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我出一個謎語: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不知道?那我進一步提示一下,是中國的一個縣名。如果你能猜對,要麼你是我的老鄉,要麼你對這裡算是比較熟悉的了。

怎麼樣,猜出來了嗎?這裡揭曉謎底:“沒有女人的地方”——就是全南(男),全稱是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哈哈,猜對了嗎?

小時候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老一點的全南人,對縣名的發音有點不一樣,叫“qian nan”,而不是“quan nan”呢?後來我才知道原因,下文我會給出答案。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縣概述

全南縣,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地處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東南與江西省龍南、信豐兩縣交界,西北與廣東省翁源、連平、始興、南雄四縣(市)交界。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是個比較年輕的山區小縣,在建縣前,縣內區域大部分屬於龍南縣,一部分屬於信豐縣。全南縣於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正式建縣,原名“虔南縣”,因地處虔州(今贛州)之南而得名——難怪老一輩人發音為“qian nan”了。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這裡森林覆蓋率高,屬亞熱帶季風型溼潤氣候,氣候宜人,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也是江西省碰柑生產基地,是國家級高山蔬菜標準化示範區。這裡四季分明,空氣清新,民風淳樸,景色宜人。縣內人口基本屬於客家人,具有比較鮮明的客家民俗特點。全南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引進了很多企業和投資項目,經濟方面也有了很大發展,已經不是以前印象中的山區窮縣了。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好玩的地方

近年來,全南在大力發展第一、二產業的同時,也逐漸加快了旅遊業的規劃與投入。全南旅遊業打響“芳香全南、長壽全南、客瑤全南、田園全南”四張牌,縣城以天龍山景區為核心,南線、北線以芳香特色小鎮、江禾田園綜合體、客家風情景區、瑤族風情景區、康養休閒景區、黃埠鄉村振興點等為重點,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珍珠鏈。在這裡,簡要介紹一下全南一些好玩的地方。

1、天龍山景區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天龍山位於全南縣金龍鎮樹凹村,距離縣城9公里,外地來的朋友,可以在大廣高速,從全南出口出來2-3公里即到。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41米,整座山峰位於猶如蓮花瓣群峰中央,山頂險峰突起,怪石崢嶸,三面懸崖峭壁,唯西南面一條羊腸小道通峰巔,遠眺山勢險峻,形似巨龍昂首欲飛,故命名為“天龍山”。山上建有“天龍山寺”,可以上香許願。

近年來,縣裡加強了對景區的規劃力度,加大了建設投入,現在已經新建了時尚新潮的玻璃橋項目,現代化觀光纜車也已經開始運行。聽說,現在還在規劃“天龍八部”VR體驗項目,相信將來這個景區一定會更加好玩!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2、雅溪圍屋古村落及精品民宿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雅溪村位於全南縣龍源壩填,距縣城22公里,是近年來的一個新興旅遊點。村落始建於明朝時期,村民皆為陳姓。雅溪古村有兩座建於清朝的客家圍屋,由福星圍和雅鳳圍組成,總佔地面積約1010平方米。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2016年12月,雅溪古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8年10月,雅溪古村被認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3、黃埠教育小鎮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黃埠國家級教育公園是集親子旅遊、定製教育、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有機產品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教育特色小鎮,是很不錯的主題式親子旅遊目的地,非常推薦帶孩子一起來玩。

4、獅子寨客家休閒旅遊景區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獅子寨位於全南縣龍源壩鎮西北角,地處三將軍、雞籠寨兩座山峰之中。離全南縣城約35公里,山頂由三座巨石組成,遠眺獅子寨似伏臥雄師,故得名“獅子寨”。這是一個客家風情小鎮現代旅遊景點,與廣東省南雄市雲峰山旅遊景區連成一體,構成一體兩翼區域格局,吸引著珠三角及港澳臺遊客前來商務交流、健康療養、休閒度假、戶外運動等。

5、高車鄉村公園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高車鄉村公園位於全南縣陂頭鎮,現已為江西省3A級鄉村旅遊點,是集健康運動、文化體驗、觀光采摘、鄉村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戶外運動小鎮”。

6、梅桂芳香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縣南逕鎮地處江西全南之南,於2017年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鎮內有熱水湖溫泉,形成於南嶺山脈九連山西部低山丘陵山間的窪地,處於國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與車八嶺之間,規劃將打造一個以溫泉為主題的溫泉城,與下游中灘結合一起,這將建成一個養生靜養、休閒度假的國際旅遊勝地。境內特色芳香產業蘭花、梅花、桂花、荷花、厚朴“五朵金花”已成眾多遊客賞花踏青好去處。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7、中灘風光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中灘位於全南縣南逕鎮,非常能體現全南的山水特色,你看看,風景與灕江相比似乎也毫不遜色呀!

