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天賦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樣,在一個班級學習的時候,總會出現優中差三個層次。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情況,成績好的同學完成作業又快又好,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寫作業就慢,而且正確率還會低,對一些比較難的題目不會解決,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轉而抄襲。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不好的學習風氣,影響整個班級成績的提升。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因此可以嘗試對整個班級學生進行分組,以分組合作的方式,來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整個班級的學習成績,那麼如何進行分組來體現班組學習對班級發展的長遠好處呢?

第一、 確立分組原則,對班級進行分組!

1、以班級同學的分數為主要原則,性格互補為次要原則進行分組。


根據班級人數的不同,可以4人一小組或6人一小組。如果教室的空間位置比較大,建議6人一小組更好一點,4人一小組人數有點少,組數有點多,後續操作比較麻煩。在分組的時候,可以根據最近一次比較權威的班級成績排名為主原則來進行分配。將所有同學的成績按照從高到低的分數進行排名,然後平均分成6個等次!每個小組對應每個檔次的一個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每個小組在

學習方面的實力差不多能夠均衡一致。

有些同學的分數差不多很接近,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完全按照分數的高低來進行排練了,因為分數比較接近的同學在學習能力上大小都差不多,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同學之間性格的互補,以此作為副原則來進行分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每個組不僅學習10例差不多,而且每個組相對有活躍的同學,有比較內斂的同學,這樣動靜搭配,小組會顯得比較有活力,不至於太過活躍,無法約束小組紀律,也不至於太過沉默,讓小組沒有活力,死氣沉沉。

2、確定小組和小組成員以後,對小組進行座位安排。

採取小組合作制以後,每個組都有了固定的成員,這個時候再按傳統的座位去做,就沒有辦法體現小組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了,而且作為每一個組員,孩子們也不會有代入感。因此這個時候應當以小組為單位,將每一個小組單獨分割出來,讓小組成員在這個更小的集體當中有一種

歸屬感和認可感。

如果是4人的小組比較好辦,跟傳統的座位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如果是6人一小組,可以讓4張桌子面對面,然後兩頭各放一張桌子。這樣6個人基本上是圍繞一個條形的長桌坐在一起,在討論的時候能夠面對面交流,非常便於孩子們在一起討論。上課的時候則可以讓孩子們側坐都面向黑板。總體來說座位的分佈並不影響孩子們上課的紀律!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第二、確定每個小組成員的職責,讓小組成員人人有事做!

當這樣確定小組以後,那麼這個小組就是一個小的集體,跟班集體是一模一樣的,既然如此,那就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讓小組進行有序正常的運轉。

規定一個組長,如同班級當中的班長,來統籌全局進行管理。然後讓每一個同學負責一塊內容,如衛生,紀律,作業收交,兩操,儀表等!分工要明確,明確每一個同學的具體職責是什麼,做到細緻的劃分!

可以將每個小組的組員組內分工,目標等製作成A4紙大小的小卡片。在上面書寫明確,然後將所有小組的卡片,張貼在牆上進行公示,這代表的是一種小組制度的生成。用這樣的儀式感,來提升每個小組成員的重視程度,讓他們能夠有小組的人

榮譽感和使命感。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當分組完成以後,每個小組的具體分工也確定以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如何促進小組之間的競爭力,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讓小組成員為了小組的榮譽而去努力,讓這種良性的競爭力變得活躍而激烈,持續增進小組的生存週期,否則小組沒有活力就跟一壇死水一樣,小組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就成了擺設,沒有任何意義!

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第一、利用小組積分對小組進行量化管理。


這樣的管理方法簡單直接明瞭。學生老師都比較容易接受。分好小組以後可以將班規進行適當的修改,將班級的每一項規定和孩子的量化分值相對應。如某一個孩子違反了某一項規定,那麼對應的小組就要扣除相應的分值,如果某個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特別突出,那麼可以給小組加上相應的分值。將孩子在德能勤績等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與此相掛鉤,以此來讓各個小組之間通過分數的量化來進行競爭


但是在具體操作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因為班級規矩相對比較多,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對班級規則特別熟悉,項目過多,容易記混。可以對班級的一些規定進行統一賦分。如課堂紀律差,無論是上課說話睡覺,還是玩紙條等,可以為小組扣除相同的分數,具體應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較為靈活地去做,這樣方便對對積分的操作。

2、扣出的分數不宜過高,如果小組表現太差,那麼會出現小組成負分的情況,這樣比較容易打擊小組的積極性,而且長此以往會造成小組成員對積分的不夠重視。因此扣除的分數以5分為頂比較合適!同樣的扣除的分數也不能太低,如果太低對小組影響太小,也會造成小組成員對分數不甚在意。

3、可以將每個小組進行編號,然後以表格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現,同時,在全班同學中間找一位公信力比較高的孩子進行小組的加分扣分!這樣就將每個小組的表現以分數的形式量化公示在黑板上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第二、建立小組評比機制,提升小組間的競爭力,讓小組合作制充滿活力。

當小組合作制建立後,這樣的管理模式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具有新奇性的,在剛開始的 一段時間內,學生都會特別的積極,每一個小組成員對於自己小組的分數都 特別在意 ,當在小組內的成員給小組造成扣分時,都會有一點怒其不爭的表情和抱怨的心理,而給小組造成扣分的同學,在全組成員的壓力之下,內心當中也會很慚愧的,對於其以後的行為在無形中就有了一種

自我意識的約束力。這就是小組合作中體現出的內在核心力量之一!

