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畫貓》系列的衍生品發展

我們全面死磕

《畫貓·雅宋》系列手辦

外景樣片率先公開


李師師豔壓全場?包拯目光如炬!
岳飛背上的究竟是“盡忠報國”還是“精忠報國”?
原來在宋朝的時候就有火鍋了!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傳奇女子李師師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的著名青樓歌姬,她的一生留下了許多的傳聞。在傳聞中,她的名字總與歷史上多位著名的人物寫在一起。而經常被人談起的,莫過於她與宋徽宗趙佶的故事了。

李師師氣質優雅,通曉音律書畫,芳名傳遍開封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在士子官宦中頗有聲名。晏幾道曾作《生查子》來描寫她的容姿:“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如此才貌俱佳的佳人,名聲自然也傳到了風流天子宋徽宗的耳中。宋徽宗聞其名而心生嚮往,某天他特意喬裝打扮,穿上文人的衣服,乘著小轎,找到李師師的住處,自稱殿試秀才趙乙,求見李師師,終於得以目睹佳人芳容。

李師師為宋徽宗執板唱詞,和樂曼舞,她溫婉靈秀的氣質和曼妙的舞姿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此後,宋徽宗經常溜出宮與李師師約會。據傳,宋徽宗曾賜給李師師黃金、白銀多達十萬餘兩,為了她更是在皇宮和李師師所住的鎮安坊之間開挖了一條地下暗道,可見宋徽宗對李師師的愛慕。

但可惜繁華終成夢,宋徽宗最後被金軍所擄,李師師的下落也成了千古之謎。一如北宋短暫而華麗的落幕,李師師也在北宋都城煙花般的繁榮中,成了一個動人的傳奇。而關於李師師的傳聞軼事,卻是流傳了下來,成為後世文人創作的靈感與坊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鐵面無私包青天

北宋名臣包拯,因為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加之敢於替百姓申不平,其“包青天”之名遂在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當時京城裡的人都佩服他的所作所為,稱讚道:“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在後人的心中,包拯不僅是一位歷史人物,還是正義的化身,憑藉他的聰明才智破了一樁又一樁案子。

話說包拯還在定遠任知縣時,有兩名婦女吵上堂來,雙方都爭著說孩子是自己的,請青天大老爺做主,判個明白。包拯細問之下方知婦女口中的三歲小孩是個富翁的獨子。富翁剛剛撒手人寰,留下萬貫家財與兒子。按理,誰是孩子的生母誰就得到這筆財產。於是,富翁的妻子王氏和小妾李氏為了爭奪家產,都聲稱自己才是孩子的娘。

眼見二人越吵越兇,幾乎要動起手來,包拯當堂宣佈:“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生的,本官難以斷定,不如由你們來搶,誰搶到了孩子,孩子就歸誰。”說罷,他命人在地上畫出一個石灰圓圈,令孩子站在圓心。二人面面相覷,都不動手。包拯催促道:“本官公務纏身,若不從命,快快出去,休來煩我。”王氏聽了立馬上前牽起孩子的手;李氏面露難色,猶豫再三才走了過去。衙役一聲令下,王氏和李氏同時用力往外拉。三歲小孩哪裡見過這架勢,早嚇得哇哇大哭,連聲喊痛。一聽孩子喊痛,李氏馬上就鬆了手,孩子被王氏拉出圈外。看到孩子的胳膊都腫了,李氏跪到包公面前,哭著說:“老爺,民婦不爭了,請老爺把孩 子判給王氏。”王氏乘機跪下說:“請老爺快把孩子判給我吧!”

這時包拯說道:“試問天下哪個母親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一個不管孩子的死活,拼命拉扯;一個一聽孩子哭叫,手就軟了,孰真孰假,不言自明。”王氏一聽叩頭求饒,眾人皆信服。原來包拯抓住母子情深的規律,巧設“灰圈計”,引“冒牌母親”上當,用反證法辨明瞭真偽,真是妙不可言。

後來包拯斷案的事越傳越廣,越傳越神,他就成了中國文學作品裡“日斷陽,夜斷陰,三口銅鍘泣鬼神”的破案高手。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楊門女將穆桂英

提起楊門女將,人們的腦海中便會自然地浮現出那群身穿鎧甲、英姿颯爽的巾幗女英雄。而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位敢愛敢恨、敢作敢當的穆桂英了。

馳騁沙場時,穆桂英氣概絲毫不輸男子,但是在自己心愛男子的面前,她還是會流露出一種女兒家的柔情與嬌憨。她是女英雄,也是小娘子,她與她的丈夫可策馬戰場並肩作戰,守衛國家,也會對坐暢談,恩愛甜蜜。本以為會天長地久,然而戰場上刀劍無情,天門陣中楊宗保*被萬箭穿心為國捐軀,兩人終究無法白頭偕老,令人唏噓感慨不已。

