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滅亡後是五代十國,而不是朱溫建立的樑朝?

白囟遊戲視頻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五代十國不是一個政權的名稱,而是史學家對那個軍閥混戰時期,所進行的一個概述名稱,因為在唐朝滅亡之後,黃巢起義軍團的力量也被各地的掌權節度使所撲滅了,這個時候便出現大大小小的政權。

按照順序來說是朱溫建立的後梁,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的後唐,後唐大將石敬瑭建立的後晉,後晉大將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後漢大將郭威建立的後周,加上南方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等先後九個國家,加上北方的北漢政權,合併稱為五代十國。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後梁建立者朱溫本是唐末農民起義軍的將領,後來降唐,與唐軍大肆打壓唐末農民起義軍,迅速擴張了自己的實力,是當時最強的勢力,只有晉王李克用能與之抗衡。

後唐李克用是沙陀族人,因有功而被封為李姓,在剿滅唐末農民軍戰役中因其醉酒無理於朱溫,朱溫襲擊李克用駐地,遂與朱溫結仇,在山西建立晉王政權,仍用大唐年號。

後晉石敬瑭,本是後唐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晉梁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因擁戴李嗣源繼位,被封為河東節度使,後因與李從珂互相猜忌,依靠契丹人的力量,建立後晉,自稱為兒皇帝。

後漢劉知遠,本是唐明宗李嗣源部將,因兩次就石敬瑭於危險之中,遂被器重,在石敬瑭死後,屢次抗擊契丹,深的軍心,隨之建立後漢稱帝。

後周郭威,因輔佐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有功,然後在劉知遠死後,被任為託孤大臣,後被漢隱帝劉承佑所厭惡,想派人殺之,最後郭威發動兵變,建立後周。

這便是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主要君主,也是當時政權交替頻繁的根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嘴痕


五代十國,即: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吳、前蜀、吳越、閩、南漢、荊南、楚、後蜀、南唐、北漢

吹毛求疵地說,五代十國的說法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有些政權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只是一股割據勢力,而且也不止15個政權。所謂五代十國,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不過,我們不用糾結這些旁枝末節的問題,就按通行的說法來吧。

大致來說,五代政權盤踞在華北,一脈相承的是大唐的衣缽,這是主流;十國大多盤踞在南方(北漢特殊,在北方),自成一家,這是非主流。15個政權之間既有縱向更替,也有橫向攻伐。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呢?我們不妨以主流與非主流的關係為主要脈絡,把五代十國的歷史劃分成5個階段。

第一階段(891年—907年)——山雨欲來

第二階段(907年—936年)——後梁與後唐:軟硬兼施

第三階段(936—951年)——屈辱的後晉、後漢

第四階段(951年—960年)——崛起的後周:柴榮遺恨

第五階段(960年—979年)——強勢的北宋:收拾舊山河





最愛煙火人間


   五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為了便於記憶,有一句順口溜,梁唐晉漢周,首加一個後)。

   十國,即吳,前蜀,吳越,閩,南漢,荊南,楚,後蜀,南唐,北漢。

五代十國的歷史應該從安史之亂說起。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大傷元氣,外有藩鎮割據,內有黨朋之爭,而之後的的黃巢起義更是給滿目瘡痍的大唐雪上加霜。唐朝末年,國家進入了一個軍閥割據的動亂年代。

   公元888年,唐昭宗為了維護皇權,派兵征討西川藩鎮。後西川軍隊被王建奪權,自立門戶,史稱前蜀。

   公元892年,中央被迫任命楊興密為準南節度使,楊興密建立政權,

史稱吳國。

   公元893年,割據福建的王朝被任命為福建觀察使,其弟王審知被封為閩王,建立閩國。

    在戰亂中功勞顯赫的錢鏐,逐漸控制浙江西部,被封吳越王,後建立吳越國。

    公元896年,馬殷被朝廷封為楚王,這個政權被稱楚國。

    一直在嶺南苦心經營的劉隱被任命為清海節度使,後來稱帝,史稱南漢。

    公元907年,朱溫強迫皇帝禪位,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至此,唐朝滅亡。

    朱溫稱帝后,任命高季興出任荊南節度使,後高季興成立荊南國。

    公元923年,李存勖消滅後梁,建立了後唐。

    公元926年,後唐發生叛亂,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脫離後唐控制,登基稱帝,史稱後蜀。

    公元936年,石敬塘聯合契丹消滅後唐,建立政權,是為後晉。

    937年,吳國發生政變,李昪強迫吳主禪位,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石敬塘上位後與契丹交惡,最後為契丹所滅。盤踞太原的劉知原趁機稱帝,是為後漢。

    951年,郭威發動政變,推翻成立四年的後漢政權,史稱後周。

   不久,後漢殘餘勢力在太原建新政權,史稱北漢。

   公元960年,後周皇帝柴榮駕崩的第二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接下來大宋快速的消火了其他的殘存勢力,統一了全國,至此五代十國結束。

   因為唐朝之後,政權更迭頻繁,中央集權猶如走馬燈。又因為這個年代在歷史上只存在了六七十年,所以統稱為五代十國。

   

  





動作一日史千年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而梁朝壓根就沒有統一,只能說佔據著大部分中原地區。

歷史上唐朝滅亡之後,戰亂的局面並沒有隨著唐朝的滅亡而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戰火不斷生靈塗炭的景象。如果以五代後梁的建立為五代十國亂世的一個起點的話,那麼五代十國時期的徹底結束則是在公元979年的北宋時期。可見,唐朝滅亡後的戰亂局面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又遷延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正是在這數十年的時間裡,北方中原地區的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以至於在五代十國後,東南地區的經濟優勢開始愈發明顯,繼而成為中原王朝的經濟支柱。


納蘭子悠


唐朝滅亡後就是後梁,後梁屬於五代,梁唐晉漢周,每個都很短,這樣如果分別叫的話太繁瑣了,所以統稱五代。五代時有個叫馮道的,四朝為相,可想而知這五個前後的朝代有多短。

同時,五代時期並不是大一統的王朝,南方也有不少割據政權,統稱為十國。兩個原因交在一起,造成了不說梁而說五代的原因。


甲申十七年


很簡單啊,因為五代十國就包含後梁。歷史學概括一個時期要儘可能準確,如果有梁朝,那是不是應該還有後唐朝、後晉朝、後漢朝、後周朝,那剩下的十個割據政權怎麼辦?要知道南漢、北漢、南唐、前後蜀都是稱皇帝的,並不臣服中原王朝,且五代都只控制了中原,又只有50幾年,所以用五代十國概括既簡單又方便


西夜公爵


梁朝屬於五代中的一個。自唐滅亡後,出現了五代十國這樣短暫的朝代。因為朝代壽命過段,所以用五代十國來統稱


花不材


因為後梁之後,後唐還延續了一段時間。


用戶83903916492


那是當時政治家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