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暴君嗎?

公元前247年,年僅13歲的嬴政即位。一個13歲的少年,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秦帝國的掌舵人。

然而在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中,所有權利都落在了母親趙太后和丞相呂不韋手裡,秦政大權旁落,只能韜光養晦。

呂不韋為了滿足趙太后的私慾,而且害怕嬴政發現自己與太后有染。偷偷讓嫪毐假扮太監混入宮內,供太后玩樂,自己則大權獨攬。只可惜嫪毐憑著太后的寵愛逐漸做大,局面漸漸失去了控制,嫪毐門客千餘人。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 –《史記-始皇帝本紀》

由此可見嫪毐權利之大,而且和太后竟然還有了孩子,權利的慾望令人陶醉,嫪毐竟然密謀造反,想取而代之。這當然直接威脅到了呂不韋的權利,這是他覺不想看到的。

公元前238年,嬴政22歲,這也是他的政壇首秀。嫪毐謀反之時被告發,利用嫪毐和呂不韋二人不合,嬴政事先做好防備,一舉將嫪毐拿下。

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 –《史記-始皇帝本紀》

嫪毐最終被車裂而死,夷其三族。和趙太后的兩個私生子也盡被撲殺,太后則被軟禁了起來。兔死狗烹,呂不韋太小看嬴政了。

十月,相國呂不韋坐嫪毐免。

最終,曾經的相國,仲父呂不韋被貶到蜀郡,飲毒酒而亡。

到此,嬴政真正成為了秦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在此間表現出的果斷決絕,和強硬的政治手腕,註定他將是一個不平凡的帝王。

秦始皇是暴君嗎?

在掃清內亂之後,嬴政開始了他的一統大業。在名將王剪指揮之下,百萬秦軍,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中原大地,曾經的戰國六雄,韓,趙,魏,楚,燕,齊。一一敗在秦國銳士的兵鋒之下。秦王“奮六世之餘烈”,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並且自稱始皇帝!“六王畢,四海一。”

為了加強和鞏固自己帝國的新政權嬴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政治上

統一六國後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王綰為代表的,力促秦始皇把更遙遠的原列國的領土交給秦皇室諸子之時——換句話說,恢復約八百年前周滅商後的封建分封制。另一個就是李斯,李斯大膽地反駁道,周制定的這個政策已經證明是一個政治災難。周王室的親戚一旦取得了他們的土地,立刻互相疏遠和進行戰爭,而天子則無力阻止他們,所以結論是“置諸侯不便”。

在秦始皇斟酌之後,採納了李斯的建議,開始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將全國分外36個郡,每個郡由守,尉,下監察御史共同治理。下面設縣。這一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極大的鞏固了皇帝的權利,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

經濟上

一是統一了度量衡,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採用十進制計數;量制則以合、升、鬥、桶為單位,也採用十進制計算;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二是統一了貨幣,在李斯的主持下,貨幣規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摺合一鎰黃金。而秦朝的秦半兩的造型,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可見其影響之大。

三是經濟制度上,嬴政採取了重農抑商的政策法家政策,鼓勵發展農業。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實田也”,這就是說百姓為了納稅,應該向當局報告其土地的價值。雖然史記並無明確記載,但我們可以推測,如果這句話是真的話。土地私有制在全帝國已成為既成的事實。

秦始皇是暴君嗎?


