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下轄12個省轄市。其中,就房縣來說,人口超50萬,隸屬於十堰市。在歷史上,該地區於秦朝時期建縣,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首先,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東連保康、谷城縣,東北交丹江口市, 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房縣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房縣地勢西高東低,南陡北緩,中為河谷平壩。境內平壩、丘陵佔17.1%,而高山佔44.4%,高山區佔38.5%。以青峰斷裂帶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山脈走向一般是東西、東北或東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間,山背開闊,山頂垣狀,其間有河谷盆地零星分佈。就房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先屬庸國等諸侯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湖北省房縣一帶先屬楚國,後成為秦國的疆域。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今十堰市房縣一帶設立房陵縣,屬漢中郡,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縣之名由此而來)。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秦朝時期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末年,房陵縣為房陵郡治,改屬荊州。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房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兩郡為新城郡,房陵縣為新城郡治。晉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房陵縣改屬梁州。南北朝時迭有變更。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北周時期,改房陵縣為光遷縣,為光遷郡治。隋大業二年(60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該地區為房陵郡。唐貞觀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改光遷縣為房陵縣,為房州治,隸山南東道。山南東道,治所設於襄州(今湖北襄陽),管轄今湖北長江以北、河南西南部及重慶東部的萬州地區。宋雍熙三年(986年)升房州為保康軍,隸京西南路,今房縣一帶屬之。元朝時期,該地區為房州治,隸湖廣中書省襄陽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縣入房州,今房縣一帶屬房州。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


最後,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降州為縣,房州始稱房縣,屬湖廣佈政使司襄陽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鄖陽撫治,房縣改屬鄖陽府轄。清朝取代明朝後,房縣屬湖北省鄖陽府。到了1913年,房縣屬襄陽道。1928年,房縣直屬於湖北省。1994年9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在此基礎上,房縣屬湖北省十堰市。截至2018年底,房縣總面積達511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50.5萬人。對於房縣這一千年古縣,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