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七十年斗轉星移,中國奶業革故鼎新,不斷升級蛻變和發展壯大。如今,乳製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從過去憑“奶票”排隊訂奶,到如今市場上各式各樣供應充足的奶製品,中國乳業多年來的發展變化猶如一幅幅壯美的詩篇。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在2019年即將過去,新的輝煌時代即將開啟。筆者謹從歷史的廣度、行業的深度、發展的高度和時間的節點去梳理中國乳品產業發展的歷程和現狀,以此文與行業朋友們共勉!

1949—1978年 乳業“貧瘠”期

1949年我國現代乳業開始正式起步,但“先天不足”的近代乳業開端並不順利。萬事開頭難,發展初期往往意味著艱險的環境與嚴苛的條件。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乳業最初的發展環境,“貧瘠”一詞應該最為恰當。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1980)》資料顯示,1949年全國僅有4家乳品廠,12萬頭奶牛、奶山羊17萬隻,年產奶量分別為19.2萬噸和1.7萬噸,產奶性能較好的荷斯坦奶牛僅2萬頭,乳製品產量僅有0.1萬噸。人均奶類佔有量0.4千克。每人每年0.4千克的奶類佔有量是什麼概念?按照現在一般一盒牛奶250克的重量來換算,1949年一個人一年的奶類佔有量還不及現在的兩盒牛奶。到了2018年,牛奶產量突破三千萬噸,足足增長了上百倍。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牛奶一度被人們視為稀缺食品。即便是在我國五大牧區之一的內蒙古,20多年前,也只有附近有養牛的人家才能喝到牛奶。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在上游養殖方面,為了提高我國的奶牛群體遺傳改良進展,1949年後開始有計劃地進口高產種用奶牛和冷凍精液。同期奶牛養殖數量少,高產奶牛存欄量低,當時牛奶的珍稀程度讓現在的消費者難以想象。1949年,國只有幾個小型乳品加工廠,生產的品種主要是巴氏消毒奶和煉乳。

1951年開始,政府著力發展民生,在上海、浙江、黑龍江、內蒙等地新建了一批乳品加工企業,其中不少成為現代乳業的前身。1956年興建的紅原奶粉廠,成為四川首家對牛奶進行工廠化加工的企業,在祖國西南的高原上,拉開了中國乳業現代化的序幕。1966年-1975年,中國乳品以年均6.5%的速度遞增,這期間陸續國家在北方奶源地區成立了一些乳品企業:

1952年在大慶安達成立的紅星乳品廠,前期生產巴氏奶,90年代開始生產嬰配奶粉;1955年成立的宜品乳品廠,其前身為北安乳品廠,與紅星乳品廠一樣,90年代開始生產嬰配奶粉;1956年,北京牛奶總站成立,1968年更名為北京市牛奶公司,2001年改製為北京三元;

1958年,完達山乳品廠成立,90年代開始生產嬰配奶粉;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1962年,趙光農場8連乳品廠成立,2001年收購克東縣攻牧乳品廠,成立飛鶴乳業,90年代開始生產嬰配奶粉;1978年,西安銀橋乳業成立,90年代開始生產嬰配奶粉。

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開啟“國營、集體、個體”共同發展奶業的先河,我國奶業步入跨越式發展階段。但與當時的發達國家對比,我國仍存在原奶供給不足、行業生產方式落後的問題,人均乳品消費量不足日本的1/40,美國的1/150。消費者購買乳製品的方式多為玻璃瓶配送上門,並不經過冷鏈運輸,殺菌方式也較簡陋。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在當時乳製品極度匱乏的時期,上海“光明牌”全脂乳粉、浙江百好乳業的擒雕牌煉乳、“紅星”奶粉、“紅梅牌”全脂乳粉等產品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光明乳業、南京衛崗、三元乳業等初期投身乳業的代表企業,在此後對行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處於特殊的歷史時期,乳業整體發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緩慢前行。1959年到1962年,各地都呈現出牛奶供應緊張的局面,並嚴格執行憑票定量、定點供應,使有限的牛奶資源供應給最需要的人群。這種緊缺的情況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期。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據瞭解,在當時,為了給孩子解決喝奶的問題,農村和城鎮都存在家裡養羊養牛的情況,這也成為那時乳業發展緩慢的縮影。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1979年,全國各地牛奶產量依然極低,甚至都沒有被國家和地方列入統計項目中。1980年,全國牛奶產量也僅有114.1萬噸。