文化上

統一文字,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各自發展,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化。所以要想徹底建立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文字的統一是最基本的。想想現在的歐洲,幾十個國家基本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各不相通,歷經上千年也沒能融合,一統。而我們上千年分分合合,卻未曾分裂,重點就是文字,文化的統一性,它是中華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媒介。

李斯奉秦始皇之命製作一種官方統一的文字,這便是小篆。後來李斯又採用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一直沿用到魏晉才被楷書取而代之。

其他方面

1:修建馳道,相當於古代的高速公路,據說公路最寬處達70米。一個必定是非常粗略的估計得出秦帝國公路的總長度約為6800公里!這些公路極大的便利了交通也方便了秦始皇的外出巡遊,秦始皇一生巡遊5次,稱帝將將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巡遊自己的帝國,足見其勤勉,最終病死在了巡遊的路上。

2:修鄭國渠,鄭國本是楚國派來借修渠達到使秦國勞民傷財的目的,後被秦始皇發現,於是始皇大怒,宣佈將所有秦國境內他國的客卿都驅逐出去,後來李斯寫了大名鼎鼎的《諫逐客令》,終於說服秦始皇。乃命繼續修渠,修好之後極大的提高了灌溉水平,使得秦國更加強大。

3:北築長城,抵禦匈奴。南征百越。為了使得新帝國不受邊疆匈奴的騷擾,秦始皇將秦,趙,燕三國長城連在一起,動用了近百萬人。工程之浩大,前所未有。賈誼在《過秦論》中言,“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南征起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三徵嶺南,先後使得廣西,廣東和大部分福建地區盡歸秦地,在嶺南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對於後世的版圖也有重要意義。

4:修建阿旁宮,因為不滿意於咸陽的祖先的宮殿,秦始皇在公元前212年開始在渭水南岸上林苑內建造新宮殿,據說分幾批動用將近70萬人來建造。關中共計300多座宮殿,關外400多座,號稱天下第一宮。

秦始皇是暴君嗎?


焚書

公元前213年在皇宮的一次盛宴上,許多博士敬祝秦始皇長壽。其中一人更頌揚他給天下帶來安寧,尤其是變原來的列國為郡縣。這引起另一士子,齊(儒家的傳統的中心)人淳于越的反駁。他爭辯說,商周兩朝之所以能長治久安,其因在於“殷周之王……封子弟功臣……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就惹得秦始皇很不高興了,說明新政改革還不徹底,還有人在懷念之前的分封制,這無疑是對現有制度的挑戰,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李斯於是建議應焚燬秘閣中的一切記載;《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除了博士官保存的以外,都應交郡守燒掉,同時藥、卜筮和種樹之書應免於銷燬。於是那些“以古非今”的人應該連其親屬一起殺死。法家出身的李斯深知集權思想的重要性。

所以焚書,不是全部銷燬。只是將私人藏書,和那些“以古非今”的人士作為重點對象。而其他藏於博士官的各類書籍,諸子百家,《詩》,《書》應該不在焚燒之列。所以焚書的實際損失沒有那麼大,據統計,基督降生前後漢代存在的秘府書目列出了677種著作,其中不到524種,即77%,現在已不復存在。這個事實說明,漢以後的幾個世紀,特別在印刷術流行前,文獻損壞所造成的總的損失,也許甚至大於秦代的焚書。

但是焚書經數代文人表述,漢又承秦制,必然要彰顯自己的德行,漸漸與秦王的暴政相掛鉤。使得人們不由得對秦始皇產生厭惡之情。

秦始皇是暴君嗎?


坑儒

重要的一點,被坑殺的其實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江湖術士,盧生,候生等再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議論秦始皇和朝政。最終傳到了秦始皇耳朵裡,於是,一下子抓了相關聯的將近460人,全部活埋。

還有一種說法是焚書坑儒是司馬遷死後,這一段是後人加上去的,有目的的加進了史記裡面。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制國家,使中華大地有了大一統的概念。並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改革,多項措施被後世借鑑和使用,可惜操之過急,比如修建長城,阿旁宮,動用了太多民力,財力,改革方式有的也比較過激。(焚書事件)缺乏有效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二世之時,法律,賦稅更為嚴苛。

秦始皇同時也是一個勤勉的君王,據說每日閱讀的竹簡有近120斤!加上大段的時間在全國巡遊,各種顛簸,秦始皇僅僅49歲就去世了。就但作為一個革新者,他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哪怕是揹負罵名。

不知在你心裡,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暴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