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1967年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石匠,母亲是一名菜农。1967年出生的郭广昌在10岁以前,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好好读过书。

人多地少的东阳那个时候就盛产建筑大军,郭父就是当时横店集体工程队中的一名建筑工人。有一次,工程队接到一个爆破任务,不知为何,炸药和导火线老是接不到一块,郭父被派去查探故障,他发现原来炸药雷管已生锈。

他正想着法子,不料炸药起了作用,郭父来不及跑远,右手炸伤,落了个残疾,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揽活了。后来,郭父被安排到村里一个集体企业当门卫,每月领取15元的工资。自此,郭家经济非常拮据。

此时的郭广昌才14岁,他两个姐姐也不过20岁,在生产队挣不了几个公分。

“我父亲原是因公负伤,但生产对也不顾实际情况,年底还是催着我们交公积金,当时我们很穷,实在是交不起啊!”郭广昌大姐回忆起多年前的艰辛,还是热泪盈眶,“我母亲就对广昌说,你一定要争气,我们是穷苦人家,你要好好读书,争取有出息。”

像大多数的农家父母一样,郭广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跳出“农门”,因此父母让他报考了师范。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农门”,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郭广昌报考了师范。

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决书。难道这辈子就呆在东阳做一名乡村教师吗?自己的大学梦呢?东阳中学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中师生吗?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郭做出了第一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几斤米上了东阳中学。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

正是过早地担受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使得郭广昌能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这个看似很小的决定,几乎影响了郭广昌的一生。正是因为读了高中,才有了他后来的上大学的机会,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开阔,这为他以后在资本和产业这条路上一路飞奔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02

18岁,1985年7月毕业于浙江省东阳中学。


22岁,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5岁,1992年,身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郭广昌受到鼓舞,与梁信军等人用3.8万元开始创业 ,创立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信在成立之初就带着锐利的开路先锋色彩。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郭广昌和梁信军在复旦工作的几年,一直带着学生作假期调查,专业的社会统计方法加上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广信科技咨询公司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广信成立时,全国的咨询公司不超过10家,上海就有4家。作为行业排头兵,广信以敏锐的目光迅速掌握了上海的咨询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上海,对上海的需求调查成了广信得以立足的前提。


然而,创业总是艰难的,郭广昌骑自行车创业的故事更是被众多创业同盟者津津乐道。广信科技咨询公司确实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摆了公司最显眼的家当——一台586计算机,而公司的“公车”就是一辆28式的大横梁自行车。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咨询”这个行业通俗点说就是古时候行军打仗的军师。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做这一行的人并不多,这也是郭广昌选择这个行业的一个原因。他常常说:“创业要选择新的行业,老行业不需要创业而是需要创新,但创业也不能选择太新的东西,领先半步是先锋,领先一步就成先烈了。”


1993年,刚刚进入上海市场的台湾元祖食品公司想寻求进一步的多元化发展,就希望专业的咨询公司为其出谋划策。为此,元祖发布了一个咨询公司的招标会,期待能得到满意的招标结果。

03

看到招标公告之后,郭广昌非常激动。他知道,这么多天以来一直在寻觅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郭广昌蹬着自行车,飞速赶回广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几位同仁,几个人都很兴奋。大家心里很明白,如果这次可以中标,那么公司就可以咸鱼翻身、鸟枪换炮了。几年以来的彷徨和犹豫终于会换来一个满意的回报。

憧憬归憧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公司的资质材料认真地准备好,然后报名竞标了。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在元祖的招标办公室里,已经有三家咨询公司通过了资质审查。广信的法定代表人郭广昌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这个宽敞的办公室里,几个人心里都有点发虚。空旷的办公室里,威严的气氛萦绕在周边。


郭广昌把公司的资格证明和经验材料递交给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他显得小心翼翼,这个机会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工作人员接过材料,粗略地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和另外几家公司交上去的材料相比,广信的只有几页纸,郭广昌在心里一遍遍地劝自己:不要太紧张,不要看得太重。


过了两天,元祖的电话打到了广信的办公室里,通知广信已经通过资质审查,下一步就是准备好材料参加竞标。接完电话,郭广昌和梁信军激动不已,他们早就把资料准备好了,郭广昌有一种预感,这个机会一定能把握住。一想到这个,心脏就一阵剧烈地跳动。


竞标当天,天气炎热,郭广昌和梁信军带着公司另外两个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元祖的会议室里。元祖的市场部负责人现场发给他们一些公司的背景、发展规划等资料,然后简单说明了此次招标的目的,并要求广信在20分钟之内阐述对于项目的理解和开展调查的方法。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一个详细完整的调查规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广信之前的两家公司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胸有成竹的规划而遭到淘汰。广信在来竞标之前就把工作规划都认真想了一遍,就像郭广昌参加高考前就预测到了考点一样,元祖的问题正中下怀。


在元祖市场部负责人陈述完毕之后,郭广昌和梁信军耳语了几句,从包里拿出几张纸,上面是广信为元祖制定的市场调查策略,包括对象抽取、样本采集、调查方法、调查周期都作出了详细的说明。郭广昌把这份工作计划提交给对方,然后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下。


对方显然有点惊讶,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广信已经把眼光投射得这么远。在这位负责人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郭广昌捕捉到了这个神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20分钟很快过去了,元祖的工作人员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当场决定和广信合作。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郭广昌记住了走出元祖会议室时的那个影子,望着地上坚定而渐渐拉长的身影,郭广昌却异常平静,他想,接下去该大干一场了。

04

广信和元祖签订合作协议之后,郭广昌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他和当时广信仅有的几名员工一起,从设计调查问卷到上街头发放、现场访谈、收集问卷,每个细节都尽职尽责。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郭广昌和梁信军主要起草,其他人负责归类分析元祖之前的运营模式和销售业绩。


问卷的问题不能太多,太多了被调查者没耐心一一答完,但元祖作这个市场调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全面了解上海的食品饮料市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了摆在郭广昌面前的第一难题。


仅用时一个月,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就作出了一份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报告用到的专业术语和调查方法令元祖的工作人员叹为观止。


当这份资料翔实、分析独到的调查报告送到元祖食品公司后,得到了老总的高度评价。老总当即拍板,在原有合同上追加两万元调研费,作为对广信咨询的一种认同。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这笔合同的总金额为28万元,加上多给的两万元,正好是30万元。一个多月的时间,公司账目上多了30万元,看着自己夜以继日的辛劳有了回报,郭广昌和他的同事们都有说不出的开心。

05

更让郭广昌感到欣慰的是,元祖追加的那两万块钱,其价值甚至超过了合同约定的28万元全款。在他看来,那两万元是对广信这个品牌的认可与信赖。就这样,郭广昌和同事们为公司竖起了诚信、优质的服务品牌。


广信的业务开始繁忙起来了,包括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许多国内知名品牌都纷纷找上门来。到了年底,公司的账目上存了整整100万元。


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第一桶金

郭广昌的第一桶金就这样发掘到了。在旁人看来,先入为主和专业先行是广信科技咨询公司赢得众多客户的原因,而运气更是成了郭广昌成功的一个借口。


但郭广昌不这样认为,他承认对机会的把握是自己获得利润的先决条件,但把握机会绝不等于拥有了运气。运气这东西,从来都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每一次都靠运气,那这个人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


广信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光。运气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眼光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眼光在很大程度上比运气更重要。如果非要说郭广昌异于常人,那么只能说他比别人更有眼光,而不是更有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