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一樓,憑啥要交電梯費”,物業該如何解答?

張菲紅


一樓交電梯費確實不合理,因為安裝電梯的費用其實已經算在房價裡了,不管一樓的用得上用不上房價裡都已含了。以後交的電梯費其實就是電梯使用和維護費,一樓根本不用,交這錢就是不合理的,如果收不上電梯費,電梯壞了修不起一樓並沒有損失,所以一樓根本就不該交維護費。相應的,樓層越高的電梯用的越多,大家都交一樣多的錢低樓層也是吃虧的,高樓層就是沾光的,高層價格比較高,顯得高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電梯,沒有電梯的樓,就是越高越便宜,有電梯的樓反而高了更貴,高層理應支付更多的電梯使用費才合理。現在有些地方搞刷卡乘電梯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每人辦個卡,交費乘電梯,根據樓層收費,上30樓就比上5樓多收錢,樓越高電梯費就越多,家裡人口多上下次數多的交的也多,家裡人口少很少外出的交的就少。這樣就很公平,包月使用電梯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就象地鐵如果搞不限次數強制所有市民都辦卡,每人交100元地鐵費隨便坐,就會造成用不著地鐵的抗議,用的多的人高興,用的少的人太虧,沒事就去浪費地鐵,按次按量收費促進節約。


海中巖haha


暢談關於裝修的那些事,分享裝修各種經驗和知識。大家好!我是暢談裝修,關注我即可瞭解更多關於裝修的那些事!

一樓業主,憑啥要交電梯費,這就是情和法之間的較量,如果物業更注重情哪麼一樓可以少交或不交電梯費,如果物業更注重法,那麼一樓必須要交電梯費,不管是否使用過電梯。


根據物權法來說沒有明文規定一樓必須交電梯費。但是‍《物權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住戶即使不使用電梯,但也應按住房面積分攤費用,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共用的電梯在內。



如果說一樓住戶說用不到電梯就不交電梯費用,那麼樓上業主就會說自己也不用一層以上的樓梯啊,是不是購買面積要將這個給減掉,小區內的景觀綠化離自己家很遠,根本不去看,是不是物業費中不交這部分的錢呢?所以說一樓住戶說憑啥要交電梯費,在物業服務很到位的小區來說根據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哪些物業管理能力不般,小區管理的不到位的情況下,物業為了收取其它的費用,作為一樓住戶不交電梯費用時,物業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的過了,大家都不說誰也不知道這個事,再加物業費的使用明細又不公佈,業主都不清楚大家是否交電梯費用。物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想出了梯控的辦法,想用電梯就交錢,不想用電梯就不交錢,省得天天和業主爭吵理論這個事。


暢談裝修


一樓到底該不該交電梯費,這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按理來說,1樓的用戶幾乎不用電梯或者用電梯的次數很少,所以不應該交,但是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按照這條法律規定,住宅專有部分由產權人自行負責維護管理,住宅共有部分由物業管理企業統一負責維護管理,其費用由全體產權人分攤,自然,電梯運行維護費用也應由全體產權人分攤。


但是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如果一樓的用戶沒有使用電梯卻要承擔電梯費用,這明顯是不合理的。比如我們去買東西,東西都沒買到什麼憑什麼要付錢呢?同樣的道理,對一有樓用戶來說自己沒有使用電梯,憑什麼要自己分擔費用幫別人買單?



