩地被錄取了!

一家人歡天喜地。

出了包間路過大廳時,感覺那裡的氣氛好壓抑。

網吧老闆看我們報得滿意說:“今天到現在只看到兩家報得開心。恭喜恭喜啊!”

後來兒子班主任統計學生報考院校,他連說:“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兒子考分在班級排到了十名之後,但報考的學校排在前三。

上了大學,兒子在班級錄取排名是最後一名,他班第一名的同學比他高將近一百分。可想那個學生報得有多差。不過後來兒子在班級學習還不錯,因為這個專業他比較擅長。

後來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又給親戚和朋友家的兩個孩子報考,他們也都感覺自己考得不如報得好。

所以在高考的路上,分數固然重要,但我絕對相信“三分考,七分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

高考又將來臨,大家考完千萬不要放鬆,一定要在報考上下足功夫。報考的事情最好自己來做,不要依靠別人,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作出的選擇也不一樣。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記住:考得好更要報得好!

高考報自願,不用東奔西跑找機構


高考報自願,不用東奔西跑找機構


高考報自願,不用東奔西跑找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