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黃帝文化時期,除了以物易物和相關貝殼作為錢幣外,還有人用一些漂亮的石頭換來非常多的食物、用具等等。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秦王嬴政的仲父呂不韋,秦朝的宰相,《呂氏春秋》的作者,同時他也是當時最著名的珠寶商,他以一場買株還珠的經典商業操作,讓世人關注,成為最早的網紅,進而走向政治舞臺。

從古至今多少人傾其所有隻為一塊美石。那麼這些不當吃不當喝的東西價值在哪裡?珠寶為什麼昂貴?是不是有炒作的成分?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珠寶的價值

存在即合理,珠寶不僅早於人類幾十億年就已經存在,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不論是西方的世界,還是東方的世界。不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又或者是我們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甚至老人兒童。都十分的鐘愛和崇尚這美麗的石頭--珠寶。

事實證明存在即合理,人類從有了需要開始就分成了兩類:

物質與精神。精神需求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典型代表。喜怒哀樂甚至包括貪嗔痴傲慢疑等人類的原始劣根性,這些都是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的感情需求。有時候是需要一些外在的物質來寄託信仰,代表愛情,給予安全,暗示堅強等等,這些物質一定是不常見的,只有不常見的東西才會有神秘感神聖性。這時候各類金銀珠寶首飾就起到了內心寄託的價值。我們統稱珠寶的精神價值。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有關珠寶的精神價值我寫過很多文章,也舉過東西方文化中關於珠寶的很多故事,這些例證都強化了珠寶精神價值自古形成,流傳至今,亙古不變。

現實,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價值觀。人們對於不熟悉的領域往往存在疑慮,惶恐於珠寶價值是人為炒作,有這種想法很正常。

珠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永遠都只是一部分人擁有的,有別於另一部分人的附加價值。

這就相當於,毛胚房同樣也可以住人,但有些人非要裝修一樣。不同珠寶品牌同件商品售價不同,他們都有各自服務的客戶群體。

如果你沒有購買的需求,其實炒作與否對你的影響並不大。同樣,如果你並不愛慕虛榮,你的愛人送你一塊光彩奪目的玻璃製品一樣是愛的表達。

但,人受環境的影響,受文化的薰陶,受品味的驅使,受社交的需要等等對珠寶產生了興趣。

如果存在炒作的疑慮,還存在充滿誘惑的需要,我個人建議持續觀望。

有人曾經說過:如果珠寶不值錢,誰還去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去尋找。能被炒作起來的也是因為他有被炒作的資本,大浪淘沙,幾千年的歷史,留下的都是精華。

但不排除有一些新品類,想要出頭,在某一階段拼命宣傳,這是要注意的,話說回來你為啥放著歷史悠久的不選擇,非要選擇小鮮肉呢?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認知珠寶價值的正確姿勢

首先,搞清楚珠寶的定義。廣義的珠寶與狹義的珠寶相差比較大,拋開歷史價值古玩古董不算,肯定是狹義珠寶更有價值。

其次,搞清楚珠寶價值的分類:物質與精神。

物質價值包括:使用價值,裝飾價值,投資價值,甚至食用價值。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投資價值是飽受詬病的一種價值,一部分人覺得珠寶沒有投資價值,而另一部分人認為珠寶具備投資價值。需要肯定的是這兩種觀念都對。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2017年4月4號,周大福以5.53億港幣拍下了蘇富比拍賣會的壓軸 59.60克拉Pink Star稀世粉鑽,創下亞洲拍賣記錄,也創下世界有史以來最高珠寶拍賣價。我們衡量一件東西有沒有價值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你就看賣這個東西的人自己是否收藏。我們有多少珠寶商最後都成了收藏家,並不是賣不動,而是他們在採購的時候,動了真感情,並沒有把珠寶當做一般的商品。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想證明珠寶的投資價值有多麼強。畢竟大部分老百姓購買的都屬於首飾級的珠寶,換句話說投資並不是他們購買時的第一選擇。

我也遇見過一些消費者,讓我幫忙給他介紹了一家金店購買黃金,黃金是具備明顯投資價值的,當然只要是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所以她幾乎每天都會看大盤金價,有一個星期給我打電話時很興奮,她告訴我金價一克漲了10塊錢!我對她表示恭喜,她購買的那枚戒指漲了三十塊錢。其實老百姓的幸福很簡單。

投資價值一定不是體現在所有珠寶價值之上的,但同時又體現在所有購買珠寶消費者的心理之中。

我聽說現在的珠寶商都在刻意迴避宣傳珠寶的投資價值,我覺得完全沒必要,投資價值是珠寶的一種重要價值,我現在買不起投資級別的珠寶,但不代表我永遠買不起,請不要抹滅我對珠寶投資價值的嚮往,有時候精神也很重要!