所以對於1樓用戶到底該不該交電梯費目前有很大的爭議,而且各地方所規定的都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明確按照物權法的有關規定來執行的,而有的地方則會出臺地方的相關規定。

比如根據《青島市物價局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配套有電梯的住宅業主應交納電梯運行費。同時明確了免交範圍,即:業主大會成立前,電梯起始層為住宅的,免收電梯起始層住宅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電梯運行費;業主大會成立後,有關免收電梯運行費的範圍由業主大會與物業服務企業協商確定。

按照青島市的管理辦法,如果某一個小區沒有成立業主大會,那麼電梯起始層為1樓的用戶就不需要交電梯費。

但在實際操作當中,不同的小區規定可能不一樣,至於一樓的用戶該不該交電梯費,我覺要跟實際情況來定。

第1種情況、如果所在樓層有地下室,而且電梯通到地下室,那1樓的用戶就應該承擔電梯費。

現在很多高層小區都有地下室,這些地下室一般主要是用於停車場或者儲藏室。這些公用的空間其實一樓的用戶也是經常用到的,所以按照誰使用誰付錢的原則,1樓用戶必須承擔電梯費用。

除了地下室之外,目前有很多小區的樓頂都是開放的,主要是用於放太陽能或者是用於晾曬衣物,這種開放的樓頂,其實1樓用戶也會經常用到,所以他們也應該承擔起電梯費用。

第2種情況,電梯有廣告收入來源。

現在很多住宅樓裡面的電梯其實都有廣告,而這些廣告收入一般都屬於全體業主共有,主要用於業主的日常開支,包括電梯的日常維修費用。如果這個電梯廣告費用比較多,錢使用到除了電梯維護以外的其他地方去,那麼1樓的用戶也會享受到這些權益,對應的也應該承擔起電梯的相應費用。

第3種情況、所在建築沒有地下室,也沒有開放的樓頂,1樓用戶完全用不到電梯,而且電梯的廣告費用很少,只用於日常的電梯維護沒有使用到其他地方去,那一樓的用戶就不應該承擔起電梯費用。



當然,對那些有業委會的小區來說,至於一樓的用戶該不該收電梯費,應該由業委會投票決定,如果業委會做出相關的決定並公示之後,那就按照業委會的相關規定來執行。


貸款教授


評論員張張:

很高興回答:“我住一樓,憑啥要交電梯費”。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是每個物業的收費標準來的,有的物業規定一樓交電梯費,有的小區物業可以不交電梯費。我認為為了規範管理,是需要繳納電梯費的,不可能為了一戶人家而破壞原則,當然,如果一個小區物業不需要一樓的居民繳納電梯費,說明這個小區的物業服務比較全面。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問題是:“我家住三樓,但是馬桶堵了,能不能找樓上的均攤通馬桶的費用。”大家針對這個問題也是各抒已見,有人說如果可以可以找自住樓層以上的住戶平坦費用的話,一樓的住戶永遠不可能產生通馬桶的費用。但是不要怕麻煩,樓上的每家住戶都需要同意才可以實施,這是一個需要做別人思想工作的事情,如果你口才好、時間充足、不怕被冠以莫名其妙的帽子也是可以挑戰一下,但是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先找物業解決,如果實在會產生費用的話,就自己掏了吧,別給自己添堵,給別人找麻煩。


首席投資官


樓上說的好,電梯分攤辦法好,住的高的多分攤,住的低分攤少點,誰用的頻率高多攤點也正常,我住二樓和30幾層的住戶掏的一樣的錢,我這兒物業公司就是不會算賬,二層到33層一個樣,有點混賬,連賬不會算,只知道收錢,不合理,不要臉欺負老實人,無奈總有一天要爆發!!!


用戶4643065531861


一樓?很多腦癱可能沒搞清楚一個狀況!如今很多新建住宅,落地一層是架空層,用於公用設施擺放,所以住戶的一樓其實是二樓!所以這樣的住戶就會使用電梯,但是頻率相對較低!

作為多年物業從業者,物業公司收取電梯能耗費,第一原則是公攤,第二可以使用階梯式比例收費!

比如一棟20層住宅,以中間10層為基準層,往上一層增加10%的收費,往下一層減少10%的收費,這個比例物業可與業主委員會商議決定!這樣算的話,就是高層住宅業主每年公攤多一點的費用,底層公攤少一點的費用,基本大多數業主可以接受!

