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劉昊然的氣質和哪位詩人或者詞人最相像?

無限溺愛尼糯米的A君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

古今文壇裡,著名的詩人有很多,當中又以唐朝為盛。

年少成名的更是有:王勃、駱賓王、李白、白居易、元稹……

但若是說與劉昊然氣質相近的,在筆者心中的首選仍是白居易。

首先說白居易的性情,他是一個才氣斐然、忠孝愛國、嫉惡如仇、性格直爽的人!

這堪稱就是一個優質偶像人設模板,但例子不能舉得那麼籠統,我們下面再來細細分析。

劉昊然9歲登上“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春節晚會”,並獲得獎項。11歲考進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16歲時被陳思誠選中,出演《北京愛情故事》,自此正式開始演藝之路。

白居易更是5歲學作詩,9歲通聲韻,16歲時憑藉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名動天下。當時的文壇巨擘–顧況曾有此評價:能夠寫出這種詩的人,是真正的才子,天下無處不去得!

兩人都有年少成名的才氣,而論出身,家境都很普通,只是自身很努力。

劉昊然不是帶資進組的富二代,甚至因為小小年紀就得北漂求學,而不得不時常寄人籬下。

而在那個“三十明老經,五十少進士”時代裡,白居易28歲高中進士,步入仕途,絕非是什麼有靠山提拔的官二代。

甚至因為家貧事多,白居易很早就白髮橫生,視力勞損。年少成名的他其實有很多賺錢的機會,也有很多捷徑可走,本不用過得那麼辛苦。

但白居易是個有骨氣的人,最終憑藉著自身的努力,他還是能夠自豪的在中榜之日,於慈恩塔下,揮毫留下名句。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少年白了頭,可依舊意氣風發,陽光明媚!為亂世中,注入清流!

這也是我覺得劉昊然與白居易,最相似的地方。

在當今這個娛樂圈裡,品流實在複雜,有著無數劣幣逐良幣的現象。

劉昊然的那種乾淨,是很少見的。能夠堅持靠才華與努力,靠作品說話的藝人,他值得受到更多的欣賞與支持。

在性格方面,白居易也是出了名的直爽,因為過於正直,不僅容易得罪同僚,連當時皇帝都為此感到很為難。

白居易曾一度深受唐憲宗賞識,如果他願意多寫些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詩歌文章,那麼他的仕途想必會順遂許多。

可白居易寫了大量關於百姓疾苦、官吏貪汙的詩,甚至因為覺得許多詩人只樂意寫附庸風雅、華而不實的詩,而發起了詩壇革新–新樂府運動。

可過於現實的詩歌多了,皇帝就不高興了,天下那麼多疾苦,歸根到底,是誰的責任最大呢?

當時唐憲宗甚至對宰相直言:白居易這傢伙,是朕一手把他提拔起的,可他也太不給朕面子了吧!

白居易肯定清楚他為人,在他所在的圈子裡容易樹敵。可他仍舊是那個一生奉行“窮著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的人。

那麼劉昊然呢?他也是一個務實直爽的人,他對於演藝事業,顯然有著更具原則的追求。

以他的年紀與人氣,如果拍更多的青春偶像劇,拍更多靠顏值就能收割一大批迷妹的愛情片,他完全有成為頂流的條件。

但我們卻能在《我和我的祖國裡》看到這樣的劉昊然。

還有這樣的……

這是自毀顏值?不,這只是一個演員對自己應有的要求。

愛國可以是人設,但它肯定不會是某座上海大炮裡的偶像包袱。

其實,筆者一直覺得,年輕、有顏值、有才華的藝人,總是很難被大眾肯定為有實力,這是被默認的現象。

當然一部分原因,是正如先前所言,這個圈子“劣幣逐良幣”,愈發常見。

另一部分原因,是被外界附加上去的偶像包袱,很多人的關注點,不在演技本身,而就是顏控而已。

筆者作為一名男生,看到劉昊然身上的閃光點真的很多,是不止於顏。

真心希望劉昊然能夠一直紅得低調,不斷擴展戲路,帶來更多的好作品!

繼續保持謹慎上進的心態,不斷上升吧!


暴走的C君


要說氣質相似的詩人或詞人暫時想不到和劉昊然非常合適的,但是楊洋和他氣質很相似,甚至,楊洋比劉昊然長得更精緻,可劉昊然就是散發著一股特別吸引人的氣質……記得看過劉昊然的訪談,他說他長得不是很好看,也不是很可愛。而且,他在微博經常發醜照自黑,不發自戀帥照。劉昊然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從不刻意炫耀自己的美貌,少年清爽他有,逗比可愛他有,成熟自知他也有,


百里娛樂


劉昊然還小,沒沾染太多人情世故,也沒太多大喜大悲,所以沒文人身上的蒼涼和矯情吧。更覺得他像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像霍去病,殺伐果斷,縱橫疆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