楊門女將的人物大多為虛構,歷史上記錄很少,多存在於評書戲劇之中,包括佘賽花,大郎之妻花解語,周雲鏡,二郎之妻耿金花、鄒蘭秀,三郎之妻董月娥,四郎之妻孟金榜、鐵鏡公主,五郎之妻馬賽英,六郎之妻柴郡主、王蘭英,七郎之妻呼延赤金、杜金娥,八郎之妻蔡繡英、耶律銀娥,楊八姐楊延琪,楊九妹楊延瑛,燒火丫頭楊排風,楊宗保之妻穆桂英,楊宗英之妻姜翠蘋,楊宗勉之妻焦月娘、穆桂英之女楊金花等。

*楊宗保,《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等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小說中為楊業之孫,楊延昭與柴郡主之子,少年從軍,娶穆桂英為妻。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抗金名將岳飛

一杆瀝泉槍,令所有的對手聞風喪膽;一支岳家軍,令侵略者潰不成軍。兩宋之交,萬里河山慘遭遼金鐵蹄蹂躪,仁人志士奮起而報國者,前仆後繼,其間名聲最著者當屬岳飛*。岳飛者,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年少時,他目睹了金人入侵後燒殺搶掠的情形,心中憤慨,便立志從戎報國。岳母也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親自在兒子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歷時半個月的建康之戰以岳家軍斬殺金兵三千多人,擒獲軍官二十多名宣告結束。這是岳家軍的首次輝煌勝利。之後,岳飛先後平定了遊寇李成、張用、曹成和吉州、虔州的叛亂。

宋高宗趙構為了表彰岳飛的功績,賞給他衣甲、馬鎧、弓箭、戰袍等物,並獎給軍旗一面,上繡“精忠岳飛”四字,還在行宮單獨召見了他,表示“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矢志抗金的岳飛,得到高宗“聽飛號令,如朕親行”的詔書時,壯志滿懷。在從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時,岳飛情緒昂揚地對幕僚說:“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可報國的路,讓昏君奸臣弄得曲曲折折,坑坑窪窪,險象環生。當陰謀出籠時,岳家軍正在前線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得金人準備放棄開封府,渡河北遁;當十二道金牌,十二個夜叉去捉拿忠良時,岳飛已收復鄭州、洛陽,進至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兵士高呼“直搗黃龍”之聲未絕於耳,岳飛就接到退兵回京的詔令。他痛心疾首,悲憤萬分,高呼:“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復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這時他才明白《滿江紅》裡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終究是黃粱一夢。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令賜死岳飛。岳飛時年39歲,同日而亡者,還有他的兒子岳雲和部將張憲。百姓聞之皆涕泣。“莫須有”三個字,鑄下了千古奇冤,也把秦檜和趙構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八百七十六年前岳飛的一腔熱血,則化作歷史的一把冷汗,化作“還我河山”的吶喊,振聾發聵,引後人無限思量。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包子

包子在宋朝之前,不叫包子,而是叫作饅頭。到宋朝,這種有餡兒的麵食從饅頭中分了出來,有了獨立的名字“包子。”包子鋪和酒樓、茶鋪一樣常見。包子在《東京夢華錄》中多次出現,如:“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

北宋人陶谷在《清異錄》中就提到,在當時的食肆中已有“綠荷包子”賣;到了南宋,更是出現了“包子酒店”,專賣鵝鴨肉餡的包子。

王栐在《燕翼詒謀錄》中記載了:“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即饅頭別名。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者謂之饅頭。”可見包子的地位不低。能做美味的包子的廚子也是頗受重視。曾有一士大夫納一小妾,僅因對方“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

包子的花樣繁多,僅僅在《夢粱錄》《武林舊事》等書中即有大包子、鵝鴨包子、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細餡大包子、水晶包兒、筍肉包兒、江魚包兒、蟹肉包兒、野味包子等十餘種。不同的包子裡面的餡各具特色,用料豐富,或甜或鹹,或鮮或辣,有素有葷……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汴京城內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袁褧在《楓窗小牘》中指出它“聲稱於時”,而這“梅花包子”就是早期的灌湯包。

包子既可以很精緻,也能陪伴窮苦人家。晚年窮困潦倒的詩人陸游對包子的感情很深,在他筆下,包子是既可以果腹又不受拘束的食物:“珍餉貧居少,寒雲萬里寬。疊雙初中鵠,牢九已登盤。放箸摩便腹,呼童破小團。猶勝瀼西老,菜把仰園官。”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火鍋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長”,這些關於火鍋的詩句都透出一股眾人歡聚、其樂融融的氣氛。

《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是一個追求美食的文藝工作者。雖然他自稱祖上是“梅妻鶴子”的隱士林和靖,但他卻不效仿先人的生活方式。遊歷大江南北、祖國山河,去尋找美味的食材,才是林洪熱衷之事,《山家清供》則是他尋尋覓覓過程中記錄下的筆記。

一年冬天,林洪行走在武夷山內,卻無意中捕獲到一隻不願藏起來過冬的肥美野兔。冷風蕭瑟,林洪提著肥兔子不知如何是好。因山間荒野,無法找到廚子去處理這個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正可惜之際,一老饕故作神秘地授予他一種烹飪方式:“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一筋,令自入湯、擺熟、啖之,及隨意各以汁供。”

