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众所周知,干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条件影响,尤其绿茶,保管不当的品质会发生陈化,轻者降低口感,重的不堪饮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物质,水分,茶多酚,氨基酸,芳香物质等等,那么到底是那些内在物质变化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呢?

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一)水分的变化

水分是茶叶内各种成分生化反应必需的介质,也是微生物繁殖的必要条件。

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一般成品绿茶含水率4-6%,在这个数值内,茶叶的化学反应缓慢,微生物无法滋生。但是当含水量超过12%时,干茶内部反应加速,茶叶很快就会发生变质和霉变。

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二)茶多酚的氧化

茶多酚是一种极易氧化的物质。绿茶在贮藏过程中外形色泽会由绿变黄,由润变枯,汤色变暗,滋味迟钝,这些都是茶多酚自动氧化的结果。

绿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酶活性的破坏,茶多酚含量比其他茶要高,因而,绿茶在贮藏中比其他茶更容易发生品质的下降。

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三)维生素C的氧化

绿茶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嫩茶又要比老叶多。维生素是绿茶品种变化的重要化学指标,若贮藏不当,维生素C发生氧化,绿茶的外形色泽褐变。但维生素含量的保留率低于之前的60%时,绿茶品质下降就明显了。

四)氨基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变化

茶叶在贮藏中,由于蛋白质能和多酚类物质结合,使可溶性化合物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滋味。而氨基酸是重要的呈味物质,它决定了茶汤是否鲜爽。氨基酸在一定稳定和湿度下,自动氧化,使得茶叶失去了鲜爽风味。

(五)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茶汤汤色的主要成分。叶绿素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物质,在光和热作用下,产生置换和分解反应,使得翠绿色的叶绿素变成褐色,即褐变。

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六)香气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最为复杂的。除了本身香气成分下降外,随着时间推移,氨基酸及其转化物的作用也会使香气发生变化,渐渐的,新茶特有的香气会丧失,陈味显露。

(七)其他脂类物质的变化

茶叶中的脂类物质,甘油酯,磷脂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中氧化作用下,这些不稳定长分,受温度光照影响,产生酸败味和陈味,不断降低茶叶的饮用品种。脂类物质的氧化是引起绿茶香气陈化劣变的最主要原因。

七大内在因素变化,揭示绿茶贮藏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综上所述,茶叶内在各个物质受到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对茶叶本身口感品质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在日常贮藏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低氧,低温,低湿和避光保存。了解了茶叶变化的内因,更好的结合日常环境因素改变,采取响应措施,茶叶贮藏,才能到达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