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不耽誤孩子的課程學習,很多學校以網上授課的形式進行教學。但與此同時,這種網絡教學的形式又被無孔不入的騙子盯上了。近日,深圳羅湖警方向轄區居民、尤其是家中有中小學生的家長髮出預警,

要高度警惕這類針對學生實施網絡電信詐騙的案件。

3月7日,一位媽媽帶著她10歲的兒子到東湖派出所報案稱,其兒子用手機玩遊戲被人騙了4000元。經孩子自述,他用手機玩“和平精英”遊戲時,系統自動匹配了三名遊戲隊友,其中一名隊友稱自己是遊戲主播,要求加他為QQ好友。

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隨後雙方通過QQ交流,對方說抽100名學生贈送遊戲皮膚,同時承諾活動期間給他轉1000元,會返還3000元,於是他用媽媽的微信號為好友,並通過微信分三筆給對方轉賬4000元,轉完錢後,對方就把他拉黑了,方才發現自己被騙。

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無獨有偶。3月10日,年僅14歲的學生小吳也遇到了“紅包返利”詐騙。“有人主動添加她的QQ,然後邀請她加入福利群,福利群裡面就有人誘導她玩個返利的遊戲。什麼刷一百就返八百返六百的,對方編造各種理由騙我女兒把我微信餘額的錢都轉給了他,一共被騙了三千多塊錢。”女孩母親陳女士告訴民警。發現女兒被騙後,吳女士趕緊報警,通過查看吳女士提供的女兒和對方的聊天記錄以及轉賬記錄,民警當即判斷,這是典型的“紅包返利”詐騙。

玩遊戲遭遇“紅包返利”誘惑,騙子已盯上在家上網課的孩子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不得不放棄外出活動,長期閉門不出,因此手機、電腦等網絡設備成了孩子們一種消遣方式,同時在家上網課也增加了孩子們玩手機、電腦的時間,手機、電腦就像他們的鉛筆、字典一樣,幾乎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未成年人揹著家長在遊戲鉅額充值、遭金錢詐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手機普及化、玩家低齡化、遊戲設置虛擬現實化、支付終端便捷化等等,都導致了此類案件時有發生。

此類騙局近期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一方面是因為未成年人在家期間經常會使用家長手機,因此很容易給騙子下手的機會,同時,由於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範意識,很容易聽信他人言語,步步誘導未成年人落入圈套。

羅湖警方提醒廣大家長,要多多陪伴孩子,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要樹立孩子正確的經濟價值觀,要讓孩子警惕任何網絡上的陌生人。同時,家長要做好自身手機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輕易告知孩子手機支付密碼、銀行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

,同時通過交流互動,告訴他們不要盲目掃描二維碼,以防惡意軟件和木馬病毒被強行安裝,更不要盲目點擊不知來源的鏈接以防進入釣魚網站。通過在家學習的這段時間幫助孩子們完成互聯網生活的安全教育,引導他們在紛繁的網絡世界裡保持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