1978—2008 乳業“改革”期

對於任何一個產業來說,1978年無疑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時間節點,改革開放的浪潮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限制,中國工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乳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改革開放意味著市場的全面打開,調整農業政策特別是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國家鼓勵扶持發展奶業,當時號召“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整個社會投身產業發展的積極性極大提高,這也直接加快了乳業的發展步伐,但市場一直存在著供不應求的情況。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改革開放後,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各路外資和產業資本也紛紛進入,帶動消費者教育快速普及,乳製品滲透率顯著提升,引領整個行業高速成長。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對原有的奶牛群體進行選育提高,加之政策之下整個市場的放開,到2008年,我國奶類總產量3236.2萬噸,是1949年的149倍,淨進口乳製品折鮮208.9萬噸,人均奶類由1949年的0.4公斤提高到25.9公斤。其中,標誌性的高速發展年份是,2001年我國奶類總產量和牛奶產量雙雙突破1000萬噸,2004年雙雙突破2000萬噸,2006年、2008年先後突破3000萬噸,6年突破三個千萬噸級臺階。

與此同時,乳製品加工方面,1984年,內蒙古扎魯特旗乳品廠引進瑞典利樂—拉伐公司的片式超高溫滅菌機、無菌灌裝機以及配套設備。這是中國首次引進滅菌乳生產技術及設備。該設備生產的滅菌乳保質期可長達6個月,使產在北方的鮮牛奶遠銷南方市場,改變了北方的牛奶只有做成乳粉才能銷往方南方的歷史;1年以後,也就是1985年,黑龍江乳品廠在黑龍江省安達市建成投產,日加工鮮奶能力200噸,年產速溶乳粉8833噸、奶油146噸。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牛奶產量的大幅提升緩解了當時社會消費端的緊缺。1984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漢、西安等六大城市陸續取消牛奶憑票供應。

1990年前奶粉主要以脫脂乳粉和全脂乳粉為主要形式,無實質意義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直至1983年國家發佈了首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行業標準,此後在1989年、1997年、2009年等經歷數次修訂升級,嬰幼兒配方奶粉才開始出現。

今天不少知名乳企蒙牛、君樂寶、聖元、澳優、宜品、貝因美、雅士利、銀橋等在這個階段誕生或升級,1996年光明乳業也正式改組成立;國產羊奶粉代表性企業和氏、百躍、雅泰等也在這個階段成立,而更早成立的乳企則在這個階段開始發力或加碼嬰幼兒配方乳粉。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世紀90年代後,對於沒有或缺少母乳餵養的寶寶而言,嬰配粉逐漸代替全脂/脫脂奶粉,市場普及度得以提升,這一期間尤以1995年前後作為時間節點,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規模大幅增長。

直到1998年,乳業短缺才得以徹底改善。彼時中國乳企大量引進利樂設備,並開始通過無息貸款等方式鼓勵奶農擴大奶源規模,解決了因保鮮導致的異地市場開拓難以及奶源瓶頸的問題,全國性乳企開始崛起。與此同時,老牌區域型乳企也開始受到衝擊,新的乳品秩序正在形成。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01年,中國北京申奧成功,中國也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族自豪感空前提升。同年,國務院批准發佈《中國食物與營養髮展綱要(2001-2010年)》,將奶業列為未來10年中國食物與營養優先發展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中國乳業發展迅猛,乳業巨頭紛紛湧現,中小型乳企也層出不窮。

