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乔丹,我的青春


迈克尔乔丹,我的青春


这样的说法,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梗。迈克尔·乔丹还算比较正常的对象,甚至没资格入选大名单。因为在这条公式下,历史人物必须上古神兽,比如“乔治·麦肯,我的青春”,等等。大概意思讽刺看球久持优越感者,或者干脆作为从众的操作方式。不过,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如题—对于,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球迷,迈克尔·乔丹,到底能不能变成青春。

可以的。上案例:锡安·威廉姆森。锡安在乔丹第二次退役的1998年还没出生,而这个00后肯定也不会对2003年有什么印象。所以,锡安可以说是从未见过乔丹的现场或者直播,但不妨碍他将乔丹作为唯一指定偶像,反而忽略了科比或者詹姆斯这样更可能直接关联的时代超巨。

迈克尔乔丹,我的青春


说明问题就是,篮球跟青春,其实存在一种量子纠缠(反正解释不通就用这个名词对了)。“青春”是个概念动态的词汇,通常载体现实或者艺术,像电影、动漫或者经历和某些陌生老熟人,等等,都能联系起来。球迷呢,一般将直接接触并崇拜的运动员,以自身年纪和对方职业生涯为主体,定义的现象。将乔丹当成青春,表示这个群体看过上帝的直播。

问题来了,直播跟现场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被记住的都只有一小部分。但直播跟录像带最大的区别就是时效性,即第一时间获知大洋彼岸的现实结果,阻止时间差对于自己评价人事物的干扰,以及全面体验过程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形式上取隔着屏幕观赛,因此可以大胆实践,反正对于没有经历和接触过的超巨们知道结果也不现实,还不如将录像带当直播看。

迈克尔乔丹,我的青春


就像锡安对待乔丹那样,他承认自己看过能找到的所有上帝全场。超级状元的这波操作,就是在复刻现场直播,不必同步就能将乔丹列为最大一部分青春,而忽略詹姆斯和科比。我虽然没冲动这样做,但对于乔丹同样保持崇拜,所以再怎么疯狂支持詹姆斯,都只会认证他的真实地位是历史第二联盟第一人。

另一种方式就是看传记,在某些层面上甚至比集锦或者录像带还要详细。集锦和录像带虽然画面感强,但还是完全代入自己的思维,如果常识比较肤浅,很容易造成矮化主角的行为。传记不同,在作者理性和懂考究的情况下,写入更多人物在篮球场外的行为,能具体形象。比较大的缺点就是优秀的体育传记比较少,篇幅太多直接搬集锦,这样做就没干货了。这点,连个人写作专家也不例外。

迈克尔乔丹,我的青春


我对乔丹的认知,是结合集锦加传记,以及他庞大效应支持下的形象工程。于是我下结论,《大概球迷都喜欢乔丹吧》。未必是真理,但我认为乔丹就是这样神奇,他重新发明篮球,从任何方面都达到极致,将人体从全新角度升华为艺术表现。乔丹不是青春,而是意识的一部分。

我至今都在尝试给足球和篮球以及小部分橄榄球的时代超巨和上古神兽做一篇小传记,因为会尽量多地涉及到知名人物——乔丹、拉塞尔和张伯伦,以及马拉多纳、贝利和迪斯蒂法诺自然不例外,伦·拜亚斯和“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也来,库巴拉和普斯卡什等等都包括在内……他们就是我的青春——基于梦想,或者基于人物事迹本身。

当然,能就算只是通过直播跟着自己崇拜的球星,那是青春比较直接的方式。以上讨论是针对已经错过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