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入局+工程總承包,高壓競爭下的弱電智能化工程商們要往何方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三體》,反正我推薦你們看看。


《三體》書中描寫了一個被三顆恆星亂序環繞的星球,被稱為三體星。在經歷了無數亂紀元的毀滅與恆紀元的復興之後,終於抓住一次時間較長的恆紀元窗口全力發展,提升了星球的文明。但出於對亂紀元的恐懼,三體人無時無刻不想再找到一個穩定的行星去生存。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接收到來自地球的信號,於是他們入侵了地球,先一粒質子封鎖了地球的科技發展,再一枚水滴型的先遣船就毀滅了人類的星際戰艦軍團。


但就是如此牛逼閃閃的三體星球也難逃毀滅的命運,地球人向太空中廣播了三體星的星際座標,於是三體星就被宇宙中更高級的文明一發入魂灰飛煙滅。


當然太陽系也難逃厄運,被路過的高級文明—歌者文明發現,隨手一枚二向箔將太陽系PIA扁,從三維降到了二維。降維打擊說的就是這個。


《三體》書中高級文明層出不窮,舉手投足間就可毀滅一個星系,地球和三體星在他們眼中與蟲豸無異,更有神級文明想要重啟整個宇宙回到十一維田園時代。


就是這麼個神仙打架的宇宙,各星球的文明要想活下去只有兩個辦法,一是不斷髮展成為可與神級文明抗衡的勢力;要麼自我降維,成為二維文明苟起來。


我們弱電智能化行業的傳統工程商們與地球和三體的命運何其相似。本來是偏安建築行業一隅,每天裝裝監控調調交換機,外不與IT大佬爭奪流量,內不和土建大佬搶活,一年做個幾千萬上億的項目,安安穩穩的,多好。


突然“互聯網+”的概念來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來了,物聯網的概念來了,AI的概念來了,5G的概念來了,“5G+AI+IOT”三劍合璧劍指“互聯網+”智慧城市,大佬們拔劍四顧,驀然發現弱電智能化行業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於是紛紛入局,一下子弱電行業從小雞互啄的窩棚變成了神仙打架的戰場。


AI安防的邊界,變得愈加模糊。

其業務正從單一的人車比對,走向基於視頻監控的城市級管控平臺。而安防攝像機的身份,猶如手機從通信器材升級為線上互聯網入口一樣,隨之突變為線下城市畫像的入口。

這之後,泛安防業務之間的正面戰場,也從傳統安防公司之間的競爭,進入安防公司、互聯網科技與通信公司、雲服務公司、AI公司四局鼎立的局面。


神仙們是怎麼打架的?


沒有產品?買買買,併購是IT大佬們切入新興行業屢試不爽的手段。阿里收購千方,千方收購宇視,還有很多上市公司來找大白的老闆談收購。

業績不足?直接一元中標,甭管你幾百萬還是幾千萬的工程,只要被看上了,通通一元一律一元。

不會控標?技術參數不會寫,誰還煩那玩意啊,直接PPP連鍋一起端走。

連帶著這兩年代辦電子智能化資質的公司也跟著火了一把。

這就是降維打擊!


傳統的工程商們是玩不起的,兜裡就那幾個鋼鏰,做一個項目就要賺一個項目的錢。所以從去年開始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了,體現就是雖然行業市場體量變大了,但是項目變少了,利潤變薄了。


其實大佬們真不想賺弱電工程這點辛苦錢,但他們要爭奪智慧城市和物聯網的賽道!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毀滅你,與你何關?


首當其衝的是擁有一級資質的中型工程商們,船不大不小,既沒有掉頭的靈活性,又沒有橫衝直撞的本錢。每年要花那麼多錢維護資質,賺的卻少的可憐。也有些公司年報上看似光鮮,項目也很多,但其實很多項目就賺那麼兩三個點的管理費而已。這樣的中間層很苦逼,上不能上下不能下,鐵索橫江。


頭部企業們日子稍好一點,但也在謀求轉型,將定位從工程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化,開始併購,開始做產品,玩起了PPT。也在到處打聽怎麼操作上市,主板不行創業板,創業板不行就新三板,新三板再不行就搞合夥人制度發展下線。


還有就是一部分小工程商也挺滋潤,乾脆不要資質不圖虛名,直接自我降維,抱著一兩條大腿,在不為人知的領域深耕,悶聲發財。他們是怎麼玩的,大白不說,很多行業內的人也猜得到。


這個產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技術突破,而這也將帶來新一輪的市場洗牌,讓已知的安防弱電市場,變為一次又一次充滿無數未知的黑暗森林。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作為個體的我們,大白建議,不要奢望能在任何一家企業安安穩穩的工作一輩子,我們要具備隨時跳槽去往更好去處的能力。

在我們這個行業,能力=證書+知識+經驗+人脈。我們還是要保持學習不要落伍。保持對行業和技術發展的敏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