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單位會議越多,說明領導管理水平越低,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語文小管家


我覺得這個提法過於籠統,會議是企事業單位經常使用的事務管理方式,它的作用是同步信息,對齊目標,解決問題等等。會議多不代表管理水平低,關鍵看會議開得有沒有必要,是否高效。如果整天沒事兒瞎開會,或者開了跟沒開一樣,那才叫領導管理水平有問題!



會議的錯誤打開方式有哪些?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種,如果你的單位中有這樣的現象,那麼可以肯定,作為會議發起者的部門領導要麼是開會迷,要麼就是能力有問題!

第一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開會

諸如部門要添置點兒辦公用品的事兒也能作為議題召集大夥兒開會討論,這樣的領導就是閒得蛋疼,一天到晚正事兒不幹,就通過開會刷存在感,員工煩得要死,效率低下,士氣低落!

第二種,例行開會,不管有沒有關鍵議題

部門一般都有例會制度,有的領導很死板,明明沒什麼可討論的議題,但是機會時間到了不能不開,硬找幾個不痛不癢的事務拿來討論討論,這麼做會讓員工對於例會產生牴觸,懶得給予關注,真要討論重要事務的時候,也不會有多大積極性了。



第三種,沒計劃,想起來就開,開起來就沒完

本來一天的工作安排確定好了的,領導突然一招呼,大家開個會,然後大家一臉懵逼地聽領導巴拉巴拉說個沒完。心裡早就萬馬奔騰了!打亂大家的工作節奏不說,因為沒有事先給大家思考,大家不可能提出有積極意義的觀點,會議效果不可能好!

第四種,不聚焦,沒落實,開了等於沒開

這種情況很常見,會議本來有議程,但是過程中可能因為大家的發言內容,使得話題跑偏了,大家胡亂發散,該討論的問題遲遲無法得出結論!亦或者是好不容易討論出方案了,但是沒有落實到具體某個人,等下次開會才發現,上次討論的事兒毫無進展!



開會是為了提高效率,如果按照上面的方式開會,那就適得其反,這樣的會不開也罷!部門會議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1)提前收集關鍵議題,給大家思考的時間;

2)準時開會,嚴控時長,聚焦議題,不發散;

3)議題務必有結論,形成明確的紀要,落實責任到人;

4)跟蹤進展,及時閉環。


管理講壇


講講我之前的一個單位吧,每天開會,然後老闆每個部門問一遍情況,然後給出決策意見。比如銷售部的銷售管理,後勤部經理要聽著,不相干啊!然後就是批鬥大會,會議上各種推諉,從下班一直開到晚上2點鐘。部門領導第二天還要8點半到公司準時上班。然後第二天仍然討論前一天沒有實施的措施,又是下班開到晚上1點。老闆會議上各種發飆,部門經理會議上各種互相推諉。然後我走了,這哪是開會,這是批鬥大會啊~~


海顏梧


這樣的說法太片面了,會議次數多並不代表管理水平弱,每個國家的領導人每天參加的會議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是他們卻負擔整個國家的責任,因此說會議越多但是管理水平越低這句話是錯誤。

1、一個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了公司的發展速度及規模

就像題主所說,很多單位的會議是比較多的,但是這不代表他們領導的管理能力低,正可能因為公司企業比較大,產品比較多,因此需要更多的會議溝通,這都是在所難免的,相反正因為會議比較多,所以才可以看出這個公司的業務比較繁忙,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

我朋友在一家電商做HRBP,每天晚上加班到十點左右,公司業務繁重,從下班六點多開始到晚上九點一般都會參加兩個產品會議,基本上每天都會有這樣的產品會議,因此很多工作時間都在開會,但是他們的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從2011年的一個小某寶門頭到現在3000多名員工,我想這都跟這些會議息息相關。

因此一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各種會議,所以說會議不能體現一個公司的領導力,但是公司日益發展的規模跟速度才彰顯了公司的領導力水平。

