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無論在什麼時期,教育都是一國之大業,也是亙古不變的熱點話題。然而隨著時代不斷變遷、社會不斷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無比現實的教育問題不斷萌生。

如今的大學,更是如同小型社會,百態叢生。許多學生還未步入社會就已經有著無比精細的算盤:還沒入學,就開始四處打聽什麼課給的分數高、哪一個社團有前途、評獎學金除了看成績還需不需要優異的工作實踐經驗;同學都沒有認識幾個,卻已經將輔導員、班主任、院校領導摸得清清楚楚。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這樣相當成熟的、“遊刃有餘”的公關思維,已經十分明顯地出現在很多大學生身上。而北大中文系的錢理群教授同樣關注到了這個問題。

這些“優等生”在錢理群教授看來,正是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高情商、世俗而老道,善於表演卻也懂得配合,非常善於利用體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包括北京大學在內,都正在培養一大批諸如此類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他們未來一旦掌握了權力,帶給國家的危害遠比一般的貪官汙吏來得更大。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錢理群教授還舉了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實例。他表示,自己曾經在北大任教時,就碰上過這樣的學生。一個學生經常來聽自己的課並且坐在第一排,聽課十分認真,課上互動也非常到位;時常點頭微笑、應和老師,學習態度似乎十分積極而端正,下課還經常與自己搭話,稱讚自己的課講得好。

而很多時候,這位學生還會和自己討論課內專業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觀點,說得頭頭是道,似乎真的在用心聽課、學習知識,也是真正發自內心稱讚錢教授的課。久而久之,出於愛才之意,錢教授對這位“優等生”就有了幾分好感。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然而,正當師生關係越來越好的時候,這位學生某天看準時機,請求錢教授推薦自己到國外某所高校深造。錢教授欣然答應,並且為這個學生親自寫了推薦信。而就在拿到推薦信後,這個學生就再也沒有出現在錢教授的課堂上。

目的為何,已經一目瞭然。錢教授對此更是十分失望。而這只是個例,當今大學中這樣的學生並不少。這些學生早已經忘記了大學求知的根本目的,而是將許多本質純粹的東西裹上了個人利益的味道,從而使得那些“本心”變得扭曲油膩、失去了原本色彩。染上功利性後,這些學生就無形中成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他們看似十分正直,實際上心中有著無數大大小小的算盤,每做一件事,都是奔著奪得更高的個人利益而去。這類人如果化身為掌權者,則就是那些看起來道貌岸然、誠懇無比,實際上自私自利、虛偽貪婪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他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一旦將心思用在歪門邪道上,就很可能禍害無窮。

這同時也涉及到了一個十分複雜而嚴峻的問題。這些人在前進的路上,實際上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身為學生,學習目的功利化,就使得求知大大變味。而長期如此,就喪失了那些大學生本該具有的專業素養、自由創造的精神,以及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即使他們通過一些小心思取得了短期的利益,但以長期目光來看,他們卻算不上是真正的精英。身為大學生,卻活成”資本家“的樣子。所謂實用、實利主義培養出來的“尖子生”實際上更為可怕,高雙商、高教養,卻驚人地世故和老成,未必能將集體和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上。

北大錢理群:這類“優等生”將來一旦握權,給國家的危害不可想象

而這種模式中成長和培養出的“人才“,實際上美麗而有毒。缺少了人格塑造的精緻和高水平,並不為這個社會真正需要。這樣的教育結果,更應使我們感到警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