8、曾氏宗聖公祠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曾氏古祠位於全南縣城廂鎮鎮仔村,離縣城5公里。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於永樂七年落成,系當地曾氏開基之祖榮千九郎為祭祀始祖曾子(即曾參)而修建的。宗聖公祠長52.8米,寬18.5米,高9.7畝,佔地面積976.8平方米,這般規模宏大的祠堂,在全南是鳳毛麟角,在整個贛南亦不多見。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順便說一下,鎮仔村每年都會舉行頗具特色的曾氏“太公會”。這一天,曾氏“宗聖公祠”內將紅燭高照,鞭炮齊鳴,全體族人在此祭祖祈福,一派喜慶熱鬧景象。這一天,家家戶戶擺酒設宴,各方親朋好友紛至沓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非常好客,因為家裡客人來得越多,人氣越旺,主人也就越覺得臉上有光。太公會上,熱情的村民們還會端出磨齋,燙皮,油果,米酒等一系列客家特色美食供客人們享用。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9、梅子山公園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梅子山位於全南縣城北側,海拔327米,面積0.5平方千米。清代山上多梅樹得名。民國時期,山上樹木砍伐殆盡,變成芒草山。建國後,縣人民政府將梅子山列為風景區進行綠化美化,制定保護措施。20世紀70年代,梅子山已經松杉茂密,碧翠蔥蘢,成為縣城一大景觀。1987年建烈士紀念碑和登山階梯。1985年建起6座飛簷翹角的古式觀景亭臺。在建縣百年時,山上新建了著名的“百盛塔”,登上此塔,縣城全景盡收眼底。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梅子山公園,尚在建設之中,建成後將是集生態建設、遊憩觀光、健身休閒、緬懷紀念為一體的城市綜合性公園,成為生態氣息醇厚、特色景觀豐富、主題文化濃郁、賦予現代審美的都市綠色明珠,位於江西全南縣城北側。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10、龍興水庫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龍興水庫是全南的飲水水源地,這裡山青水秀,景色也很不錯,只是遊玩項目待進一步規劃和開發。水庫下游建有龍興水電站,我小時經常去電站下面的河流邊釣魚和玩水,這裡留有我童年時的很多歡樂時光。

11、仙師宮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仙師宮位於龍興水庫上游,距縣城13公里。仙師宮始建於明朝,因傳有神仙降臨,當地百姓出資興建兩棟廟宇,並塑有仙祖神明之像。後因天氣乾旱,時任龍南縣令沿河溯流而上祈雨成功,遂贈“沐雨蒼生”匾額。1990年仙師宮得於重建,現建有聖廟一座,大雄寶殿,民樓4座,廟堂6間及其它配套設施多間。仙師宮聖廟因山而建,廟後山峰奇特,廟前溪水潺潺,廟內莊嚴肅穆,仙師宮是道教文化勝地,每年都吸引著許多虔誠的香客。

12、南逕溫泉度假村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南逕溫泉度假村位於全南縣南逕鎮東部熱水村,距離縣城14公里,從縣城走省道346線14千米即到,距離南逕鎮圩2千米,溫泉形成於早期的地殼運動,溫泉處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深大斷裂帶上,因斷裂帶延伸長、切割深,因而形成了較好的儲水空間。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好吃的

說完好玩的,吃貨們可能要著急了,全南有哪些好吃的呢?別急,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解解你們的讒。

1、全南韭菜燙皮

燙皮,是米漿做成的,有幾個主要製作步驟。一是把米漿調製好後,先刷在金屬託盤中,再放於鍋中蒸熟,蒸熟後就類似於廣東這邊的腸粉,加點調料,已經可以直接食用了;二是將蒸熟後的燙皮,於太陽下曬乾後,儲存備用;三是,需要食用時,將曬乾的燙皮用細砂炒制,或用熱油炸制。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不過這裡說的韭菜燙皮,是更類似於腸粉的東西。在米漿中加入韭菜汁,蒸熟後就成了一片片綠色的“腸粉”(全南人叫“青粉”)了,然後加上辣椒、醬油,吃起來還帶著濃濃的韭菜清香——真正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哦!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2、全南磨齋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磨齋也是全南的特產之一,全南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以大米制成,輔以天然槐花或山上的一種植物燒製的灰水著色。她可蒸可煮可炒,可以蒸熟後,蘸上加了辣椒的醬料食用;也可切成片,加上菜心及辣椒、蒜苗等調料炒制。這是一道獨具特色的客家美食,個人認為也是素食主義者的首選。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我記得以前我奶奶就很擅長做磨齋,她做的磨齋,色澤非常好看,黃色調得恰到好處,且沒有一點雜色。另外,軟硬適中,既不過於綿軟,又不過於堅韌,口感好極了!

3、客家燻雞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全南客家燻雞手工傳統技藝,相傳明朝末年一村民看見正在吃米糠的母雞,於是把米糠放在鍋底,雞放在米糠上,一起燒雞而流傳下來,是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小時候,我爺爺做的客家燻雞,加上辣椒、藠頭苗或蒜苗炒制,一時濃香撲鼻,非常誘人,真是人間美味呀——現在想起來還直流口水!客家燻雞,也是我兒時的美好記憶,不過想到我爺爺,我眼睛又溼潤起來了……

4、全南碗頭糕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碗頭糕”是全南人的叫法,並不是外地人理解的普通糕點,她在贛州市區應該叫“米果”,是把米漿盛於小圓勺中,再放到油中炸熟而成。這也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小吃之一,便宜又實惠。特別是集日時,街邊老婆婆做的,加了一幾粒蝦米炸出來的,一咬下去,又軟又香,那滋味,那口感,至今難忘……

5、全南豆巴子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豆巴子,也是米漿加上山上一種草磨成的粉,再加上黃豆或花生仁炸制而成,吃起來又脆又香。豆巴子並不算全南的特產,我知道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例如韶關的客家人也有製作,只是各地做法和味道各具特色而已。

好了,對全南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作為在外多年的全南遊子,故鄉一直是令我魂牽夢縈的所在。順便說一下我的筆名“南一郎”,就是取全南一郎之意。

記憶中的全南一直在不知不覺中不斷髮展與變化著。我永遠懷念我的故鄉,也為她的越變越美而感到欣慰!

歡迎您到全南來遊玩!


沒有女人的地方:打一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