2、高效會議會幫助公司解決更多的問題,無效會議讓公司發展不斷後退

這兩年培訓機構有一節課叫做高效會議,主要講的是如何在會議中提高效率以及在會議後如何做到落實跟跟蹤,就像上文的案例,會議雖然很多,但是都是高效會議,因此發展的很快,但是想要做到高效會議需要領導者需要比較高的職業能力,如果沒有這樣方面的能力,出現了無效會議情況。

無效會議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公司發展不前,公司人才流失嚴重,最後要不一直是這樣大的公司,要不就是破產的情況,因此我們要避免無效會議,就算是不開會也不要出現無效會議的情況。

3、如何協調會議頻次

其實開會跟培訓一個樣,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頻次把控的。

我曾經在一家電銷公司做培訓經理,主要做公司內訓工作,那段時間我就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一週培訓幾次比較合適,因為培訓次數多了,就會嚴重影響公司業務團隊的業績,後來經過跟各部門的溝通,將一些通識類課程放到網上去自己觀看,將重要的培訓進行組織,這樣的話基本上一週也就一節,節約了大家時間,也促進了大家參與的積極性。

開會亦是如此,天天開好幾場,可能確實對於自己的業務幫助良多,但是這會開多了,肯定會影響工作,到頭來還是需要自己加班加點去完成,最後導致大家都不願意參加,因此要把握好開會的節奏更好,做到高效會議。

我們看待事物的性質,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去考慮,不要偏激,要公正的去看待並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成份。


筆記簿杏豆


有人說一個單位會議越多,說明領導管理水平越低。山西1哥的看法是,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說法,不值得采信。因為一個單位是不是會多,怎麼樣才算多,為什麼會多,原因比較複雜,並不能一言以蔽之。反過來講,一個單位會少,也並不足以證明領導的管理水平就高。以我多年的體會,一個單位會多,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其實和領導水平高低沒有直接關係。


第一,貫徹會議的會議

相信體制內單位的朋友對這個感觸比較深。上級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要層層貫徹落實,不開會就是領導不重視,就過不了關。我認識幾個政府部門會務科的朋友,一般情況下晚上十點下班,就算是早的。籌備會議又是需要特別用心的事情,他們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之中,生怕哪個環節不小心出了問題,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法定要求的會議

相信在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工作的朋友對這個有體會。從治理層面講,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還有各式各樣的專門委員會。從黨群層面講,有黨委會、職代會。從經營層面講,也有不少是屬於制度安排的會議,這些會議一個都不可少,少一個都有瑕疵,都屬於履職不到位。

第三,解決問題的會議

任何一個單位,總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要得到妥善處理,就不能讓它自生自滅或者隨意積累。而要妥善處理,就總需要商量商量,議一議,這就是開會。尤其是經營性質的單位,凡是正常經營的,事情都不會少,內部的外部的,經營的管理的,所有的問題,不開會就解決不了。



總之,我認為會議多少,不足以判定領導水平高低。而且,會議越多的單位,說明這個單位是在發展期。反而是會議不多的單位,不是領導不負責任,就是單位在走下坡路,值得小心。

我是山西1哥,混跡職場30年,喜歡琢磨職場上的那點事兒。我所說的話,只給想聽的人聽,是你嗎?關注我,私信必復。

山西1哥


這個事不好說。

佈置工作要開會,傳達上級文件會議精神要開會,每週例會、班前會、上級視頻會、黨建學習生活會,統一行動調度會,突發事件分析調度會,安全保衛調度會,階段小節、總結會,單項活動啟動、總結會,年終總結表彰會,違紀事件研究處理會,黨員民主生活會。等等,開好這些會,也不簡單,需要有水平。


黃劉空


會議越多,管理越差,領導能力越低,這樣的說法只能出自不懂裝懂的人之口。

會議做什麼,會議就是集中群體的思想和智慧,形成共識和行動方案,落實責任,制定措施,接受結果的評判和檢驗。

沒有會議或者會議很少的公司,結果會怎樣?我們說企業最可怕的是“三拍”———拍腦袋決策,拍大腿後悔,拍屁股走人。而個人意志,一言堂,憑感覺的管理背後,總是存在決策無依據,信息不準確,方法和措施漏洞百出,結果是天天修正,時時返工,南轅北轍。

