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全球金融危机真的来了?中国央行会如何出手>>

  

紧急!全球金融危机真的来了?中国央行会如何出手>>

  美股再次发生熔断的深层次原因

  继北京时间12日下午标普500、道琼斯3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均跌超5%,触发熔断后,晚上三大指数再次触发7%的熔断机制。美股大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持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但经济结构调整迟滞,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大量流动性进入股市,导致股市脱离实体经济出现过度繁荣。如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009年3月的6547点,一路上涨到今年2月份的29551点,不到11年时间涨幅达351%,同期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涨幅更是达401%和674%;市盈率也大致翻倍。与股票价格大幅上涨不同的是,2019年美国名义和实际GDP规模只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48.3%和25.4%。美国股市上涨过快,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只是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

  全球股市暴跌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如何

  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目前已有超过30个股指跌幅超过20%而进入“技术性熊市”,可以说正在形成全球性股灾。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虽然是短暂的,但如果疫情防控措施有效性差,拖延时间过长,其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冲击不容小视。一般而言,疫情冲击会经历如下传导路径:疫情发生到扩散,资本市场大幅调整,央行采取宽松措施,疫情防控采取严厉措施,疫情逐渐稳定,经济增长预期还转,资产价格反弹提高,经济增长动能逐渐恢复。疫情蔓延中如果应对不利,将导致实体经济增长变差和资产价格调整之间形成负反馈循环,最终形成危机。因此,当前短期内做好疫情防控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海外疫情正处于扩散阶段,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变得不可避免,如OECD近期下调了全球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0.5个百分点至2.4%,12日欧洲央行也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预计2020年GDP增速为0.8%,去年12月预期为1.1%。为何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期限短但破坏性大,其中原因在于疫情防控使国内和全球供应链暂时性冻结,经济活动进入“暂停”或“休克”状态,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生产和收入急剧下挫,进而影响到需求。解决之道重点在于疫情防控,只要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经济就会出现快速反弹。此时货币政策是一把钝刀,对疫情无效,但对需求下降能起到对冲作用。

  美联储还会降息吗,中国央行有政策空间吗

  面对疫情的意外冲击,全球央行均不同程度采取宽松政策应对,降息和释放流动性。预计美联储还会加大流动性投放,避免股市大跌下杠杆资金集中出逃,导致大规模踩踏而出现流动性枯竭,引发小规模金融危机。根据3月12日晚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预期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将利率降至0.0-0.25%的概率为95.5%,降至0.25-0.50%的概率为4.5%,这意味着市场预期3月份美联储将继续100%降息25个基点,降息10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9成以上。如果如市场预期的那样,那么美联储很快进入零利率时代,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措施概率大增。

  相对于美联储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大很多,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流动性投放工具也多,有很强的逆周期调控能力,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