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拾荒者老谷的冬天之二十:老谷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丝甜甜的味道

老谷刚说完,小吴媳妇端着碗面条从后厨出来了。走到老谷面前把面条递给他:“谷大哥为我们这点破事儿辛苦了,我就手做了碗面条,你吃了吧。或许我这五大三粗的虎娘们儿打架在行,做的面条要不合你味口,尽管言语一声,我再给你弄点别的。”

敢情她在里头一边做饭一边偷听,啥也没耽误。

老谷臊得脸红脖子粗,张着大嘴想说点啥,啃哧啃哧半天没吐出一个字来,只好端起碗来坐到墙角大口吃了起来。吃完后擦擦嘴,掏出十五元钱来塞给还在弯腰收拾的小吴。小吴正要伸手去接,却被他媳妇一把拦住了:“这时候咋还收谷大哥的钱,你不光脑子不灵光,心也不灵光。刚刚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求着人家办事呢,一撂爪子就忘了自己姓啥了?”

故事:拾荒者老谷的冬天之二十:老谷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丝甜甜的味道


小吴忙把伸出来的手缩了回去,尴尬地搓着双手:“咳,习惯了,习惯了嘛。”

老谷却仍然把钱扔到桌子上说:“咱们也别来回瞎客气,都是小本买卖,谁不知道谁呢。我答应帮小吴跑一趟是真的,小吴明儿早上还得帮我忙,一来一回的事儿,谁也说不上帮谁的忙。”

说完撩开门帘出了小饭店门口,回头又嘱咐小吴:“明儿早上七点半,翠屏北里小区大门口等我。咱俩先去刘大嘴那儿,办完你的事儿再办我的。”

出来时才发现天儿已经麻麻黑了。北京的冬天日头短,才六点来钟就已经到了黑天,家里这时候日头还在西山边上呢。也不知道老母亲的心口病咋样了,还有那个不争气的女婿,有没有在里头受罪,两个小外甥肯定也不好过。一想到这些,老谷的心里又一阵阵地揪着疼起来。

街上行人很多,都在急匆匆往前赶路。用家乡的话说,就是活像后头撵着一头狼似的。老谷初来北京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咋看这些人咋别扭,个个火急火燎的,说话也快,走路也快,大人孩子都没有稳当样儿。呆的时候久了,他才明白,这些来回奔忙的人们,和他一样,敢情也得讨生活呢。你看路上那对小年轻儿,捧着一塑料袋子麻辣烫,一边走路一边吃着,准是下班后出了地铁顺手买的,今儿晚饭就靠这个打发了。忙活了一天,就拿这个对付,家里的父母知道了还不得心疼死。可这就是生活,谁说容易呢。穷人有穷人的穷对付,富人或许也有富人的不好过吧。反正这世上,只要是个人,总有自己的那点不容易,谁说不是呢。

老谷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感叹着。想着自己的难处,再看看世上的其他的人,脸上也都写着生活的不容易。这样一想,心里倒是没那么憋闷了。还没进小院门呢,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他心说糟了,儿子的生活费还没寄出去,准是短钱了。可儿子在电话里告诉他,他在大学里找了个勤工俭学的活儿,每个月能挣到一千来块钱,再加上前段时间没用完攒下来的,这个月起暂时不用给他生活费了。老谷听后鼻子一酸,忙问儿子找的是啥活,轻不轻省,会不会累着身子。儿子却笑了,告诉他只是帮着学校整理图书馆,偶尔也会去食堂帮忙,没啥重活。自己是农村娃出身,这点活还不是酥油里拨毛一样轻松。

儿子长大了。挂完电话,老谷坐在路边点起了一根烟。好像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当年那个总是骑在他脖子上的毛头小子,已然是个大学生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也知道自己老爹的难处。想到儿子越来越出息,老谷的心里那点憋闷早就烟消去散了,还有一点甜丝丝的味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