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孤獨,只有一個原因…

陷入孤獨,只有一個原因… | 遠讀重洋

出品 | 遠讀重洋

我曾經看到,有人這樣描述自己的孤獨: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個村莊裡,而我一個人住在船上。這條船被繩子拴在村莊的碼頭。

我能夠看到村莊裡熱鬧的景象,人們聚會、狂歡,生活裡充滿了煙火氣。但我只能住在這條小船上,遠遠觀看。

有時候,會有村民把一把繩子,讓我上岸;但是最後,我還是要回到船上——獨自一人。

後來慢慢地,連這跟繩子也離村莊越來越遠,村莊也漸漸消失。這個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周圍已是一片黑暗。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不知道你看了這段描述是什麼感覺,我看了之後,一種讓人心疼的感覺油然而生。

我們都不想孤獨地活著,但總有人擺脫不了這樣的孤獨。

那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孤獨呢?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孤獨是因為缺少親人、朋友;或者是因為,就算自己有親人、朋友,但是他們總是不理解自己……

但是有一本書,給出了一個很不一樣的觀點。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這本書的名字叫“Out Of Loneliness”,中文名叫《走出孤獨》

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說起阿德勒的大名,很多人應該不陌生,他是現代心理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寫過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自卑與超越》。

在他的晚期,他發表了很多對“孤獨”的理解。這本書,其實就是對他的這些理解的一個總結。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在這本書裡,阿德勒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很多人之所以會孤獨,最本質的原因是,他們的內心裡有一個“黑洞”。

這個“黑洞”會不停地向外界索取東西,比如說索取愛、存在感和安全感等等。

而一旦這種索取受到比較大的阻力,他們就會覺得自己被拒絕、被拋棄了,就會開始過度地自我保護,繼而封閉自己的內心、切斷與他人的聯繫,這時候孤獨感也就隨之產生了。

這個過程,就好比是他離開了人群,自己住在一條船上的過程。

那為什麼人們的內心會出現索取的“黑洞”呢?原因是自卑

自卑的人,往往會從內心深處不相信自己。這就會導致他們的自我評價很低,對生活也很不滿意。

而且,越是這麼想,他們就越難達到自己的目標,解決想解決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當中,越難解決問題越自卑,越自卑越難解決問題。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久而久之,他們就沒辦法從自己的身上得到任何滿足感,轉而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

這種心思,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他們特別關注別人,總想看看別人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功,或者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另一方面,他們特別需要外界的認可,總覺得只要別人的讚賞,才能讓自己獲得滿足感。

也就是因為這種心理,他們的內心就會出現一個“黑洞”,不停地向外界索東西,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一旦這種索取受阻,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朋友,也沒人能理解他,從而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所以歸根結底,孤獨其實也是因為自卑。

而且,因為自卑的人往往比較封閉,所以當他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也會因為無處排解,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比如社交恐懼症、抑鬱症等等。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另外,自卑引起的孤獨,也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孤獨感給人的身體造成的傷害,幾乎跟吸菸差不多。長期孤獨,不但會導致人的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那既然孤獨的危害這麼大,我們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孤獨感呢?

其實也很簡單,既然孤獨的根源是自卑,那我們想要從根本上擺脫孤獨,就必須先克服自己內心的自卑,提升自己的自信。

具體怎麼克服內心的自卑,提高自信呢?有專家提出過一個自信公式,自信=成就/期望

對於自卑的人來說,他很容易忽視自己的成就,所以在成就這一項上很難加分,但是他可以選擇把期望值降低,讓這個自信公式中的分母變小,這樣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另外,阿德勒也推薦了一個減少孤獨感的方法,那就是找回自己的“社會感”。社會感說白了,就是在社會上的合作關係。

作者認為,人類作為群居動物,與同類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因為人類社會是高度分工的,所以學會社會合作,是我們生存的根基。

換句話說,我們人人都應該有“社會感”,對同伴有興趣,對合作有信心。

那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找回“社會感”呢?你可以按照以下四步,來找回自己的“社會感”:

第一步,主動釋放善意的社交信號。

你可以先走出一小步,可以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場景,去主動跟人交流。比如說,你們公司有個同事非常友善,那你去到公司以後,就可以主動跟他說說話。

因為你選擇的場景是比較安全的,所以你也會得到積極的回應。

這看上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積極回應,積累的多了,就能夠幫你獲得社交信心。

第二步,按計劃交際。

當你獲得一定自信之後,你就可以有選擇性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去進行一些社交活動。

在前期,你聯繫的人不用太多,因為聯繫的人過多,很可能會讓你再次陷入疲憊當中,重新把自己封閉起來。

所以建議你先留出足夠的個人時間和空間,然後在其他的時間,比如工作的間隙、休息日的時候,拿出規劃好的時間去社交,增加與他人的聯繫。

第三步,進行關係篩選。

作者認為,要真正擺脫孤獨,必須把關注點從社交關係的數量,轉移到關注社會關係的質量上。

孤獨者要找到那些能夠給自己提供支持的社會關係,一定要把那些總是讓自己感到失望的社會關係優化掉。

第四步,理解他人。

前面我們也說了,很多人在索求遭到拒絕的時候,就很容易封閉自己。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認為是對方不願意提供支持和幫助,但這很可能只是我們的誤解。

比如說,在你生病的時候,你很需要照顧,你向朋友發出了信號,但是因為對方很忙,所以只給你發了一條簡短的回應,或者根本就時間回應。

這時候,你可能就會想:“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但實際上,這只是你的猜測,並不是對方的真實想法。

其實,人們在做事情不順利的時候,總是會更關注消極的那一面,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所以,越是不順的時候,我們就越是要用善意和中性的眼光,去看待發生的一切。

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在理解他人,而不是向他人索取上。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阿德勒曾經說過:人類大多數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在於理解人性。

理解人性包括理解自我,也包括理解他人。也就是說,我們既要學會接納自我,也要學會尊重他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得到不斷的滋養和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不管是獨自一人,還是身處群體,我們都能泰然處之,而不是被孤獨包圍。

最後,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願你溫柔對待這個世界。

與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保持同步

關注我們

每次閱讀都會有驚喜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陷入孤独,只有一个原因… | 远读重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