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宅家,我學習,老人家要玩新把戲——也談小培訓公司的自救

從1月17日公司放假,到2月28日,40多天我用了6個口罩。放假之初對假期和春節的期待,慢慢變為中期的平淡,到現在的略微不安,想來不少人有相同的心情。

我宅家,我學習,老人家要玩新把戲——也談小培訓公司的自救

身在人員密集的線下培訓業,疫情打破了原來的課程計劃。國家規定各類培訓機構開展線下服務時間,不得早於學校的開學時間。而我們過去只有一些視頻上網,直播的次數屈指可數。

房租和員工工資是剛性支出,壓力山大。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如何繼續對原有學員的服務,如何開發新的學員,如何在疫情結束之後笑傲江湖?活下去——這是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

開展線上培訓刻不容緩!

從2月1日開始,公司微信群已開始討論怎麼辦,30多名回家過節的員工在天南海北(最遠有新疆、哈爾濱的,還有一位湖北的)共謀出路。

2月3日,公司命名為“洪荒戰役”的全員線上營銷工作啟動了。全體人員分為3隊,我在的一隊都是女的,所以隊名為“智勇之花”,口號是“智勇之花,戰略之家,齊心協力,鏗鏘出發”。

公司原來有個微信微課堂,但只有1700多名會員,而且內容和頁面設置不夠合理。我們聯繫給我們做技術支持的公司,對方說,會抽空兒給我們改,現在這方面的需求太多,他們常常要加班到半夜2點。

於是我們一邊推廣自己的微課堂,一邊在“掌門直播”做起了公益直播

2日10日,面向長期學員的課程在“釘釘”上線,每天4個課時。

我宅家,我學習,老人家要玩新把戲——也談小培訓公司的自救

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偏高,雖然也有玩“抖音”的,但對線上推廣課程和授課,也需要適應的時間。

我是70後,算是老人家了,而且近些年只用微信,對網上多種傳播方式沒有接觸,現在有了時間,一頭扎進了信息的海洋。最初的推廣,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

1月24日——值得記念的日子——我進駐了“今日頭條”。

最初完全不知道發什麼,每天花大量時間看別人的文章,有時試著寫點東西,點擊率只有幾十到幾千,“悟空問答”覺得自己答得還行,有時被推薦到首頁,結果也通不過優質答案。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確實發現了自身的不足:知識結構老化,邏輯思維不清晰。同時也發現了“今日頭條”的不凡之處:反饋快啊。我愛死了這樣的簡單粗暴,你的文字發出去有沒有人看,有多少人看,看了之後他在想什麼,一個小時就基本出結果,就以數量論英雄,爽死了。

曾經我對自己的文筆有信心,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只是有10多年沒動筆了。現在看頭條,寫頭條,要花很長時間理清自己的思路,也才發現我的思維有碎片化的傾向,長時間沒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梳理了。記得哪位大師說過:

不是系統化的知識,價值有限

通過寫作,讓公司的理念傳播更廣;通過寫作,讓思維更深化,更有條理;通過寫作,讓我更能把握時代的脈動。寫作使人成長,

頭條有許多大咖,現在關注了渭水徐工等人,吸收前人的經驗,縮短學習的時間,爭取早日暢遊藍海。

再說回我的公司,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在前天,我們微課堂的註冊會員達到了6000,算是一個小小的勝利。

我宅家,我學習,老人家要玩新把戲——也談小培訓公司的自救

目前看3月15日之前,仍然不能復工。粵語中有個詞叫“手停口停”,疫情就在那裡,只能昂首面對,想辦法化“危”為“機”,現在的努力,希望在未來結出豐碩的果實。

此外,深圳各區出臺多條新政策幫扶企業打贏這場戰疫,我公司也在申請補助中。

最後,向奮戰在湖北的醫護人員致敬!

我是智勇雨彤,我為國學文武之道代言:文以開智,武以培勇,文武雙修,最糟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