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提升組織力凝聚戰鬥力 助力疫情防控落地見效

人民網-安徽頻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安徽界首立足實際,通過聚焦“4級聯動”,建立“5項機制”,落實“6條措施”,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把時間、精力用在“防疫刀刃”上,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真正把組織力轉化為戰鬥力,有力助推疫情防控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地見效。

聚焦4級聯動,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疫情發生後,界首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迅速吹響疫情防控號角。第一時間發出《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倡議書》《全市共產黨員積極參與商情防控動員令》,制定下發《關於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作用的通知》,提高基層黨組織力和黨員幹部戰鬥力,為阻擊疫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抓住“關鍵少數”,界首35名縣處級領導每天下沉基層一線檢查督導,協調難點難題。1190餘名市直單位領導幹部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結合具體工作職能,奔忙在“疫”線各個值勤點。240餘名鄉鎮街道領導幹部奮戰一線,290餘名幫扶幹部駐村值守,1310餘名村、社區“兩委”幹部嚴防死守、日夜奮戰,築牢疫情防“安全防線”。

基層黨員聞令而動,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界首全市12423名基層黨員隨令而動,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通過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志願服務隊等方式,充分發揮廣大黨員“走在前,作表率”的先鋒模範作用。全市共成立臨時黨支部57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624個,組建黨員突擊隊366支,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342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200餘人次,築起一道道安全“防護網”。

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發動,界首積極構建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工作防控機制,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全市80多萬群眾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

建立5項機制,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

疫情防控工作中,通過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每日調度機制、督查督導機制、選派下沉機制、獎懲考核機制,積極構建起政府領導、社會參與、防治結合、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界首市成立以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召開疫情防控調度會25次,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天主持召開防控工作調度會,瞭解掌握各組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防控中遇到的難題,共同梳理防控工作思路。

同時,界首市成立22個紀檢督查組,對全市1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59個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四不兩直”督導,對全市各級幹部在防控工作中的履職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及時蒐集督查反饋的問題,對防疫一線作風不實、履職不力等行為,加大查辦力度。

為推動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界首從市直機關、事業單位抽調406名黨員幹部,下沉到力量薄弱的村和社區當中;組織32名市黨建指導員,參與非公企業疫情防控,從市直單位擇優選派了14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幹部包保重點企業,協助企業做好宣傳引導、排查摸底、防控管理、復工復產等工作;鼓勵動員3700多名在職黨員幹部利用下班、週末時間,到單位“三聯四建”活動聯繫社區、本人居住地及曾經工作地,參加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出臺6條措施,用好疫情防控“指揮棒”

疫情防控工作中,界首市充分用好“指揮棒”,出臺6條措施,在疫情防控一線,發現培養一線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識別一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提拔使用衝在一線優秀幹部、加大優秀人員評選評聘力度、全面落實補助補貼政策、培樹表彰一線先進典型。

界首市注重在防控一線發現、培養黨員,現已收到267份入黨申請書,其中重點培養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13名。

出臺《關於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考察識別領導班子和幹部的通知》,堅持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黨員幹部,及時掌握領導班子擔當作為和領導幹部在崗履職情況,並納入年度考核、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

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對錶現特別突出、符合科級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或職級晉升相關條件的,及時向市委推薦。在各級“兩代表一委員”推薦、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聘用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人員。

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晉升同系列高級職稱時,可免予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一次且優先評定。(韓震震 陳慧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