電梯能耗和公共區域照明都是密不可分的,該公攤的都要公攤!

合情合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7分醉3


現在真是弄不懂請問你們是否缺錢花。沒錢就自己去打工。為什麼老說要住一樓的住戶交電梯使用費。請問你們,一樓的住戶上電梯去哪裡,上你家吃飯嗎。真討厭,整天亂旺叫,叫一樓住戶交電梯使用。一樓的住戶使用過電梯旳。你們真是腦殘,腦子有病。


意義5130


樓房都有公灘面積,你住一層就有理不交啦,你敢保證你一輩也不上其它層找朋友辦事啦,再說啦住樓房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想灘裝電梯費,你可選擇搬回平房,看你這個人打起仗來,敵人沒來你家,其它殺害誰你也不管。


用戶118565843908


一樓到底該不該交電梯費,這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按理來說,1樓的用戶幾乎不用電梯或者用電梯的次數很少,所以不應該交,但是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按照這條法律規定,住宅專有部分由產權人自行負責維護管理,住宅共有部分由物業管理企業統一負責維護管理,其費用由全體產權人分攤,自然,電梯運行維護費用也應由全體產權人分攤。 但是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如果一樓的用戶沒有使用電梯卻要承擔電梯費用,這明顯是不合理的。比如我們去買東西,東西都沒買到什麼憑什麼要付錢呢?同樣的道理,對一有樓用戶來說自己沒有使用電梯,憑什麼要自己分擔費用幫別人買單? 所以對於1樓用戶到底該不該交電梯費目前有很大的爭議,而且各地方所規定的都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明確按照物權法的有關規定來執行的,而有的地方則會出臺地方的相關規定。 比如根據《青島市物價局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配套有電梯的住宅業主應交納電梯運行費。同時明確了免交範圍,即:業主大會成立前,電梯起始層為住宅的,免收電梯起始層住宅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電梯運行費;業主大會成立後,有關免收電梯運行費的範圍由業主大會與物業服務企業協商確定。 按照青島市的管理辦法,如果某一個小區沒有成立業主大會,那麼電梯起始層為1樓的用戶就不需要交電梯費。 但在實際操作當中,不同的小區規定可能不一樣,至於一樓的用戶該不該交電梯費,我覺要跟實際情況來定。 第1種情況、如果所在樓層有地下室,而且電梯通到地下室,那1樓的用戶就應該承擔電梯費。 現在很多高層小區都有地下室,這些地下室一般主要是用於停車場或者儲藏室。這些公用的空間其實一樓的用戶也是經常用到的,所以按照誰使用誰付錢的原則,1樓用戶必須承擔電梯費用。 除了地下室之外,目前有很多小區的樓頂都是開放的,主要是用於放太陽能或者是用於晾曬衣物,這種開放的樓頂,其實1樓用戶也會經常用到,所以他們也應該承擔起電梯費用。 第2種情況,電梯有廣告收入來源。 現在很多住宅樓裡面的電梯其實都有廣告,而這些廣告收入一般都屬於全體業主共有,主要用於業主的日常開支,包括電梯的日常維修費用。如果這個電梯廣告費用比較多,錢使用到除了電梯維護以外的其他地方去,那麼1樓的用戶也會享受到這些權益,對應的也應該承擔起電梯的相應費用。 第3種情況、所在建築沒有地下室,也沒有開放的樓頂,1樓用戶完全用不到電梯,而且電梯的廣告費用很少,只用於日常的電梯維護沒有使用到其他地方去,那一樓的用戶就不應該承擔起電梯費用。 當然,對那些有業委會的小區來說,至於一樓的用戶該不該收電梯費,應該由業委會投票決定,如果業委會做出相關的決定並公示之後,那就按照業委會的相關規定來執行。


哦豁1993


這個人家只要不上樓,確實不應該收!已經分攤了公用面積就不合適了,再收費說不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