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護航人」記者手記:滴水微光匯聚城市力量

​「武漢護航人」記者手記:滴水微光匯聚城市力量

楚天都市報記者鄒浩 朱蕾 盧雅君 陸緣 攝影:黃士峰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主辦“守望家園、疫路有我”公益活動,一直在尋找您身邊的“武漢護航人”——他們是社區工作人員、普通民警、退伍軍人、私營業主、普通黨員志願者、環衛工人……他們奔忙在街道社區,他們放棄了休息,放棄了和家人團聚;面對疫情,他們淡化了職業身份,模糊了年齡性別,放下了自家困難,不為報酬,不為艱險,哪裡有需要他們就在哪裡。

3月5日,伊能靜,楊威楊雲夫婦也專門錄製視頻,公益助力“武漢護航人”公益活動。

半個月來,我們先後走訪武漢20個社區,一次次將裝著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消毒液的“防護包”以及護手霜、蒙牛特侖蘇牛奶等愛心物資送給他們,他們則一次次用平凡的舉動讓我們熱淚盈眶。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江夏區紙坊街站西社區,入職不到兩個月的90後社區網格員陳潔,累到體力透支暈倒在辦公室。醒來後,她又繼續前往居民家中服務。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東西湖區長青街華星社區,去年底剛剛接受過手術治療書記胡敏,恢復不久就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她不顧個人安危,前往醫院徹夜陪護6歲感染孩童。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江岸區永清街瀋陽社區書記雷莉華是一名癌症患者,每天要排查發熱病人、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安排樓棟消毒、上報病情、協調床位,還要安撫社區居民的恐慌情緒,常常忙到凌晨三四點。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青山區青宜居社區書記張耀龍,忘了自身是病人,被同事稱為戰疫中“耀”眼的光,帶著同事往前衝,讓他們堅定而又溫暖,讓居民們安心又暖心。

在社區防控陣地最吃緊的時候,無數社區志願者挺身而出。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武昌區楊園街歐景苑社區,網格員李勝男是一名單親媽媽,每天忙著為社區居民分發各類團購物資,顧不上喝水,難按時吃飯,面對女兒的呼喚,她總是說“媽媽一會兒忙完了就回家”。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武昌徐家棚街國際城社區,顧不上家中仍有重病臥床的老母,普通黨員志願者陸春濤毅然挑起小區志願服務大梁;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江夏廟山開發區廟山新村社區,民警潘時濤的私家車成了社區臨時“擺渡車”;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洪山區先建社區,退伍軍人蔡威為了服務社區居工,忍痛與年僅三歲的雙胞胎兒子暫時隔離;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金銀湖麗水俊園小區,志願者胡婷整天忙著統計信息、協調資源,笑稱自己是“二線自願者”、“鍵盤俠”;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在東湖高新佛祖嶺社區,博士志願者胡俊扔下懷有身孕的妻子,肩負科研任務的同時,盡心盡力為社區居民服務……

即便在普通的日常,我們都深知,瑣碎、繁雜是社區工作的代名詞。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社區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在我們的一次次走訪中,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儘管聲音沙啞、疲勞作戰,但他們從不講自家的困難,而對社區困難群眾的情況卻瞭然於心。面對恐慌、急躁等負面情緒,他們從不迴避、推諉,而是用無限的愛心去疏導、去安撫。

“武漢護航人”的無私奉獻和大愛堅守,一次次感動著我們,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先後向江夏區紙坊街站西社區網格員陳潔、武昌區楊園街道怡芳苑小區網格員李勝男、90後車隊志願者魏華倩、胡倩、博士志願者胡俊5人,授予了“戰役英雄獎”及相應獎金。

​「武汉护航人」记者手记:滴水微光汇聚城市力量

“這場戰役,不論職業,每一個武漢人都不會缺席。”這是他們留給記者印象最深的一句。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線醫護人員是衝鋒陷陣的攻擊手,那麼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工作者、志願者、基層幹部,他們就是挖戰壕、建工事的保障兵。這群最平凡的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他們是這座城市的‘絕對主角’,同樣值得我們為他們的辛苦付出獻上敬意!是他們夙興夜寐,任勞任怨,築造起堅固的防線,我們才能及時抵禦病毒的攻擊,從而更好地抗擊和反擊。”

是的,正是因為每一個武漢人的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正發生積極向好變化,曙光在望,讓我們繼續守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