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冠肺炎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餐飲營業 中風險地區有序開放

日前,四川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通知》,並以附件形式發佈了針對餐飲業的新冠肺炎分區分級防控技術方案,指導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做好新冠肺炎分區分級防控工作,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切實維護經濟社會秩序。

  技術方案提出,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正常營業,但限制集體性聚餐、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嚴格落實通風、清潔消毒、人員體溫監測等防控措施。

  中風險地區,有序開放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堂食服務,禁止集體性聚餐、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適當降低同時段內餐位密度,提倡電話訂餐、網絡訂餐,鼓勵提供線上供餐和無接觸配送等服務。

  技術方案提出,高風險地區,暫停餐飲服務經營單位營業。

  技術方案要求,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在開工和復工前,需要準備充足的防控物資,包括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速幹手消毒劑、體溫監測槍等,停業後首次恢復營業的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需全面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餐飲餐具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營業期間日常定時清潔消毒,並做好臺賬記錄。餐飲單位要全面採集上崗員工假期動態並登記彙總,每天上班、下班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建立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疫情期間從業人員檔案管理制度,檔案記錄應包括每日出勤人員姓名、工作崗位、身體狀況、體溫記錄等。

  有疫情發生地區生活史、旅行史以及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這三個方面情況的員工暫不返程返崗,對來自省內外高風險地區的從業人員,按規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管理和服務,每日不少於2次體溫監測,堅決杜絕從業人員帶病上崗。餐飲單位在原材料採購驗收上,要做好原料自查,原輔料可追溯,嚴禁野味,重點加強對豬肉“兩證一報告”的查驗,杜絕採購、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動物肉類及肉製品。

  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自配送連鎖餐飲服務企業要加強入網審查管理,嚴格落實送餐人員每日健康監測制度,食品配送提倡加貼食安標籤或密封包裝。

  技術方案要求,餐飲單位要對入店的消費者進行健康監測和信息登記,消費者進入經營場所前應測量體溫,體溫≥37.3°C或出現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不得允許進入餐飲場所。在徵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應制定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每桌登記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有效聯繫方式,並記錄用餐時段和人數,嚴禁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對消費者提倡分餐和錯峰就餐,推行預約並限時用餐,禁止門店扎堆聚集候餐,鼓勵員工自帶餐食和餐具。

  另據瞭解,截至3月11日0時,四川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39例,涉及21個市(州),全省現有低風險縣市、區(無現症病例區)147個、中風險縣市、區(散發病例區)36個,無高風險(社區暴發和局部流行區)縣市區。


本文來轉自其它媒體或平臺信息,並註明有來源,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