2001年,新希望集團進軍乳品行業,先後收購四川華西、安徽白帝乳業、河北天香乳業、杭州雙峰乳業、青島琴牌乳業、雲南蝶泉乳業、湖南南山乳業等多家地方性乳企,並開始著手對其進行系統品牌整合。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03年,澳優乳業跨出國門引進首款原裝進口奶粉,隨後進口奶粉的市場份額開始逐漸增加。國外奶粉企業開始深耕中國,收穫市場增長紅利,國產奶粉也乘機拓展渠道,跑馬圈地,國內奶粉行業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期,但期間出現了“歐洲二噁英事件(1999年)”、“阜陽大頭娃娃事件(2003年)”、“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2005年)”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格局,奶粉品牌銷量前後排名有較大變化,但國產奶粉逐漸形成了三鹿、伊利、聖元、雅士利、南山、完達山、貝因美等位居前列的市場格局,外資以多美滋、美贊臣、雀巢、惠氏、雅培等為主,2006年嬰配粉市場規模達到170億左右,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也突破了100家。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04年,蒙牛上市

在這一階段,我國乳業經過改革開放初期的快速發展,原料奶生產、乳製品加工業初具規模,乳製品消費市場日趨成熟,市場的供求矛盾逐漸緩和。到2008年,全國有乳製品生產企業815家,乳製品產量1810.56萬噸,其中液體乳產量1525.22萬噸,固態乳製品產量285.34萬噸。工業總產值1490.71億元,銷售收入1431.02億元。而1998年,中國液態奶消費量僅僅263.5萬噸,可見增速之快!

2008—2017乳業“提質”期

成長總伴隨著“陣痛”,一個產業從萌芽到成熟往往需要歷經挫折,面對低谷。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的爆發,使當時勃勃生機的整個乳業瞬間折戟沉沙。2008年也成為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發展的分水嶺。

2008年9月前,國產奶粉勢如破竹,總體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60%,其中國產高端奶粉增速更快,醞釀著進一步搶佔一二線市場,但隨著“三聚氰胺”事件曝光,輿論譁然,三鹿集團轟然倒塌,眾多乳企涉及三聚氰胺事件,乳業多年快速擴張的惡果出現,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遭遇重挫,國產奶粉陷入信任危機,大量消費者開始轉向進口奶粉,給中國乳業以重挫,此後經歷了10餘年的漫長復甦之路。這一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有109家,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左右,市場充滿了吸引力。

2008年以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增長幅度較大,進口奶粉一度壟斷了中國奶粉市場。2008年,中國乳製品消費市場首度迎來負增長,進口乳製品年增長率超過30%。

在這個期間,達能、恆天然、雀巢等知名國外企業先後進入中國,他們憑藉豐富的生產經驗以及適合的宣傳營銷快速佔領了中國奶粉市場。面對發達國家上百年成熟產業的優勢,剛剛經歷過浩劫的中國乳業開始審視事件爆發的原因並尋找解決的辦法。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的戰略倡議的提出,新的經濟全球化成為趨勢,以期實現奶業經濟要素的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在這一思路的引導下,農業部借鑑國外優秀經驗,向國家建議實施以低溫奶為主要方向的“國家優質乳工程”,並受到國家相關部門高度認可。

為了樹立標杆,帶動行業健康發展,2015年中國奶業D20企業聯盟成立。2016年,作為D20乳企一員的新希望乳業成為優質乳工程首家過審企業,中國優質乳標準就此確立。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與此同時,在各大奶粉企業、渠道商等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國產奶粉的品質大幅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母嬰渠道興起,國產奶粉渠道下沉成效顯著,加上飛鶴、伊利、君樂寶、澳優、合生元、聖元等中資乳企的帶動,國產奶粉的信心開始回升,份額持續增長,國家於2016年6月8日正式頒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標誌著一個新的時期即將到來,2016年也成為一個新的轉折之年。

