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很調皮,給他安排什麼活動可以轉移注意力?

洞房花燭夜


1.學習繪畫可以幫助孩子穩定性格。

我家的孩子從小就是放養式的,平常也不會過多的去拘束他。因為我的孩子性格是有點內向的,所以在家也不會很調皮,因為經過我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在家沒有搗亂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有他的事情要做。

比如說繪畫,我發現孩子很喜歡塗鴉,於是就給他買了一些動漫的畫本,還有一些卡通人物貼紙,孩子每天就會坐在書桌上認真的去畫畫。久而久之也養成比較安靜的性格,不過孩子也並非一直很安靜,如果帶他出去玩他也能玩得很快樂。總結起來就是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培養孩子這樣良好的習慣,也用了我不少的時間去引導。

以前由於我忙於工作,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學習。所以孩子在家的時間就只能看電視或者吃喝玩樂。但是看電視,玩手機這些弄太多電子產品對眼睛很不好,所以我當時發現孩子喜歡繪畫之後就決定安排他去上課。

不過我兒子性格比較安靜內向,所以和班級同學不太融入,我就決定讓他自己在家畫畫,可線上的輔導班也是一樣的。於是通過我朋友的介紹給他報了美術寶1對1這個線上輔導班,比較好的地方就是老師能夠一對一的給孩子輔導。更重要的是能夠隨時隨地的打開視頻學習,就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其實學習繪畫的好處還蠻多的,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審美觀,動手能力,還有大腦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培養孩子一個穩定的性格。如果你家孩子比較調皮,可以考慮讓他學一下畫畫。

因為畫畫能夠表達出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就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也不會說靠摔倒玩具來發洩自己的不滿,而是可以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比如他的心情很不好,就會畫出一朵烏雲,然後在下雨。或者他會畫一些哭哭臉,這些方式都已經表達了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所以我身為家長也能夠及時的觀察到孩子的情緒,這樣一來也更好的能夠和孩子溝通,能夠快速的解決掉這些煩惱。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調皮,在家裡坐不住的話,可以考慮一下去學習繪畫,它能夠幫助你的孩子定性,而且長期以往的學習繪畫,說不定你的孩子也有天分,在美術上也有造詣。


舊情綿綿


如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其實是一件需要仔細處理的事情。

你1歲大的寶寶搖搖晃晃地向電燈的電線走去。你不要馬上趕過去一把將他抱開,這麼做會引起他的反感,讓他大發脾氣。你首先應該叫他的名字,或者你知道你說一句什麼可以讓他在行走過程中停頓足夠長的時間,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應該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安全的東西上去。舉例來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每當她快要開始淘氣的關頭,我們就會趕緊叫她的名字,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會讓她感到意外,使她暫時忘記了原先的目標。她會回答道:“哎?”然後我們就趕緊轉移她的興趣。

給寶寶的行為提供重新引導。寶寶的頭腦裡充滿著數以百計的詞語聯想。在孩子的成長日記中,我們記錄了這麼一個聯想模式,當我們對16個月大的孩子說“走吧”的時候,他就會拿起包寶寶用的三角吊帶跑到門口去。在對他的教養中,我們就利用了這個聯想能力來分散他的注意力:當我們看到孩子快要開始大大地淘氣一番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他說“走吧”。這個提示信號誘導他的思維和肢體改變了方向。我們把許多這樣的提示詞語(比如“皮球”、“貓咪”、“走吧”等等)記錄下來,做成了一個表格,把它們作為對孩子的“重新引導”。

當然,光這麼說還不行,你還必須繼續做下去,帶他出去走一走,或者去玩一會兒皮球,或者去找貓咪;如果只說不做,你的孩子就會變得不信任你,你也就失去了一個有用的管教手段。14~18個月大的小孩子需要大人花費許多精力來滿足他的要求。到了18個月之後,你可以開始對他說“現在不行,以後再說吧”,或者諸如此類的話。

有時候,你可能會有一個個性情倔強的孩子,她在17個月大的時候總是固執地要到隔壁房間去找她的媽媽,而媽媽正在醞釀寫作。當你伸出胳膊把她擋住的時候,她會生氣地把你的胳膊推到一邊去,並且對你大發脾氣。



我向她傳遞了她必須與我待在一起的信息,但是我決定要通過遊戲來做到這一點。我不再去強行阻止她,而是在我用胳膊擋住她的時候讓她玩我的胳膊,玩著玩著,我們兩個很快就轉而玩起了猜拳遊戲;在這之後,當她用小手把我的胳膊推開時,我就會拉著她的小手,教她輕輕地摸我的鬍鬚,她會因此而大笑起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忘記了原先那個要到隔壁房間裡去的強烈念頭,覺得和爸爸在一起玩也很開心。轉移勞琳的注意力需要花費時間,還要花費額外的精力,但是這麼做使我們倆都避免了心力交瘁的折磨。我真正地使我們父女之間的關係加強了,避免了父女之間出現不愉快的肢體衝突。孩子越固執,父母就越需要在引導孩子培養良好品行方面付出創造性的勞動。



