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文|啞鈴媽媽

星期六閒來無事,譚晶帶著六歲的孩子倩倩到樓下公園轉轉,散散步,放鬆心情。倩倩看到鄰居家的小夥伴紅紅,兩人跑到娛樂區玩鬧,兩位媽媽則在一旁的椅子出坐下聊了會天。紅紅突然大哭起來,原來是紅紅的芭比娃娃不見了,怎麼都找不到就忍不住哭了。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此時的倩倩在一旁靜靜的站著,媽媽們以為孩子一時之間玩的高興落在別處了,兩位媽媽在周圍找了一圈沒找到,最後為了安撫孩子,答應孩子給她再買一個。

回到家中,令譚晶驚訝的是:倩倩拿出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芭比娃娃。譚晶一著急問孩子:這個芭比娃娃是哪裡來的呀?是不是紅紅丟的那一個?孩子一直搖頭,這是我的芭比娃娃。譚晶雖然感到無奈,最終告誡孩子不讓在紅紅面前玩這個芭比娃娃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父母及時教導指引孩子,孩子會有很大的改變。如果孩子犯錯卻沒有及時改正,就容易影響孩子的一生,長大以後沒出息。父母應該注意孩子有這四種缺點,要趁早改:

第一種: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

孩子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看到別人的玩具,心裡想要,可又顧忌到小夥伴不給,只能偷偷把玩具藏在身上帶回家。

孩子偷東西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習慣,有句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如果不及時改正,長大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目光短淺,無所作為。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第二種:孩子喜歡說謊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而說謊。而作為父母知道孩子第一撒謊的時候,不加以制止,放任孩子,容易導致孩子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難以在社會立足。

第三種:孩子喜歡和別人攀比

平時總喜歡和周圍的小夥伴攀比,自己的玩具有多貴,數量比別人多多少?總是喜歡自己比別人好,向他人炫耀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一旦孩子落後了,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卑。這樣的孩子嫉妒心強,難成大器。

第四種:孩子做事畏首畏尾的

孩子習慣別人幫忙,做事猶猶豫豫的,遲遲拿不定主意,孩子這是缺乏自信的的表現。孩子做事畏首畏尾的,擔心這種情況會發生,那種情況不妙,很難獨立完成事情。這樣的孩子容易胡思亂想,遇到問題只會逃避,容易抑鬱。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一、面對孩子偷別人的東西時:

父母不能任由孩子,也不能使用暴力逼迫孩子承認。父母細心教導孩子,讓孩子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因為孩子的行為有失顏面而讓孩子偷偷藏在家裡玩,導致孩子一錯再錯。

譚晶作為一位媽媽,面對孩子偷拿小夥伴的芭比娃娃,應該主動詢問孩子為什麼要拿別人的芭比娃娃?願意給孩子一個改過的機會,媽媽陪伴孩子將芭比娃娃歸還,並想小夥伴抱歉。

二、面對孩子滿嘴謊言時:

父母先要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倩倩是因為擔心媽媽責罵懲罰,也不願意將芭比娃娃交出去而選擇撒謊。此時,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做錯事就要敢於承認,這才是一個好孩子的表現。和孩子約定以後不能再撒謊,同時媽媽也要監督孩子,如果孩子再次說謊,就要受到懲罰。既能約束孩子說謊,又能讓孩子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三、面對孩子和他人攀比時:

根據孩子的情況教導孩子,比如說:孩子開口向要超額的零花錢?此時父母要問問孩子的情況?孩子無疑是想和身邊的同學相互比較。此時父母應該讓孩子想想,思考一下,即使比其他孩子的零花錢多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適當的零花錢夠自己用就足夠了,我們要學會知足,生活中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四、面對孩子不自信的時候

父母要主動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並支持和表揚孩子,讓孩子慢慢建立自信心,能夠感受到自己獨立完成任務的幸福感。多帶孩子接觸外界環境,多接觸多磨練,勇敢面對。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娃將來會沒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