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2018年4月19日,52名新當選的院士端坐檯下,聽一名年過90的老人講課。

這位老人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青年時代的黃旭華

黃旭華1924年2月24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田墘鎮,是我國在核潛艇事業上貢獻最久的科學家。

30多年前,年逾花甲的黃旭華登上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出海執行中國核潛艇的首次深潛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參加深潛的核潛艇總設計師。

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是一個大國的真正象徵。我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謀劃運作研製核潛艇,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淬火成鋼。

如今,我國核潛艇已成為萬里波濤中保家衛國的“定海神針”,它至今仍是國家密級最高的國之重器之一。

為了這一使命,擔任第一代兩型核潛艇總設計師的黃旭華,曾30年沒有回老家探望親人。他隱姓埋名,殫精畢力,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具備實戰能力作出巨大貢獻。

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黃旭華奮鬥一生,年逾九旬的他仍舊堅持週一至週五每天工作半天,他曾說過,自己要做年輕人的“啦啦隊”,為他們加油鼓勁,必要時出個點子。

如今,他走上了講壇為新當選的52名院士加油鼓勁。在中共中央黨校報告廳,黃旭華回答了兩個問題——

一、此生有何評述?

黃老說:會自豪地說“此生沒有虛度”,毛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我們做到了,不是一萬年,也不是一千年、一百年,而是不到十年!

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二、此生有何感想?

黃老說:此生屬於祖國、屬於核潛艇,獻身核潛艇事業,無怨無悔!

黃老講的不是學術,不是理論,而是:精神!

核潛艇,蘇聯不會賣給我們,更不會教我們。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

還有,“一聲令下,打起揹包就走”,告別妻兒,隻身入川的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

原子彈,列強不希望我們有,甚至還用它來威脅我們。但是,我們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對妻子說:“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的鄧稼先!

還有,放棄了可能問鼎諾貝爾獎,毅然歸國並按要求改名“王京”的王淦昌!

94歲的科學家給52名院士講課,發人深省!中美對抗,我們缺什麼?


衛星航天,美國帶頭排擠我們,列強跟風封鎖我們。但是,我們有“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的孫家棟!

還有,為了研製火箭發動機“立下軍令狀”的任新民。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院士的稱號,他們,不是院士,而是國士!

可是今天,這股子精神好像淡了。

李寧,曾經最年輕的院士,也是第一個被撤銷院士稱號的;周國泰,工程院院士,他的“軍用頭盔系統技術基礎及系列化裝備研究” 技術曾獲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卻被曝造假。

而且,近些年,關於學術造假、論文被撤、套取經費等等新聞層出不窮,令人無法不懷疑,我們的精神還在嗎?或者說,還是那麼純粹乾淨嗎?

國難思良將,時艱念錚臣。

如今,為了阻止中國強大,美國處處設障。當年,毛主席說:“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毛主席的底氣,來自於我們當時的那股子精神。

今天,中國科技更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而這條道路上的帶頭重擔,更多的要壓在站在科技之巔的院士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