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我發現,擁有越多的人越恐懼,他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如放大鏡一般,把他們內心隱秘的慾望和恐懼暴露無疑。

《安家》這部電視劇播出了大半,隨著劇情的發展,網絡上也掀起了一陣新的高潮。

有說這部劇太假了,有說孫儷年齡太大的,有的說這部劇邏輯不能自洽......當然了,也有像我一般追劇追的欲罷不能的。

這部劇的賣點當然不是賣房子,而是每一棟房子背後的故事,電視劇想通過一棟棟房子展現世間百態以及人性的貪婪、自利、僥倖和美好。

每個人物都能被看到成長軌跡。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迷信的黃老闆和不守規則的林老闆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黃老闆剛出場就要買兇宅擋煞,穿著和言談舉止中都透著迷信的氣息,他對房子的要求更奇葩,不僅要最新出爐的凶宅還要在死者遇害的位置睡覺。換豪宅的時候,身邊也總是跟著一位“大師”,黃老闆對他是言聽計從。

更可笑的是,房似錦拿著大師詐騙的錄音和證據找到黃老闆後,他不僅不感激,反而氣憤難當,對房似錦說:“你毀了我的信仰”

聽黃老闆說,像他這樣虔誠的“魯大師”的信徒還有不少。

這些人都是成功的老闆。

追完劇,我仔細想了下,發現在現實中,一個企業最迷信的那個人永遠是老闆。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其實謎題不難解。

有很多人從出生開始,人生就是被安排好的。小時候是父母和老師,長大後是領導同事,對於有些人來說,一生中沒有一個選擇是自己主動做出來的。小時候聽父母的話一直到學業結束,工作後聽從領導安排就可以了,即使是婚姻大事也要經過父母點頭,朋友認可。

他們的人生需要有人替他們做出選擇,給出方向。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習慣,更是一個人面對世界的方式,就是世界觀。

可是創業之後呢?

創業是一場風險和收益自擔的冒險旅程,需要走出舒適區,獨自面對風雨。

對於那些未知的恐懼讓他們急需一個指路明燈,需要有人給予指引,就像小時候的父母那樣。

騙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畢竟在有人可以依靠的情況下誰都不願意獨自面對恐懼。

房似錦說的很對,黃老闆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都是他的努力,而不是魯大師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黃老闆不信,他也不會信。

相信努力就會成功就意味著相信自己,心理上再無依靠,長久建立的世界觀轟然倒塌。黃老闆的信仰是什麼?他的信仰就是保護和依靠。在信仰的羽翼之下,他們不必直接面對未來,當然也不用承擔恐懼。

房似錦揭開了什麼?

從表面看,她揭穿了一個騙子,從實質上看,她毀了黃老闆的世界觀,把他從心理上的舒適區拉出來,而且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這種殘酷性相當於,你忽然對一個一直養在親孃身邊的三歲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從現在開始,你是孤兒了。

被當做信仰的人拋棄,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

一位心理諮詢師說過,很多產生心理問題的人,究其原因都是因為至親的人離世。

黃老闆信的是外人,而林茂根信的則是自己,從表面上看,二者截然不同,實質上二人是一樣的。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就像一面鏡子的正反面,照出的都是人性中的恐懼

林老闆是飼料大王,上海金融圈的新貴,公司市值120億。他的出現很低調,也很隨和,特別像公園下棋遛狗的爺爺。

他購買的房子級別很高,是上海的老洋房,而且必須要以前上海灘的大王們的房子。最後房似錦找到了,上海灘以前的茶葉大王向玉榮的公館。

這是身份的象徵。在他看來,民國時期的大王們居住的房子才符合他現在飼料大王的身份,新貴住了舊貴的房子,便和風雲人物掛上了鉤,可是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並不是靠一棟房子就能撐起來的。

就在房似錦費盡心思找到向玉榮的後人,房子即將被交易的時候,林老闆的本性才顯露出來,跳過房似錦,直接和向文森交易並且賴掉中介費。這還不算,還把耿叔老兩口的東西丟到地下車庫,換掉門鎖密碼。

林老闆得到了房子,可是他骨子中的匱乏也暴露了出來。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不守規則的人終將被反噬,換個角度看,規則也是另一種保護。

林茂根名譽掃地,原本賴掉的中介費和耿叔房產的補償費都需要重新補回來,老洋房重新析產交易。

很難想象,一個上市企業的老闆竟然如此不守規矩。他不是付不起中介費,也不是支付不起耿叔那兩間房子的費用,為什麼要賴掉呢?

資本的原始積累不可能每一分錢都是光明正大的,林茂根從白手起家掙到如今的一份家業更是不容易,按照徐姑姑的話說就是,這樣的事他之前肯定沒少做,但每次都沒事,資本還越滾越大。

人這種動物是很奇怪的,之前成功的經驗就會在腦海中紮根,之後不斷的拿出來複製。

林茂根也不例外。

《安家》:黃老闆和林老闆


不過,林老闆看似極端的背後我讀出另一種信息:林老闆極端自私,做事不擇手段,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另一種恐懼,他不相信人,他只相信他自己。

他不相信規則,也不相信中介可以保護他的財產,跳單直接和向文森交易,他只相信自己,最終自食其果。

林茂根這種只相信自己的行為和黃老闆只相信大師,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在面對未知的恐懼時,自我保護的措施。

對於規則還是要遵守的,這東西就像高速公路兩邊的護欄一樣,雖然大部分時候看著沒用,還限制這限制那的,但它是保護我們的措施。

不是嗎?

林茂根和黃老闆都是有錢人,但一個人的格局和智慧光有錢財是填充不了的,它還需要心胸和自我成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