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普洱茶是不是古樹普洱茶?


說一個比較簡單的分辨方法,雖不能放之四海,起碼也是大概率正確:茶葉泡至7泡左右,分別拿一片牙和葉,用拇指和食指揉捻。臺地茶輕揉幾下,葉底就會粉爛,而古樹茶雖會爛卻不粉。

其實,業內要面對的不是純古樹和臺地,我們在做自己的茶時,常常要面對臺地古樹混拼、小樹冒充古樹,後面這兩個現象分辨難度會更大。要分辨古樹與臺地,最終還是結合茶湯來綜合判斷,想辦法多喝純料古樹,建立口腔標準,與經驗豐富的茶人交流,定會快速成長。

隨文配古樹葉底,以作參考。



黔中墨白


對於剛入行的茶友來說,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一下子就能判斷你喝的茶是不是古樹!

不過,喝茶喝的久了,總會有一些小竅門的!

首先看葉底,茶葉中有一部分的葉底如果有“馬蹄”,那麼是古樹的概率就大一些,至少也是古樹和小樹混採的!




這個茶梗的盡頭就是所謂的“馬蹄”,其產生的原因是古樹由於樹齡較大生命力不夠旺盛,所以在發芽的時候生長的很緩慢!故而在採摘茶菁的時候順手就把馬蹄給帶了下來!而小樹茶和臺地茶生命力特別旺盛,新生的茶梗很長,所以在採摘茶菁的時候往往是從中間折斷!小樹茶和臺地茶的葉底很難看得到馬蹄的!

下面的就是小樹茶的茶梗!

當然了,也有一些古樹生命力也很旺盛,再加上那段時間雨水較多的話,茶菁生長很快,那麼馬蹄也不是特別多的!

總體來說,古樹茶的馬蹄遠遠比小樹茶的馬蹄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品茶:很多人說“不苦不澀、不是好普洱”,其實這是謬論!真正的百年古樹茶苦澀度很低的(老曼峨、吉良、個別老班章例外)雖然古樹入口時也有輕微的苦與澀,但很快就能化開,回甘生津層出不窮!而小樹茶和臺地茶的苦與澀化開的速度很慢不說,回甘生津也不明顯!

第三,耐泡度!小樹茶和臺地茶因為根系不夠發達,吸收的營養成分有限,所以基本上8泡以後就明顯掉水了!而一般的古樹12泡以上是沒問題的,有些可以達到20泡以上!

至於湯水的厚度、細膩度、層次感等等,對於初學者難度有些大,不再一一贅述了!





靜觀茶事


有質量的古樹茶,在同等揉念情況下,重泡,前四道各一分鐘,第五/一分半,第六/兩分鐘,依此類推,十道以上,尾水甘甜有韻,茶湯不分離,且有木質香,就具備了有質量的古樹。這樣的茶正常沖泡,可上20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