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隋朝大規模的運河開鑿,是史無前例的。隋王朝僅僅用了六年時間就先後開鑿了廣通渠、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河,這得益於隋朝"大索貌閱"後的人口大爆炸。大運河的開鑿貫通,對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隋唐之後中國歷史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方向。但是,後世很多文人墨客認為隋煬帝楊廣開大運河是為一己私慾。例如,唐代詩人秦韜玉有詩云:"種柳開河為勝遊",他認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想從洛陽乘龍舟遊江都,以滿足自己的私慾。然而,如此大的規模的世紀工程歷絕不可能由一個人的意志就能決定,這背後有著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大運河的開鑿自古就有,隋朝不是首創

中國歷史上最早集中開鑿運河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天然河道的水運己經不能滿足軍隊的後勤運輸需求。在當時,開鑿運河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於軍事領域。

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吞併越國後的吳國實力強大,為了與齊、晉逐鹿中原,開挖邗溝來運輸士兵和糧草。吳國利用故有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加上人工溝渠,很快建成了一條溝通江淮流域的人工運河。運河開鑿成功後的第二年,吳王夫差率領10萬大軍乘船北上,直達齊國境內,使得齊國大敗。

秦朝時期,秦始皇為了出兵嶺南,"與越人戰",為方便軍隊糧草運輸,便開通靈渠。靈渠的開通,使得秦朝很快統一嶺南,並且置三郡於此。這條運河曾經是湘桂之間的重要交通水道,直到近代鐵路運輸的興起才逐漸衰落。

隋文帝時期的局部運河開鑿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構想是隋文帝提出的,目的是為解決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及對南陳的用兵。當時的運河修建,只是局部地區。

隋朝取代北周後,建都長安,此時的關中地區被戰火摧殘了幾百年,早已不復當年之盛。為了滿足京師的糧食需求,就需要把富饒的江南地區糧食運輸到關中地區。但因"渭川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即成阻閡"渭水河道疏通困難。於是,開皇四年隋文帝命宇文愷,"引渭水自大興城即長安東至汝關三百餘里"僅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一條長安直通潼關,長三百餘里的運河,由於該河道流經廣通倉,顧明廣通渠。

開皇七年,隋文帝為了消滅割據南方的陳國,在原有運河的基礎上進行拓寬和疏通開鑿了山陽瀆,以方便運輸士兵和糧草,從而大敗了舊陳,統一了南北。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隋文帝開鑿的廣通渠和山陽瀆

隋煬帝時期,把運河修建推向全國

隋文帝死後,隋煬帝楊廣繼承皇位,同時也接過了父親留給他的治世重擔。隋煬帝即位之前曾出鎮幷州和揚州,這使他認識到開闢一條南北交通線對於大一統帝國的重要性。於是,隋煬帝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以洛陽為中心,開通了通濟渠、重修邗溝、開鑿永濟渠並打通江南河,把運河的開鑿推向全國。

開鑿通濟渠,溝通黃河和淮河

通濟渠溝通的是黃淮流域,是大運河中最為關鍵的一段。《隋書》記載:

大業元年,"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

可以看出,通濟渠分為三段:西段自洛陽西苑起,引谷、洛水,穿洛陽城南入黃河;中段是黃河故道,自洛口到板渚;東段為通濟渠的主幹,全長1300多里,自板渚引黃河水入淮。

通濟渠建成後,溝通了黃河與淮河兩大水系,成為隋煬帝時期南糧北運的交通命脈。

重修邗溝,溝通淮河和長江

隋煬帝在文帝修建的山陽瀆基礎上,重修邗溝,這是一條溝通淮河與長江的水道。前面已經提到,早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就開鑿了連繫江淮地區的邗溝,後來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塞,已經無法通航。隋文帝在開皇年間開鑿山陽瀆重新治理已經淤塞了的邗溝。但是,經文帝治理後的邗溝寬窄不一,江淮入河口的淤塞還是很大。於是,隋煬帝在大業元年三月

"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

經重修以後的山陽瀆,全長約三百餘里,水面寬闊,自洛陽入通濟渠,經泗州入淮河,順流而下進入長江,邗溝也就成為溝通江淮南北交通的黃金水道。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開鑿永濟渠,由黃河直達涿郡(北京)

永濟渠的開鑿是在華北平原的自然條件和前代開鑿的基礎上進行的。永濟渠開鑿於隋煬帝大業四年。《隋書》記載:

"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引沁水南達於河",通過疏通沁水下游入河河道,使其達到通航的要求,這就說明永濟渠的南部起點是沁水入黃河的河口處。

"北通涿郡"向北打通與涿郡(今北京一帶)的通道,這說明向北的開鑿是利用了天然水道。

永濟渠是隋朝調運河北地區(黃河以北)糧食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對北方用兵時,輸送士兵和輜重的運輸線。

鑿通江南河,溝通"三江五湖"

江南河,北起江蘇鎮江南達浙江杭州 ,是大運河的最南段。江南河的開砸同樣也是在自然河道和人工開鑿的基礎上進行的。

江南地區河網密佈,古時就有"三江五湖"之稱。《史記》記載:

"三江者,蘇州東南三十里名曰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峴湖,名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亦曰婁江,於其處曰三江口。"

可見,"三江五湖",是指以松江、東江、婁江為主的河流與太湖為主的湖泊。

在春秋時期的吳國就開始在"三江五湖"地區開鑿運河。秦統一六國後,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進一步修浚"吳古故水道",為後來隋煬帝開鑿江南河畫出了圖紙。

《資治通鑑》記載:

大業六年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

隋煬帝重修江南河,是因為原運河水道淺窄,不能行大船,為了出巡會稽、運兵運糧,故在原有水道的基礎上進行取直,加深加寬。

綜述,大運河開鑿自古有之,隋朝並不是首創。隋煬帝繼承文帝的遺志,從國家發展的大局出發,把運河開鑿推向全國。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隋煬帝時期開鑿的運河

大運河開鑿的原因

第一、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

古代交通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非常強,而我國地形西高東低,主要的河流都是由西向東流入大海,這就造成南北走向缺少大河溝通。雖然水路交通在速度上比不過騾馬,但是在運輸量和運輸成本上優勢明顯,現在發達的海洋運輸業就證明了這一點。隨著舊陳的滅亡,隋王朝統一南北,急需一條能夠貫穿南北水道交通的運河,用以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第二、政治穩定的需要

隋統一以前,中國南北方長期處於阻隔的狀態,南北對立持續了幾百年。隋朝雖然滅亡了舊陳,但江南故陳遺留下來的那些強大的宗族勢力與新興的隋王朝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在隋滅陳的第二年,就發生了"陳之故境,大抵皆反"的大叛亂。以至於,隋文帝經兩年用兵才平定了這次大叛亂,但南方並未因此而平靜。因此,開鑿大運河正是為了加強對江南地區的政治統治。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經濟發展的需要

秦漢時期,我國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當時關中地區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然而,經過漢魏、南北朝的大動亂時期,使得北方地區經濟遭受嚴重破壞。隨著人口向南遷移,給南方地區帶去了強大的人力資源和科學技術,使得南方的經濟很快發展起來。在隋朝建立之前,江南地區已經成為新的經濟中心。《隋書·地理志》記載:

"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東陽⋯⋯數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湊。"

煬帝曾駐守揚州,對江南的富庶有很深的瞭解,他意識到:只有在長江與黃河之間開闢一條新的運輸水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安、洛陽的糧食等物資的供應問題,才能促進南北經濟的交流,才能實現南北經濟的均衡發展。因此,打通中原通向江南的水上航道成為隋王朝的當務之急。

第四、軍事戰略的需要

隋統一後,地方割據勢力同隋朝政府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他們在地方擁有著強大的權利和經濟實力,經常發生大規模的暴動。因此,隋王朝必須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加以控制,才能真正維護統一的局面。

除此之外,隋朝的外部敵對勢力活動猖獗。北部和西北部的突厥、吐谷渾,自北魏以來,經常南下侵擾邊地;東北方向形式也很嚴峻,高麗不斷派兵南侵。對於,剛剛統一不久的隋王朝來說,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控制局勢。而要徹底解決"關河懸遠,兵不赴急"這個難題,沒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是萬萬不行的。因此,開鑿大運河是隋王朝實施軍事戰略目的的需要。

隋朝大運河:它的開鑿不被個人意志左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總結: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全長兩千多公里,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加起來都不及它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大運河連接了長江與黃河流域,將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經濟中心連為一體,為南北經濟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至今還在發揮作用。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孕育了唐宋文明,象徵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的勇士精神。歷史上任何一項大工程的建造絕非個人的意志能夠左右,總有其背後的歷史原因和社會發展的必然。同樣,大運河的開鑿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