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家讲的普通话基本上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然而,60多年前的全国普通话语音采集地却没有选择北京,而是将河北滦平作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不同于北京话的儿化音,省字,轻声等语言习惯,在滦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髻小儿,都可以说一口字正腔圆,音准分明的普通话。滦平话为何如此标准?这还要从600多年前的明朝说起。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拱卫京畿,朱棣下令将古北口外的军民全部撤到长城之内,长城之外,未经允许严禁垦殖,如此一来,长城外围便形成了一片无人区,而滦平就位于这片无人区之间,于是,滦平当地方言如磁带消磁般消失殆尽。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在经历200多年的历史断层后,清朝的建立让滦平重现生机 ,康熙亲政后,为缓和满汉间土地的矛盾,将“古北等口外空闲之地”分拨八旗在几个口外分拨之地中,滦平分到了地位最高的正黄旗和镶黄旗。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曾经人烟稀少的滦平,一跃成为清朝的政府用地,很快,旗人的“口外庄田”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滦平出现了,随着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地处京承走廊的滦平更受皇家青睐,于是更为高大上的皇庄,王庄和行宫也在滦平兴建起来。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据统计,到清末,滦平境内就有皇庄24座,王庄和旗庄更是多达130座,在当时的滦平与这些庄田一同出现的还有那些操着一口纯正北京官话的王公大臣,八旗军队和驻守庄田行宫的随从们。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但这些本该说满语的满人为何说起了北京官话呢?清朝建都北京后,为顺应统治需要主动学起了汉语,在满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既剔除了满人东北口音中的土语,也摒弃了北京土著的儿化音,最终形成了字正腔圆的北京官话,既然当时的北京人说的也是北京官话,语言专家又为何舍近求远跑到滦平采集普通话标准音呢。

子曾经曰过:普通话的发展竟然与康熙有着直接关系

那时的北京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满人更多,说的是语音较为标准的北京官话,外城的就是南城则汉人较多,还说着带有儿化音的北京老话。后来,随着城墙的拆除,南北城交流日益频繁,随着人口的加大,这北京话与滦平话慢慢同化,后来当地的语言一直被续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