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考研中論述題


歷史學考研中論述題/簡答題如何回答

在歷史學考研中,老師既不傾向於"各個方面都能答到的包圍式答案",也不傾向於"就某一點或方面深入敘述"的答題方式,老師喜歡的是"緊扣題目,邏輯清晰,結構合理,所選史料與論述貼合題目"的回答。

簡單舉例:簡述斯瓦西里的文化特徵(2018年北京大學世界史考研真題)

示例一:包圍式回答

斯瓦西里文化主要在非洲東海岸盛行,是一種具有"世界性色彩"的文化,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西洋文明"一部分,也是古代"環西北印度洋文化圈"多種文化交織融合的產物。

斯瓦西里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地域範圍十分廣大,大致上沿東非海岸由北而南縱向數千千米,基本有現肯尼亞、坦桑尼亞沿海一帶,主要講斯瓦西里語。

斯瓦希里文化的多元融合性在其語言、宗教、生活方式方面都有突出的體現。從語言上看,斯瓦希里語的主體是非洲黑人班圖族語,但包含大量的外來詞語,可以說是在近代西方語言擴散於全球之前,在世界史上形成的一種最具"世界性"色彩的語言形態。

……(以下省略數萬字)

點評:很顯然,想要所謂的"包圍式"回答是根本不可能的,首先不講考試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知識儲備"各個方面"都回答到,更不要說考試的時間是有限的,在3小時的考試時間內一個小時都用來完成一道最對佔50分的論述題(並且還不可能的滿分50分),而用兩個小時去回答其餘250分的題,很明顯是很難做到的。退一步說,即便是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做到了"各個方面包圍式"回答,也不一定能的高分,因為這也暴露出考生的最大問題——信息提取整理能力不夠。學歷史是需要研讀文獻資料的,而這就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提煉功能,在繁多的信息中尋找最有用、最適合的信息,而所謂的"全部都回答到",但是太多與題目無關,並且給老師閱卷時的密密麻麻的觀感極差,這樣很明顯是不可取的。所以所謂的"各個方面都能答到的包圍式答案"很明顯不是歷史考研所適合的回答方式。

示例二:傾向某方面的深入回答

斯瓦希里文化是一種"海岸文化",斯瓦希里文化的這一海洋性特徵,也是斯瓦希里文化的獨特價值所在。在近代以前,海洋基本上未曾進人到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各民族文化的世界中。內陸性.大陸性,本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文化的基本特徵與個性。而斯瓦希里文化卻是一種具有強烈海洋屬性或基於海洋交往而形成的文化。因而,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斯瓦希里文化是古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具有海洋傳統的區域文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文化史上一個例外。在斯瓦希里文化的這種海洋性特徵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外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是印度洋周邊的其他民族走進來,當地的班圖族黑人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海上文化。儘管如此,斯瓦希里文化的這一海洋性特徵,使斯瓦希里文化在種族、宗教、語言、經濟等方面深受南亞、東南亞、中國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影響,使斯瓦希里文化中的班圖族黑人可以接受外界的較為先進的技術、知識,這是歷史上東非地區非洲大陸歷史上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受到了東非大湖地區大裂谷、大湖及剛果河與尼羅河上游的巨大沼澤地和茂密森林的阻擋,斯瓦希里文化主要被限制在了東非沿海狹窄地帶及島嶼。但是,通過歷史上建立起來的通往內地的貿易路線,東非內陸和某些地區,甚至十分遙遠的內陸地區,比如津巴布韋、贊比亞地區,也因為出產黃金、鐵礦、玳瑁等物產,而與沿海建立起了聯繫,從而間接地受到了海外文化的影響。

另外, 斯瓦西里文化同時也是一種"城邦國家 文化",更是一種建立在商業 貿易基礎上的具有開放氣質與包容個性的文化。

點評:這樣的回答最大的問題便是答不對題,次重不輕。題目詢問的是 "斯瓦西里的文化特徵",而回答雖然回答了三個特徵,但是在第一個"海岸文化"的這一特徵上展開論述過多,對於其他文化可與說是寥寥結束。如果這道題的評分標準是一共30分,一個特徵10分,那麼這個"傾向式"的回答實際上只回答了一個點,其他兩點勉強算提出給分,那麼這道題最多也只有12分,還是在第一點滿分的情況下。考研評分大多會選擇按答分點給分,一個答案點就只有固定的分值,即便你寫成一篇論文來也只有那麼些分,其他沒有回答到就是不給分。所以很顯然這種回答方式也是不可以的。

既然"包圍式"和"傾向式"都不是合適的簡單題和論述題的回答方式,那麼什麼才是歷史考研合適的回答方式呢?其實就是開頭說到的——緊扣題目,邏輯清晰,結構合理,所選史料與論述貼合題目。

【示例:推薦的回答方式】

第一,斯瓦希里文化是一種"海岸文化", 斯瓦希里文化卻是一種具有強烈海洋屬性或 基於海洋交往而形成的文化。在斯瓦希里文 化的這種海洋性特徵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 用的是外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 是印度洋周邊的其他民族走進來,當地的班 圖族黑人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海上文化。

第二,斯瓦希里文化是一種"城邦國家 文化",一種建立在對外貿易基礎上的貿易城 市型文化。斯瓦希里文化是非洲歷史上為數 不多的一種建立在商業與貿易基礎上,一種 具有開放色彩、獨立形態和貿易精神的商業 城邦文化。

第三,斯瓦希里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商業 貿易基礎上的具有開放氣質與包容個性的文 化.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代,斯瓦希里文化 對於來自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差異明顯 的文化,都表現出了一種吸收、消化、容納 的開放態度。斯瓦希里文化的發展進程,是 一個多元文化在東非沿海城邦國家由並生共 存而逐漸趨向融合的過程因而在多元文化並 存基礎上的吸收與融合。

第四,斯瓦希里文化還具有一種較為溫 和與理性的特點,一種較為實用、平和、世 俗的個性。

點評:很顯然,對於前面兩種回答,這個回答的論述點多,並且答案分配合適,並沒有出現次重不分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回答是在實際考試中可以實現的,並且所花費的時間也是合理的。這樣的回答明顯更適合歷史學考研論述題的回答。


關於歷史學考研的答題技巧,博仁考研也是一直有開設專門的答題技巧課,就是專門為了給考生糾正一些"答案誤區",並且以一種更具操作性和實際性的答題技巧給考生。

對於不同內容的論述題與簡答題,甚至是名詞解釋都有不同的答題技巧,這些在博仁考研的歷史學考研課程中都有,例如,對於簡單題的基本論述範式如下:

歷史學考研中論述題/簡答題如何回答

更多答題技巧與答題範在博仁考研的歷史學輔導課程中,如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