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儒貝爾曾說:“美!這是用心靈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東西”。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高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的追求也在不斷改變。現在的人都在盲目地追求美,追求刺激,追求新鮮的事物。

據悉英國《地鐵報》於當地時間3月9日報道,在西班牙馬德里,一名14歲女孩為了找自拍角度,不慎從一座10層樓的公寓屋頂天窗掉下,隨後在醫院宣佈死亡。

女孩的朋友告訴警方,她當時爬出公寓內部樓梯井正上方的屋頂天窗,試圖在那裡自拍後,將照片上傳到Instagram。然而,不幸的是,她正準備擺姿勢的時候屋頂天窗突然坍塌了,她毫無防備地掉了下來。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無疑不為這位花季少女惋惜!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10層樓的公寓

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作《飛鳥集》中:“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美麗的女孩,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值得嗎?

據英國BBC報道,印度的一個醫學專業雜誌《家庭醫療與初級護理》上刊登了一篇論文。文中指出,從2011年至2017年,全球已有約259人因自拍而喪命。

全球因為自拍而意外身亡的人還是很多。既然這麼多人盲目追求自拍,將生命置之度外,那麼這就一種社會現象。

一、 自拍是什麼?

從1839年化學家羅伯特·科尼利厄斯拍出人類第一張自拍開始,自拍便作為個人攝影的一個特殊分支記錄著人類自我凝視的演化過程。

二、 正常自拍與上癮自拍的區別是什麼

1、 正常自拍

正常自拍就是即使自拍,也不會頻繁自拍,不會對生活或者工作造成影響。

巴登,現年64歲,從1987年至今,他每天都會給自己拍一張黑白照片。拍了30年,巴登表示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種重視審視死亡與年邁的寫實記錄做法,讓他獲得了“自拍之父”的封號。

像巴登這種,他自拍就是為了記錄。這種就屬於正常自拍。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2、 上癮自拍

上癮自拍,就是每天都必須自拍,並且要拍很多張,否則內心就焦躁不安,渾身不舒服。有時候為了自拍效果好,甚至不惜攀登到很危險的地方。

據外媒報道,英國23歲女子夏洛特自拍上癮,每日自拍超過200多次,不僅因此失眠、嚇走所有朋友,多任男友也因受不住她的怪癖而分手。

像夏洛特這種每天自拍200多次的,就屬於上癮自拍。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夏洛特

三、自拍的目的

1.求贊關注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自拍後發到網站上求贊求關注,這就是一種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方式。

2.培養自信

有一部分人因為長相不夠完美,所以總想用美顏自拍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3.增強存在感

有一部分人內心及其孤單,總覺得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於是就總想尋求刺激自拍,博人眼球,以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四、什麼原因造成這些人追求自拍?

1.極度缺乏自信

現在基本人人手機上都自帶美顏功能。因為這一功能,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自拍。自拍後發到社交網站,以求別人的點贊和關注。

在[美]安東尼著的《自信的秘密》中寫道:“許多人都迫切地需要得到別人的注意和認可。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需要聽到持續不 斷的肯定(如“你很好”等)才能確認自己是被接受和認可的。”

從社會心理學而言,人們總是試圖向別人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以獲得讚美、接納、認同。

心理醫生解釋稱,這種瘋狂著迷於自拍的行為是缺乏自信和抑鬱症的表現。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2.具有心理疾病-強迫症傾向

英國南倫敦莫茲利NHS信託基金醫院精神病專家戴維·維爾博士稱:“拍照手機流行起來以後,在我看畸形恐懼症的患者三分之二都有反覆自拍並把照片發到社交媒體的強迫症。”

英國的丹尼·鮑曼就是一個極端案例。他從15歲開始玩自拍,並向“臉譜”網站上傳照片。每次洗漱前,他都會自拍10張照片,為了自拍,他每小時都會溜出課堂3次,為了一心一意玩自拍,他16歲輟學。之後,他甚至有6個月時間足不出戶,每天花10小時拍200多張照片。

像丹尼·鮑曼就是自拍強迫症患者,一刻不讓他自拍,他就會覺得不舒服,內心焦躁不安。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丹尼·鮑曼