給寶寶的行為設定限制。你對孩子的教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孩子設定限制的能力。人人都需要有所限制,而且年紀越小,限制就必須越明確。孩子渴望冒險的勇氣引導著他探索,而他的少不更事又會讓他誤入歧途,為他設定的界限給他帶來了安全保護。我們來看一看一個經典的實驗:把校園四周的柵欄拆除後,先前在校園裡四處閒逛的孩子們會擠在一起跑向周邊熱鬧的地方,而不再願意去仔細探究原先圍在柵欄裡的各個角落。



對孩子所作的限制實際上並不是要捆住孩子的手腳,而是要對這個好奇的探索者以及他的環境加以保護,讓他在給定的界限內放開手腳、更好地發揮自己。例如,你的學步期孩子在和你一起穿過街道或停車場的時候不想拉住你的手。你應該態度堅決地做出限制:只有拉著手才能穿過街道和停車場,沒有別的選擇。我們自己在實現孩子的自由與約束之間的良好平衡方面需要作出艱辛的努力,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設定限制給生活帶來了十分有益的教誨:世上充滿了允許和不允許。你應該確定孩子的什麼行為是你不能允許的,並且要做到始終堅持這樣的限制。對於不同的家庭和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所採用的做法可以各不相同。設定限制把孩子經受的挫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而這正是每個孩子在離開家門到社會上經受挫折的打擊之前必須預先經歷的。



如果你確實不想要初學走路的孩子把垃圾扔得到處都是,那麼你就應該把垃圾桶蓋起來,或者關上門。你要是不想讓孩子把架子上的食物隨手拿光,你就得把食品儲藏室的門關上。剪刀和尖利的刀具是不能讓他碰的,你要學會把它們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當難以避免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要堅定地轉移他的注意力,用其他東西來吸引他。對孩子有所限制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好處。學步期的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與全家一起分享家裡的東西,而且父母們也需要實事求是地對待孩子們有限的容忍度。正如一位母親所說的:“我知道孩子們的忍受程度,也知道我自己的。”





有些父母無法對孩子作出限制,原因在於他們做不到對孩子遭受的挫折袖手旁觀。挫折只要不嚴重到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程度,那就會有助於孩子形成適度的抵抗力,讓他能夠盡力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沒有挫折,就沒有成長;而如果到處都是挫折,那也就不會有生機。你務必要為孩子示範健康的克服挫折的方式。成年人也是有所限制的,如果你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限制範圍,那麼你就會懂得如何去為你的孩子作出限制。



學步階段的孩子需要有人來為他們設定限制。沒有限制的話,世界會讓他們感到提心吊膽。他們直覺地知道自己需要限制所帶來的安全保護。當他們對限制進行試探時,會要求你向他們表明你以及你對他們作出的限制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信賴的。





負起對孩子的監管責任。隨著我們的孩子一個一個地進入學步階段,我們不得不仔細地審視我們作為權威人物所扮演的角色——權威形象指的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保持我們的權威形象。我們希望明確地對初學走路的孩子負起監管的責任,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和保護,讓他們知道有人擋在他們和包藏著危險的世界中間,有一個地方讓他們可以尋求到幫助,我們並不是為了要感受到自己的強有力而把他們當成木偶來控制。與某些理論家的觀點正好相反,我們也根本不相信學步期的孩子想要控制我們。



他們想要學會控制的正是他們自己,我們通過兩種途徑來幫助他們:用我們講話的語氣和我們的行為來讓他們知道我們是成熟的大人;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受保護的家庭環境,作為他們可以隨時離開和迴歸的大本營,讓他們出發去探索世界,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回來享受舒適、重拾自信。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內在的自我控制力。


三優親子


我家裡的孩子也很調皮,我感覺特別的苦惱,因為他動不動的就蹦蹦跳跳吵著樓上樓下都睡不好,有時候也把那些籃球什麼的在家裡弄得乒乒乓乓的。

很多鄰居都過來投訴,於是我想到一個辦法,讓孩子多一項興趣愛好,這樣也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偶然間我發現孩子確實對塗鴉蠻感興趣的,於是我就給孩子在線上報了一個美術班,叫做小熊美術,孩子一開始拒絕學習,但是後來發現他的上課方式蠻有趣的,有AI互動模式,還有動畫片的插入,學起來很有趣,不像去學校學習那麼枯燥。

兒子就迷上了學習,從此在家也不吵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