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在嘗試一陣子的新奇後,就興趣乏然,一些習慣不好的同學就會原型畢露,對於給小組造成的扣分行為變得無動於衷,小組共他成員在有了這樣一個屢教不改的拖油瓶以後,最後也會被迫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然後慢慢的對小組合作這種方式失去興趣!

因此,建立恰當、適時、持續的小組評價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這種模式的教學方式是否存活的關鍵。

第三、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如何建立有效、恰當、持續的小組評價機制

1、每週一結,適時小結!

對於緊張的學習來說,一週的時間其實不長,但對於渴望週末的孩子來說,也不短!在每週末對本週的小組分進行總結計算,評選出名次!然後在下週一的班會課上對錶現突出的小組進行表揚,並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或懲罰。如果兩週進行一次小結,則時間過長,對於排名靠後的小組來說,會更加顯得沒有信心,還不如一週一次,滿血復活再來!

2、物質精神,雙重獎勵

對於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小組都要適當的進行獎懲,這樣才能讓競爭的機制持續維持下去!所以,獎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班級有班費,可以購買一些小禮品,如孩子常用的一些學習用品,筆芯,修正帶,即時貼等……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糖果,進行分發!還可以給表現好的小組一次減免部分作業的機會,或給他們小組一次在班裡挑選座位的機會等;

對於表現不好的小組就要給他們一定的懲罰,讓他們感受到一定的壓力,懲罰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如果老師能夠掌控班級,那就可以讓排名靠後的小組每人買一個筆芯,或一個本子,也早可以的!如果不想惹麻煩,可以讓這些小組在班會課上表演一個節目,打掃一次衛生等……

總之,就是要有一個獎懲措施,讓每一個孩子知道優劣,促進小組向好的方向發展!具體如何操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執行.

3、長短結合,持續發力!

除了每週小結一次外,還可以按照每週小組的排名,賦予每個小組一定的分數 ,一月進行一次大比。將這一個月內四周的每個小組的得分進行累加,以總分的高低進行排名,對排名在前的小組可以進行一次較大的獎勵。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將小組每週的得分進行公示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大家的積極性,保持較高的興趣!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實行這樣的小組合作制,對於班級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讓班級更具凝聚力。

將班級進行分組以後,無論進行什麼樣的活動,如體育運動會比賽,學習競賽,講題比賽等各類班級活動,都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讓每一個小組充滿凝聚力,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具有小組榮譽感!慢慢的,在這些小組活動的滲透中,小組的成員也會越來越感覺到個人的榮譽小於集體榮譽,為了集體的榮譽,每個成員都應當去努力,去付出!那麼在遇到班集體的活動以後,每一個成員也會更具集體榮譽感,努力付出!


第二、可以慢慢對問題生產生影響,讓他們慢慢轉變!

因為在進行分組的時候,每一個小組都有不同層次的同學,當小組經過共同的努力之後,積分才能靠前時,對於一些習慣較差的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變好的壓力,因為他如果不努力,給小組拖後腿,整個小組成同都會對他有意見了!同時,表現好的成員,也會適當給這些成員提供一定的幫助!如我要在班裡進行一個講題比賽,打算在每組抽一個同學來講,然後給這個小組一定的分數,提前劃好範圍 ,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來隨機點同學進行講解。那麼在不確定同學的情況下,為了讓小組更好的拿到積分,小組內學習較好的同學就會去幫助那些較弱的同學!這樣,

以強帶弱,以面帶點,就會慢慢的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班級越來越好!

第三、可以更好的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案

分組以後,無論是在讓同學回答問題,還是佈置作業,都會方便很多!如我們可以給每個小組成員進行編號,如按照成績由高到低編為1到6號,對於簡單的問題,可以叫每個組的1號來進行回答,對於較難的問題可以讓每個組的5號或6號來回答;在佈置作業時,也可以給1號減輕相應的作業量,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還達到了分層教學的目的!

第四、讓班級管理更加簡單

分小組以後,班級的管理都將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都有小組長進行管理,其實就是將一個大集體分割成幾個小集體來進行管理,哪個小組的紀律不好,一眼就可以看出,然後,班主任只要將一些小組中的特殊人員進行單獨處理,讓其配合小組,就不會有大問題!每天班主任老師只要多關注黑板上各小組的分數變化,就會對於每個小組的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對於分數較低的小組,班主任可以從班長或小組長或其他組的成員那進行了解,是什麼 原因造成了小組的分數過低,然後再想辦法進行解決,如果小組內部通過協商解決了問題,那更好,如果不能,班主任再出面,找到影響小組扣分的根源,想辦法去解決!這樣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的省力,也更具有針對性!

採取小組合作制,讓班級管理變得輕鬆有效,快速提升班級成績


結語:

合作制的小組關鍵之處有以下幾點:

1、小組的實力要均衡,這樣每個小組才能在一開始時處於同一條水平線上,每個小組的成員才不會抱怨;

2、對於小組每週一結和每月一結,要即時,任何的拖拉都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和熱情;

3、獎罰要分明,要持續,不間斷。只有這樣,才能不斷 的刺激孩子們對小組合作的方法充滿熱情!

4、班主任做為幕後支撐者,一定要善於觀察,實時觀察每個小組的情況,對於一些組內不合諧不穩定的小組,要及時做出調整!

總之,小組合作旨在激發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班主任做為導演,一定要有掌控全局的眼光和細緻,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模式真正的發揮出它獨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