3.“囚禁”在自我表現的監牢中

“愛自拍”沒問題,但是自拍上癮就有問題了。自拍上癮的人都是穿著一層精美的“外衣”。他們通過自拍,修圖,將自己完美的呈現在人美面前。

計算機技術和虛擬空間藝術專家賈倫·拉尼斯表示,社交網絡給了人們塑造一個“虛擬模範”的機會,使人們免於面對面的種種緊張或尷尬。人們可以精心地修飾每 一張照片,編輯每一段文字,扮演和展現一個完美的自己。但正是這種對於塑造完美自己的需求,使人們 被“囚禁”在自我表現的監牢中。“虛擬模範”具體到中國本土的語境裡,就是“顏值”崇拜。“

愛自拍的人過於追求“顏值”崇拜,將自己“囚禁”在虛擬的監牢中,不能自拔。

這就像極了《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白兔精,自從得到美麗的容顏,即使到死也不願意變回以前那個醜陋的面龐。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新白娘子傳奇》白兔精

4.內心空虛

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內心空虛。為了不斷填補空虛的內心,人們不斷尋找一些刺激的事情。

5.安全意識淡薄

很多人在自拍的時候,為了尋求刺激,根本無視取景之處是否有安全保護設施。有的拍照地區即使有安全保護措施,自拍者也心存僥倖。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湖南隆回縣大四女生小鄧在華山西峰觀景臺觀景拍照期間墜亡。據小鄧母親周潔(化名)介紹,在事發觀景臺上,小鄧在背對懸崖、仰身取景自拍時突然踩空後跌,從山頂跌落懸崖。事發觀景臺鐵鏈護欄高度為60釐米,小鄧家屬認為護欄高度過低沒能對小鄧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像小鄧自拍墜崖身亡,就是小鄧安全意識淡薄的表現。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大四女生小鄧

五、孩子自拍上癮該怎麼辦?

1.豐富孩子內心,培養孩子自信

一個內心充實的孩子,他的內心是自信的。大詩人李白曾說:“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一個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正視自我,找到目標。

就像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一樣,一開始他是自卑、孤獨的。無臉男代表的就是社會當中那群空虛孤獨、不被重視、無法找尋到自身存在價值的人群理自己。後來,通過千尋,他遇到錢婆婆。在錢婆婆那裡,無臉男的內心得到平和,他認識到自己有了新的存在價值,他知道自己活著是有用的。他開始接受自己,認可自我。

建議每一位父母都要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豐富內心,找回自信。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

首先要幫孩子建立目標,然後鼓勵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目標。讓孩子在不斷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重拾自信。

同時要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不能逃避。

最後,要鼓勵孩子勇於付出,敢於不斷嘗試新鮮事物。這樣孩子在不斷探索中,才會越來越自信。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

2.靜心冥想,心理治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進行心理治療,可以通過冥想修復煩躁的內心。冥想不是簡單的靜坐,而是一 種對自我,外物於內在精神中的觀照,是一種獨特的精神思維修行,使人心智專注,並通過積極的想象,將健康、開放的意識注入我們的精神中。

當孩子通過冥想達到內心平和之後,父母要列數孩子的優點,讓孩子不斷髮現自己的優點,從而接納真實的自己。再者之後,父母再慢慢通過積極的實例來引導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3.戒掉網癮,戒掉自拍,區分清網上世界和真實世界

a、把家裡的網線拔掉,遊戲卸載。

b、培養孩子興趣愛好,讓孩子慢慢忘記網絡和自拍。

c、讓孩子多和身邊優秀的孩子交往,慢慢在孩子心中樹立榜樣意識。

d、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通過戶外活動,讓孩子體驗更多有趣的事情。

讓孩子走出網絡虛擬世界,愛上真實世界和真實的自己。

生命就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孩子值得嗎?

4.增強孩子安全意識

作為父母,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有多麼愛她們。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濃濃的愛意。多帶孩子看看動物的生長繁衍,植物的繁盛枯榮,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含義。告訴孩子那些地方是危險的,請孩子遠離危險,保護自己,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寫在最後

要適當的提醒孩子們要增加自控能力,適度自拍。納克索斯的故事使得他的名字在英文中被用來命名了“水仙花(narcissus)”,並加了“病症”的後綴派生出“自戀”(narcissism)的含義。自拍可以,但不要為了所謂的刺激自拍而不顧忌生命安全。否則,損失的不僅是你們的生命,還有父母的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