會議怎麼開那是有講究的。不是開會了事情就做好了,問題就解決了。

會就是集,把相關人員集中一起,議就是討論,把一件事或者幾件事情大家一起討論,充分發表意見建議。議了要形成決議,要有一個共識,就是“議而決”,形成共識,出臺方案了就要“決而行”。要把方法措施,責任人,完成的時間節點,完成的標準清清楚楚的白紙黑字寫出來,共同遵守,落實責任,接受獎罰。最後還要“行而果”。不能共識留在會議上,行動停在發言裡。要依據會議的紀要進行跟蹤,檢查,修正,要出結果,並且要用結果的標準去衡量。這就是體現能力和執行力。

當然,會議本身要講究效率,不要讓會議成為責任人推卸責任的工具,大事小事一律會議,不要沒有中心,東拉西扯,議而不決,也不要開起來沒完沒了,開成疲勞會。


西洲折梅


會越多,公司死得越快

會議是效率最低下的一種管理方法,這是世所公認。並且國外管理專家專門進行長期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主要有兩條:公司的倒閉速度與該公司開會的次數成正比,每個人智商的下降速度與他參加會議的次數成反比。

但請注意:什麼叫會議,什麼不是會議。會議是指把人招集來你念一通小學五年級都看得懂的文字給大夥聽,或者是講一通在十幾年中反覆給大夥講的那些話:統稱為了刷刷存在感,保住自己的位置。什麼不是會議:招集人安排佈置工作任務;工作中檢查;出問題研究措施;工作完了總結經驗教訓;培訓知識(有些人打著培訓的名,美其名曰“以會代訓",弄託你不要侮辱培訓好嗎?侮辱你自己可以)


高原怡蒼山


現實中,在鄉鎮一個星期三到四次會吧,每次會領導都在罵人,很多村社幹部都不想幹了,鄉鎮領導近幾年來都很少下村去了。大學生村官也被鄉鎮領守留在政府做事了。領導要少開會,開好會,不要搞一言堂要多聽村社幹部和機關幹部的建議,才能做好各項工作。


幸福人生117428241


首先這個觀點是不太客觀的。把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會議的多少聯繫起來是可以的,但是並不是會議多少就決定管理水平的高低,我們更應該去分析的是會議的內容、效率和通過會議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由此判斷,這些會議是不是對公司管理有效的。

下面我就從:什麼樣的公司會議較多;如何分析會議與公司管理水平的關係;怎樣組織高效的內部會議,這三個方面來說明一下會議與管理者水平的關係。

一、什麼樣的公司會議多?

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有的公司喜歡開會,會議多,而有的公司會議卻少呢?這可能與公司性質和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①轉型期的公司會比較多

轉型期的公司由於項目繁多,會出現有眾多的事務需要溝通和處理,而處理這些問題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會議!

通過會議,公司內部各部門可以快速達到目標一致,並且相互推進項目進展,儘快完成公司轉型。



②體系完善的公司常規溝通都在會議上

一般情況下,體系完善的大公司比小公司的會多,因為各部門的溝通需要走一個正規的流程,問題的跟進和解決都需要有記錄可查,以防問題被甩包,最後出現沒人管的尷尬。通過現場或者網絡會議的形式可以快速達到溝通的目的,並且將會議紀要分發抄送存檔,達到快速溝通迅速執行,責任明確的目的。

③同等規模的非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比獨立運營的公司會多

子公司的體系構建在母公司之下,公司的運營和決策需要通過母公司相關部門的審批或指導。這就導致這樣的子公司在日常運營中,除了需要內部的日常會議溝通外,還需要與母公司保持溝通頻率,以便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運營情況有所瞭解。

