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在现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在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会在孩子才刚刚出生就会计算好距离高考的天数。

在面对孩子时,父母总是会表现出种种的焦虑,让我们先静下来想想,这所谓的“起跑线”在某种意义上,难道不正是我们作为父母本身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几年前高晓松的这句话火的一塌糊涂,然而他却说这句话是出自于母亲张克群。张克群从小就告诉自己的一双儿女,人活一世要活的自由且率真,不要被那所谓的财产所困住。

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对孩子采取“放养”状态

高晓松的妈妈张克群曾在北京后海的一个四合院中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当采访谈及教育的时候,她说:“我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后,就再没管过他们。”

一个家庭能够培养出像高晓松这样的大才子,而且其女儿高晓江也是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博士,想必一定是有什么秘诀,但她却说:“教育应该是理念上的教育,而不是具体的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管孩子太多”,只是这“对孩子管的少”与我们平时说的“放养”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张克群说:“家长要为孩子做榜样。”她说:“一个家庭的爸爸妈妈都在搓麻将,指望小孩看书,那不可能。我们家里要不就看书,要不就听音乐,所以孩子也是。”

正如我们常说,孩子会去观察、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只有当父母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时,孩子才能够学习到这一项技能,正所谓言传身教便是如此。

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合适的“放养”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良好的影响

使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由于孩子处于“放养模式”中,所以受到的约束会更少,也因此他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也就要更多,从而会让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同时还会提高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使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变强:由于孩子处于“放养模式”中,每天都在外面和其他的小伙伴们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交友方式,在不断的磨炼中便会使得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

使得孩子的创新、创造力变强:由于孩子处于“放养模式”中,每个孩子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当一个又一个的点子、创意碰撞在一起时,会产生出奇妙的火花,这对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会起到很好的增强促进作用。

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家长要学会去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张克群回忆说,在女儿高晓江小的时候,有一次走夜路女儿突然问道:“为什么我们走路的时候,月亮也在走路?”面对女儿提出的问题张克群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于是就将女儿带回家让全家人一起帮忙解答,“全家一个物理博士,一个大学教授,还有一个本科生围着孩子解答她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受到了重视,从而会继续保持着求知欲。”

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合影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之后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就对周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会对这个世界不断地进行探索,他们对书本也天生的就会充满兴趣。

然而会有父母发现,孩子越长大就越不爱学习,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潜力早已经被焦灼的父母提早挖掘一空,将孩子对学习的所有兴趣全部消耗殆尽,家长原本是想能够让孩子增长知识,但这样的行为却是无异于在拔苗助长。

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是我们人类的天性,而孩子学习其本身也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家长们更应该做的是要顺水推舟,顺着孩子的天性来对其进行引导。


高晓松妈妈“太不负责”: 只给孩子削过两根铅笔,就没再管了

学习这件事对孩子来讲原本是一种兴趣,但是很多父母所传达给灌输给孩子的却是将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去对孩子进行各种强迫,或是急功近利的去对待孩子学习这件事,以至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功成名就,但在此之前我们更应该去做的,则是找到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采用适合的养育方式促进、增长孩子的某些品质,对于孩子的求知欲学会去更好的保护,以避免孩子会减少对于学习的热情,让孩子能够真正找到属于他们的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