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寶寶的“壞習慣”,有的家長會制止,有的家長可能不會很在意,其實,有些壞毛病,2歲之前可以不用管。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不知道這些小問題,日常生活中你是怎麼和寶寶溝通的?

1

吃手不用管,長大自然就會好

0-1/1.5歲的寶寶,正處在個體性心理發展的最原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寶寶通過吮吸、咀嚼、吞嚥、啃咬等方式來獲得滿足。

寶寶一般在2個多月大時開始吃手,由於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吃手早,有的寶寶吃手晚,不能一概而論!一開始,吃到手是偶然的,但當寶寶發現這會帶來愉悅感後,會頻繁地將手塞進嘴裡。

從1根手指到幾根手指一起來,甚至是整個拳頭,其實這也說明寶寶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到第4個月,寶寶已經可以自如地將感興趣的東西送進嘴裡。隨著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寶寶會抓著自己的腳和腳趾,塞進嘴裡!

等到寶寶學會爬行之後,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主動擴大探索範圍,把能翻到的東西都“探索”個遍了。寶寶會把能拿到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放進嘴裡,與此同時,他也會通過搖晃、敲擊、滾動、扔出去等不同方式來探索。

◆ ◆ ◆

什麼時候制止呢?

等到大月齡,可以選擇玩具等來做寶寶的安撫物,來舒緩寶寶的情緒,代替吃手。

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讓身邊的小朋友和幼兒園老師不能接納,或者是咬的手指蛻皮,家長就需要對寶寶做些改變了。

同時要注意的是對於4歲以後的寶寶,仍然喜歡吃手,則會引起下頜發育不良,牙齒排列異常,上下牙對合不齊等問題,此時父母應要及時糾正。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2

“摸私處”不用管,只是處於這個階段

“寶寶總是在換尿褲的時候摸小雞雞,給寶寶洗澡時他也要捏一捏,戳一戳,怎樣才能讓他不“多手”呢?”

“幼兒愛摸生殖器不是病。”在幼兒的性心理發育過程中,會在某個階段特別關注、愛探索性器官,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過,家長如果應對不當,可能會在孩子身心發育過程中留下陰影。

所以,別擔心,寶寶“自摸”雖然常見,但也會自然消失,這很正常!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如果孩子當眾碰觸自己的生殖器,父母千萬不可嚴厲地呵斥來制止孩子的行為。這可能會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不好的評價。因此,遇到這樣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那個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讓別人看到。這樣說不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同時也教給了他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方式。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孩子明白:他身體的哪些部位不宜暴露,並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適合當眾做,但可以在衛生間或自己的臥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等等。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3

“光腳”不要管,好處多著呢

光腳行走時,可以接觸不同質地的地面傳來的刺激,有助於刺激觸覺神經發育,促進感官和大腦建立聯繫、完成各種精細動作,提高感覺靈敏度、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如果寶寶的小腳總是關在襪子、鞋子裡,有時腳出汗比較多的話,襪子、鞋子裡的潮溼環境,更容易引起細菌感染,不利寶寶健康。

讓寶寶在適宜的環境中光腳,不僅不容易生病,反而有利於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

當初學走路的寶寶光腳走路時,他會彎曲腳趾抓住地面,讓自己不容易滑倒。

腳掌的末梢神經也會感受地面的刺激和高低變化,有助於寶寶學習掌握平衡,提高身體的協調性,讓他學得更快,走得更穩。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正常健康的寶寶,只要溫度不是過低,不讓空調口直吹寶寶,光腳是不會導致著涼的。

當然新生兒和早產寶寶除外,他們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自身產熱不足,體表散熱面積又大,需要格外注意保暖,這時候的小襪子還是有必要的。不過像現在這麼熱的天,家長是可以根據家中溫度來選擇。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4

“認生”不要管,說明大腦發育到了新階段

大部分寶寶7-8個月開始認生,12個月大的時候會好一些,但是也有些孩子會認生持續到三歲。

寶寶開始知道哪些是熟人,哪些是陌生人,這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認生期,這是寶寶成長的自然階段,但也是寶寶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過程。

這個階段,父母千萬別逼著寶寶和陌生人打招呼,否則寶寶反而可能留下“和人交往不愉快”的印象。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 ◆ ◆

家長該怎麼做?

1、多帶寶寶外出。爸爸媽媽要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多見見外面的事物,有意識地讓他多接觸生人,鼓勵他多和同齡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

2、從熟人開始接觸。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他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他逐漸習慣跟媽媽或看護人以外的人交往。在寶寶逐步適應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

3、教寶寶與人打招呼。讓寶寶從小養成與人打招呼的習慣,可以幫助他順利度過認生期,同時也可以讓他變得越來越有禮貌。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5

“玩食物”不用管,是在探索和學著吃飯

很多寶寶最初都是對食物、對吃飯、尤其是對自己吃飯很感興趣。但因為寶寶小手的肌肉力量、手眼協調能力不夠,往往會弄得一地狼藉。

如果你搶過飯碗,喂寶寶吃,慢慢的就會發現,寶寶越來越不願自己吃飯、對食物越來越沒興趣、甚至開始挑食!那是因為大人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樂趣和成就感。

所以別太限制寶寶,允許他玩食物,慢慢吃。帶上小圍嘴,洗乾淨小手,就讓寶寶盡情吃。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6

“扔東西”不用管,有助於促進智力發展

媽媽們會發現寶寶喜歡扔東西,其實這是寶寶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認知能力在進步,比如,球扔出去會滾動;扔積木,掉在地上會響,但不滾動。寶寶會逐漸認識到扔不同的東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扔東西是開發智力的過程。

寶寶開始扔東西,說明寶寶的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獲得了進一步發展。

所以扔東西是寶寶成長的表現,應該是一件令爸媽開心的事情。

但是,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能扔,哪些不能扔,以及可以在哪扔。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 ◆ ◆

家長該怎麼做?

1、告訴孩子什麼可以扔,把不能扔的都收起來。找適合扔的東西,和寶寶玩扔東西遊戲,比如接拋球、把球扔進籃子裡,或把石頭扔進池塘裡。

2、和寶寶一起收拾殘局。東西扔出去了自然還要撿回來,只要寶寶會爬了,就可以跟你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3、做些有意義的扔。比如和寶寶一起把襪子扔到洗衣筐裡,把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裡,把玩具扔進玩具箱裡等等。既玩兒了扔的遊戲,又把家裡收拾乾淨了。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7

“戀物”不要管,可能會增添安全感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想方設法安撫自己的情緒,有的寶寶喜歡摸被角、抱毛絨玩具。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它就成了媽媽的一部分,寶寶能用它過度,逐漸減少對媽媽的依賴,建立自己的獨立。

寶寶戀物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並不是病態,會隨著成長慢慢消失,如果沒有嚴重影響寶寶的生活,就不用管,更不能強行阻止。但需要注意和引導。

臨沂媽媽不需要額外管制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越管越麻煩!

小寶寶還不懂得太多的是非對錯、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很多“壞毛病”起初更多的是因為好玩、好奇、嘗試而發生,當然這些處理方式,僅針對2歲內的寶寶,大一點的寶寶自然需要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