總的來說,也就是公司越大、組織結構越複雜、處理的問題越多,那麼公司的會議也就會比較多一些。


二、如何分析會議與管理水平高低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看通過會議來溝通有什麼優點:

  • 可以同時將所涉及的部門和人員都通知到,防止事後裝糊塗;
  • 會議有明確的主題和解決問題的流程,並且做出相應的記錄,對項目事項進行跟蹤;
  • 會議紀要通常抄送相關部門領導,對跨部門溝通起到促進作用。

正確有效的會議,其實是管理水平較高的體現,不管是海爾的“日清日畢”還是福特的“GQIP”都是通過大小會議以及相關的記錄材料來達到控制生產質量和生產節奏的目的。

下面我們來舉例說一下:

從時間來看,我們可以分為固定性的例會和臨時性的會議。

固定的例會相信大家不陌生,許多公司都有每週一次的周例會用來總結一週的工作和對接下來工作做出安排,有的公司可能會做到每日一會到兩會。

比如,在福特體系內,每天早間都會進行由管理者一同參加的晨會來溝通近期的技術和管理問題。這樣的會議其實是非常高效的,每天花個5-10分鐘的時間,把問題提出來,是否解決,是否需要跟進,需要哪些部門支持等等,大家快速過一遍,把時間節點給出來,大家對工作的輕重緩急自己也有了安排。未完成事項寫在白板上,有進度跟進,和時間節點,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時候劃掉。

所以,如果公司不僅僅是依樣畫葫蘆,只學習了大企業會議的外殼,而是真正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組織和執行會議,那麼,會議多並不是管理者管理水平低的表現。



三、怎樣組織高效的公司內部會議。

下面根據我的實際經驗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來組織高效會議的:

①選擇適合的成員參加,讓問題快速有效解決。

選擇成員需要從項目或者事件的主體和客體出發,以部門為單位邀請。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來確定與會人員的級別。

比如,只是顧客對產生質量的個別投訴,但因為顧客人比較著急,非要儘快給出答覆,那麼在組織會議的時候,需要通知相關部門人員到場,分析原因,儘快做出臨時改進方案,來安撫客戶。

而在這個投訴發生後,我們檢查庫存,發現是產品設計問題,導致庫存產品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時候,事件的嚴重程度上升,這不光涉及到了單個產品,有可能還涉及到整個批次的產品設變,所以在組織會議時,我們至少要邀請相關部門主管或以上的人員一起參與討論。

②提前對會議做好規劃,避免會議拖沓。

會議時間通常是比較難以控制的,大家在討論中很容易陷入一兩個問題的爭論,而導致會議的拖沓和無效。

所以,要想控制好會議時間,組織高效會議,就需要我們在會議開始前,對會議主題、會議需要討論問題、跟進方式等做出詳細的規劃。雖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在工作中,完善你的計劃還是對任務的完成非常重要的。



③對會議做好現場控制,防止會議討論內容跑偏。

會議通常需要從重要問題開始討論,遇到各方無法達成一致時,做好記錄,抄送領導溝通,而不是一味糾結於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這次會議的時間內容在可控範圍內,而不至於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中!

記住,開會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

有效的公司會議與公司的管理水平是成正相關的,並不是壞事。

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手段來提高會議的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其中包括:選擇適當的參會成員,提前做好會議規劃,以及會議現場的把控。

如果不是模仿空殼的形式主義會議,那麼會議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也是積極正向的,並不是如題主所說“會議越多,管理者水平越低”。


曉琴是誰


只有開會才能顯示出領導的權威,會議讓領導們充分展現自己的無能,和高高在上的醜惡嘴臉,滔滔不絕的廢話感覺權利無限的膨脹,檢查紀律,檢查衛生,檢查物品擺放,檢查已學習資料,扣錢扣錢,看看多威風,說一不二,只有在更大的領導來了時,它們搖著尾巴端茶倒水,阿諛奉承,被罵的狗血噴頭。你們也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