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棄領30萬抗疫補貼:善意我們收下,錢請你拿走

近日,雲南昭通市彝良縣人民醫院出了件大事,150餘名醫務人員集體宣佈放棄申領30萬元抗疫補助。事件被媒體曝光後,有人讚揚這些醫生護士“大公無私”做的好,但更多人認為,雖然這份善意值得珍惜,應得的獎勵不該放棄。

醫護人員棄領30萬抗疫補貼:善意我們收下,錢請你拿走

昭通市工作人員3月12日表示,他們已經獲知網上關於此事的反應,目前已經介入調查。

網友的問號,集體放棄是否純屬自願?

疫情發生以來,四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至湖北救急,更多的醫護人員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疫情防控一線任務重、壓力大、風險高,醫生護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付出了多少,所有人有目共睹。所以,國家按規則,按貢獻大小,給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發放抗疫補貼,人們是完全理解和支持的。

彝良縣人民醫院棄領補助的理由是,抗疫是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況且彝良縣至今未出現一例確診患者,希望把補助發給戰鬥在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醫務人員。白衣戰士們這種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丹心一片不求回報的精神,當然值得尊重。

但也正因如此,對他們的拒領,人們才更難以釋懷。尤其因為新聞裡報道的是150人集體放棄,所以很多網民擔心,這裡面或會否存在“集體行為綁架”或者“他不領我也不好意思領”的從眾心理。因為成年人都懂得,如果一個集體里人人都顯得很無私,那個敢跳出來談錢的人,就會被同事看不起,甚至遭遇領導的小鞋。網上後來有自稱為該醫院工作人員的微博私信稱,“放棄並非自願”,正印證了網友的猜測。

一件事既然議論多,說明有分歧。事實上,這件事也顯然得分情況看待:如果放棄是有組織的行為,那確實欠妥,我們靜等地方上的調查結果;如果真正是純屬自願,那也未必值得提倡。

醫護人員棄領30萬抗疫補貼:善意我們收下,錢請你拿走

收不收抗疫補貼,事關社會價值觀

在榮譽和利益面前,彝良縣人民醫院的白衣天使們主動向後退,向全社會傳遞著善意,當然值得愛護。但這個問題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涉及千千萬萬的醫生護士,背後是千千萬萬的家庭,是更多人對社會價值的判斷。

在這次疫情中,醫務人員做出的貢獻太多了。從七八十歲的老專家,到棄家不顧的中年父母,到年方二十的小護士,他們跪在地上吸痰,躺在地上休息,連日工作累到暈倒,甚至有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領取補助金,不會讓他們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形象打折扣,正相反,這種人性化制度安排,能激勵更多醫務人員忠於職守、敢於擔當。

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理應是一個獎罰分明的國度。這個道理,幾千年前孔聖人就講得很清楚,給我們留下了“子貢贖人”和“子路拯溺”的典故。子貢有次幫助魯國贖回一個奴隸沒有收贖金,孔子不但沒有表揚他,而且批評他破壞了“規矩”。相反,聽到子路救人後收下了一頭牛作為謝禮,他大加讚賞,認為感謝做好事的人能鼓勵更多人去“學雷鋒”。

可見,即使被尊為品行高潔的聖人孔子,也從不反對君子愛財,只不過強調取之有道罷了。反觀現實,如果醫生護士都不敢站出來領功勞,那其他各行各業做出犧牲的人,做出貢獻的人,還好意思“見錢眼開”去收取回報嗎?但畢竟大家工作是為了養家,有些人家裡可能也並沒有那麼富裕,很捨不得這些應得的酬勞。

醫護人員棄領30萬抗疫補貼:善意我們收下,錢請你拿走

一個國家令行禁止,善政才能落實到位

彝良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拒領補助,當然是一番好意。可一旦有關部門真的“說不要就不給”,難免會對其他地方的醫護人員形成某種壓力。一個地方不要,其他地方恐怕只能跟著不要,所有地方都不要,補貼醫護這個善政,豈非淪為兒戲?

所謂“把補助發給戰鬥在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醫務人員。”更是說來簡單,實則難以操作。一方面,沒發放之前,這部分補助款依然屬於發放機關所有,他們是否有權將其“轉贈”給湖北等地的醫護人員?另一方面,這個“轉”,是給某個特定的醫院,特定的人,還是湖北所有醫護人員予以“均分”呢,外省援助人員是否有份呢?

大家都很清楚,給防疫抗疫戰線上的醫務工作者,按時足額髮放補助金,是對醫務人員艱辛付出的回報,是對他們工作成效的尊重和肯定,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一份感恩之心,如果善政不能落實,善款不能到位,讓這個社會情何以堪?

所以,對雲南醫護人員棄領30萬抗疫補貼,最好的辦法就是,善意我們收下,錢請你拿走!至於補助款到手後,醫護人員是想留著自己用,還是捐出,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