價值/關於珠寶價值的探討


精神價值包括: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情感價值,藝術價值。

珠寶的歷史悠久,比人類文明早了幾十億年,珠寶有助於我們對地球家園的瞭解,我們會發現琥珀與恐龍同期存在,有琥珀的地層有恐龍蛋的出現。寶石出現的地方,都是地質運動比較頻繁的地方,通過了解翡翠的成因,我們可以推斷印度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俯衝,除了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起,也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了翡翠獨特的礦產資源。

人類文明歷史出現在7000年前,珠寶就伴隨左右。從古巴比倫文明到古埃及文明,從古印度文明到中國文明,先後出現了黑曜岩,青金石,鑽石,玉石等珠寶,珠寶開始與人類文明結緣,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珠寶文化。研究歷史,並不是哪個神仙的口述史,而是依靠這些萬年不腐的珠寶,記錄當時的人文社會環境,昨天對於今天是歷史,今天對於明天也是歷史,誰都想有個傳家寶,傳承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珠寶曆史價值存在的意義。

文化是有別於原始人類的顯著特徵,文化代表了進步,文化代表了民族信仰,文化代表了家族傳承。新石器時代,人們告別了刀耕火種,掌握了雕刻石材的技藝,提升了對審美的追求。不管東西方文化最終將石頭定義成不同的兩種文化(石雕、玉雕),他都屬於人類文明的進步。青銅時代,人們掌握了冶金技術,加速了珠寶的首飾佩戴功能,從祭祀到佩戴是一種文化的進步,這種進步同樣感謝技術的革新。

進入封建社會階級劃分進一步發展,財富開始被少部分人所佔有,珠寶作為稀缺資源自然也進行了階級劃分。從出土的珠寶首飾你就能看出墓主人的達官顯貴,佩戴珠寶成了身份的象徵,且不分生死。

宗教的出現附加了珠寶的文化價值。虔誠的基督教徒會佩戴金銀製成的十字架,大主教會佩戴歷任主教傳承下來的昂貴珠寶,他們的三重冠與右手的聖戒,代表了神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中國的儒家思想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玉文化,孔子論玉比於德,仁智禮義信作為當時社會從皇權到平民的道德標準,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君子坦蕩蕩,美玉應聲聲。不論是道家思想的無為而治,還是佛學思想的普渡眾生,在中國玉文化中均有體現。中國人學國學一定要學玉學,這就是珠寶文化價值的最好體現。

人是感情動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珠寶並不完美,恰恰是這種不完美,吻合了人類敏感脆弱的感情。中國人講三綱五常,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並不是封建迷信,這代表了華人世界的一種倫理道德關係。

君為臣綱,上級要為下級做表率,下級要服從上級。父為子綱,父親要為兒子做榜樣,兒子要尊重父親。夫為妻綱,丈夫要有擔當的精神,妻子要有包容的性格。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所謂的禮尚往來不一定都是物質,很多時候人們會用玉文化來表達。

西方文化受地域影響,逐漸形成了與東方血緣文化所不同的契約文化。結婚之前要先訂婚,訂婚要有信物,信物要足夠耐久,最終選擇了鑽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今天中國人結婚也佩戴鑽戒,只不過我們叩拜的是天地和高堂。

感情需求就是精神需求,珠寶作為載體具備感情價值。

藝術與品味不可分割。財富與藝術不成正比,藝術有時候很孤獨,恰恰是這種孤獨具備著無可比擬的價值。

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最先應用了珠寶,但真正形成藝術風格的時期是在希臘。我們都知道希臘神話故事,不亞於我們的封神榜,神話故事給藝術家很多創作的靈感,一個特洛伊戰爭就演化出了無數個珠寶神話故事,最終形成了希臘古典主義風格的珠寶文化。

東羅馬拜占庭時期以及中世紀的歐洲,藝術家根據當時的宗家文化盛行的特點,設計創作了很多奇幻色彩的珠寶,具有濃郁的宗教特徵,恢宏大氣張力十足,最終形成了哥特式藝術表現形式。

維多利亞的秘密,指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並不像所有女王都充滿了花邊新聞,維多利亞女王對丈夫的忠貞,開創了情感珠寶的歷史先河。同時期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很少有人佩戴耳飾,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珠寶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夥伴,人類利用他它開發他它,發揮他的最大價值,都是理所應當的。從資源的角度分析,珠寶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開發完了就沒有了。所以不管珠寶有沒有價值,都應該去珍惜珠寶文化帶來的價值。就像有人說的黃金有價玉無價,人間自有真情在,何須叩問價幾何。

本期平說就到這裡。喜歡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