林洪按照老饕所說,將處理好的野兔切成輕薄的兔肉片,在熱氣蒸騰的湯水中一撩撥,肉片立即變化出雲霞一般的色澤。待將蘸滿“酒醬椒料”調味料的肉片放入口中,林洪瞬間感受到兔肉的鮮美與調料的爽辣完美糅合,全新的味覺感受在口中綻放。

林洪深深喜歡上這種烹飪方式,並取名謂之“撥霞供”。從山間迴歸市井後,他亦廣為推崇此種食法。在此基礎上,人們逐漸發現,很多新鮮的肉菜食材都能用此法烹飪,一涮而熟,佐以配料,鮮味盡顯。故此法愈加流行,“涮火鍋”便得以流傳至今。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鬥草

鬥草,也稱“鬥百草”“鬥花”。鬥草起源於漢代,自唐朝起,鬥草逐漸盛行,成為傳統的民間遊戲。

唐朝的鬥草原為端午習俗,人們在端午踏青時,採集了各種花草,歸來後互相比賽草的多寡、韌性和奇特,或對花草名。宋代鬥草之風,與唐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鬥草又分為“文鬥”和“武鬥”兩種:“文鬥”是比關於花卉百草的知識,看誰懂得多;“武鬥”是雙方各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相互交叉成十字狀,各自用力拉扯,以不斷者為勝。鬥草不需要特別的娛樂設施,在草地上就地取材即可,簡單又隨意。不但兒童喜歡玩,成人也愛這種遊戲。唐朝詩人崔顥《王家少婦》謂:“閒來鬥百草,度日不成妝。”詩中反映出王家少婦富有情趣的生活,閒來鬥百草的情態躍然紙上。晏殊《破陣子》就描述了這樣一幅春日美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柳永更在其《木蘭花慢》寫道:“盈盈,鬥草踏青。”描述了百花爭妍,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女子爭芳鬥勝、鬥草取樂的情景。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雜技

在宋代,雜技是非常受歡迎的表演項目,當事人稱:“伎巧則驚人耳目。”咱們現在能看到的雜技節目基本那時候都能看到,甚至可能更加精益求精。

“走索”、“高韁”就是走鋼絲,那時候就是在兩根高高的杆子上綁一條繩索,然後耍走索的藝人在上面翻轉騰挪。《大酷賦》寫了:“望仙盤於雲際,視高韁於坦途。俊軼鷹隼,巧過猿狙。炫多能於懸絕,校微命於錙錸。左回右轉,即亟只且。嘈噴沸漬,鼓譟覷歙。實倒投而將墜,旋斂態而自如。亦有倔僮赤子,提攜叫呼。脫去褓褓,負集危軀。效山夔之躑躅,恃一足而有餘。”

雜手伎,大概包括上竿、打筋頭、踏蹺、打交輥、脫索、裝神鬼、抱鑼、舞判、舞斫刀、舞蠻牌、舞劍、與馬打球、踢磬、弄花鼓捶、踢墨筆、弄球子、拶築球、弄鬥、打硬、教蟲蟻及魚、弄熊、燒煙火、放爆仗、火戲兒、水戲兒、聖花、撮藥、藏壓、藥發傀儡、壁上睡,小則劇術射穿、弩子打彈、攢壺瓶(即古之投壺)、手影戲、弄頭錢、變線兒、寫沙書、改字等等。

我們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踢弄”,表演小道具時叫“踢”,表演大道具時叫“蹬”,簡單來說就是:豎起雙足蹬頂酒罈、罐子、瓶子乃至小孩兒。弄盞,用那時候的描寫就是“其盞百隻,置於左右手,更互擲之,常一半盞在空中,遞相拽擊,節皆中節”。就這段記載來看,大概就是現在扔球扔火棒那種表演,全憑手疾眼快。除了弄盞,還有弄碗、弄花鼓捶、弄球子、弄鬥。

變戲法那時候叫“撮弄雜藝”,是宴席勾欄裡非常普遍的餘興節目,有詩讚雲:“舞拂桃珠復吐丸,遮藏巧使百千般。主公端坐無由見,卻被傍人冷眼看”,“儘教逞技盡多般,畢竟甘心受面謾。解把人間等嬉戲,不妨笑與大家看”。那時候文人筆下記載:有道士表演魔術,用青幕覆在枯李上,把一粒藥納入李根,然後蓋上。

一會兒揭開,李已開花,又覆其幕如初。及再揭,李子已結實。蓋三遍幕,令遍行酒,遂去幕,則一樹全熟,青黃交枝,滿座摘食,香味勝於常種。又有一魯晉卿,往一貯滿水的瓦甕,投入魚鱗,蓋上青巾,時時揭視,良久舉巾,數鱗騰出,一座大驚。廚師用此魚作膾,其鮮腴超過了市場上所賣的魚。這樣的魔術即使是現在看來也是匪夷所思而又神奇無比的。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這一堆古裝喵星人手辦,真讓人把持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