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上班族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一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

是啊,如果有足夠的物質基礎,誰願意出來工作啊?

物價、房價逐年上漲,對於很多80、90後而言,上班僅僅只是迫於生活壓力,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不想工作的理由有很多:

人際關係太複雜,不想工作;

薪水太低,不想工作;

工作壓力太大電話都不敢關機,不想工作;

領導太愛找事,不想工作;

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不想工作。

這麼多理由說到底其實就是因為,現在的工作讓我們感覺自己在被消耗,無法從中獲得滋養。

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作為工作了5年多的90後,我深深地體會過這種被工作消耗得心力散盡,彷彿身體被掏空的感覺。 因為不想工作又不得不維持生計,我換過幾次工作,上過班也創過業。奇怪的是,我發現不論哪一種工作,都會存在很多讓我心煩,不想去做的事。


所以,到底是工作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我不禁陷入思考。

這段時間由於疫情被困在家,有了很多閱讀和思考的機會。無意中看到一本一行禪師寫的書《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當即就買了回來。


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這本書的主旨是教導人們通過正念的方式,能夠平和喜樂地成就事業,從工作中獲得滋養。


什麼是正念?

提到正念,很多人會自然而然把它跟佛教結合在一起。沒錯,正念這個概念確實是來自於佛陀的教導,但它本身卻並沒有宗教色彩。

近幾年在很多西方國家,正念逐漸成為人們疏解壓力的主流方式,很多醫院,甚至很多頂級的科技公司(包括谷歌),都引入了正念和禪修體系。

正念是一種生活方式,所謂正念,就是將我們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於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在正念中,我們將心帶回身體,帶回當下。


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我們之所以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樂,是因為這顆變化無常的心,不是在擔憂未來就是在惱悔過去的路上。所以,一行禪師為這個變化不安的心,開出了一劑良藥——用正念的方法,讓自己活著當下。


如何將正念運用當工作中?


佛陀在八十歲之際意識到自己行將圓寂,於是像弟子們傳授了“自我島嶼”的修習。他說世人內心都有一座每當你感到恐懼、不安或絕望時就可以迴歸的平安島。當迴歸自我島嶼,我們便能受它庇護,得到平安。當我們在修習正念回到當下時,我們就可以回到自我島嶼。

書中介紹了正念的兩種方式:

一種是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自己的呼吸。因為呼吸時刻都在運作,而且它也是大多數人唯一可以覺察到的身體上的變化。具體的做法是:覺知自己的出息和入息,感受氣流進入身體時,身體的感受。

另一種是在做每件事時,保持對當下這件事的專注。比如,喝茶時專注感受從拿起茶葉泡茶、到喝入口茶的滋味,在這過程中心念始終保持在事情上,不產生妄想。


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遭遇心情低落或煩躁時,越是抱怨,一直去想,心情就會越糟糕。這時,可以運用正念呼吸,停息所有的思考,不讓念頭去助長不良的情緒。讓呼吸將我們帶回到當下,自我的島嶼之中。

除此之外,一行禪師還列舉了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幫助我們在不同時刻運用正念。

比如,利用上廁所幾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專注於從繁重的工作中抽離,專注於上廁所這件事,感受排空了自己體內的垃圾,就像把壓力、負面情緒排除體外一樣,是一件愉快又放鬆的事。

當電話響起時,給自己三秒呼吸的時間後再去接。你可以把它當做一個正念之玲,是來提醒自己迴歸當下的。同時不匆忙的接電話,也是給自己一點時間以良好的狀態去傾聽他人的訴求。

正念讓我們理解工作真正的價值

在《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這本書中,一行禪師在闡述工作的意義時提到:

我們的人生幾乎一大半時間都投入了職場,工作是我們整個生命存在的一種表達。它可以是我們表達自己最深願心的極好方式,可以成為我們平和、喜悅、滋養、轉化與療愈的源泉。


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如何從煩心的工作中獲得滋養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把它當做一場修行。接受工作中情緒無常的變化,不論當下它是憤怒、恐懼、焦慮或絕望,都允許它的出現,帶著覺知去感受,不批判或壓抑,而是像母親給予孩子溫暖呵護一樣,輕柔地去包容。允許與接納情緒,是喜樂的來源。

我們並不是獨自存在這世界,我們的工作也會影響著他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態度,

用自己的覺醒與轉化,去慧助他人乃至整個世界共同覺醒,用自己的喜樂安詳,去喚醒他人心中的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