2017年至今 乳業振興與註冊制落地

2017年8月“史上最嚴奶粉新政”逐步落地,至今共公佈51個批次,國內外162個工廠424個系列1260個配方通過註冊,其中國內工廠112個,涉及320個系列,國外工廠50個,涉及104個進口奶粉,國產系列佔比75.7%,如果加上中資乳企控制的進口奶粉,如澳優、合生元、聖元法國工廠,雅士利新西蘭工廠等產品,中資奶粉數量超過了85%,外資奶粉和國產奶粉在更高監管水平上同臺競技,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抽檢生鮮乳樣品219890批次,合格率99.9%。

國產奶粉不斷崛起,品質也屢創新高,市場集中度提升。2018年出現了首個營收過百億的國產奶粉企業飛鶴,而伊利2018年乳粉營收也超過了80億,市場逐步形成了惠氏(啟賦、S-26)、達能(愛他美、諾優能)、飛鶴、伊利、美贊臣、君樂寶、健合、澳優(佳貝艾特、1897、能立多等)、美素佳兒、雅培、聖元(優博、優強等)、雀巢、a2、蒙牛雅士利、貝因美、完達山等企業和品牌領跑的市場格局,而宜品、明一、三元、藍河、貝特佳、麥蔻、和氏、百躍、雅泰等乳企也在大力向前衝刺,牛羊產品並舉特點明顯。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2018年,全國奶類產量3176.8萬噸,人均奶類佔有量34.3公斤,比2000年增長了3.1倍;全國規模以上乳製品企業 587 家,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乳製品產量 2687.1 萬噸,其中液體乳產量 2505.6 萬噸,乳粉產量 96.8 萬噸,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 95 萬噸;規模以上乳企實現銷售額3398.9億元,中國乳製品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規模劍指千億。

目前,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例達61.4%,奶牛平均單產7.4噸,單產9噸以上的高產奶牛超過200萬頭。

企業方面,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成為五家超百億的中國乳企,排名前3位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佔全國乳製品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的49.8%。其中伊利、蒙牛年營收過700億,雙雙劍指千億營收目標,均躋身世界乳業十強之列,前者第八,後者第十,分別在亞洲排名第一位、第二位,堪稱乳業巨頭。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目前,中國市場出現了20家過10億的奶粉企業,20多個過10億的奶粉大單品,企業之間、單品之間規模相差懸殊,惠氏、達能、飛鶴三家過百億的奶粉企業,伊利2019年奶粉業務也有望突破百億,美贊臣、君樂寶、澳優、美素佳兒、合生元、聖元、雀巢、a2、雅士利、貝因美、完達山等都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而宜品、明一、三元、藍河、貝特佳、麥蔻、和氏、百躍、雅泰等乳企也在大力向前衝刺,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019年1月,新希望乳業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進入資本市場。2019年11月,飛鶴在港交所上市,成為在港上市乳企中首發市值最大的乳企。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8年全國人均乳製品消費摺合生鮮乳34.3公斤,是亞洲平均水平的1/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約低40公斤。隨著我國人口逐漸增長,社會整體發展水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費理念改善,乳品消費也將持續穩定增長。

當下,中國規模養殖場的圈舍設施、機械裝備、飼草飼料、飼養管理,加工廠的生產設備、檢測儀器、質量管理體系已經與國外先進企業沒有了技術差距,十年的臥薪嚐膽,中國乳業已經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接,部分企業、部分領域已進入世界前列。

中國乳業的國際化進程回顧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與協作、國內市場的不斷成熟,國內乳企要想生產更加優質的產品,並謀其進一步的發展,籌劃全球化佈局勢在必行,如今這已成為企業的重要競爭力。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8年以來,我國先後與以色列、俄羅斯、越南、吉爾吉斯斯坦、塞爾維亞等國簽訂了議定書,截至目前獲得我國進口乳品准入資格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50個,境外企業已達2627家,乳品生產企業103家。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與此同時,更多的中國乳企開始走出國門,迎接世界的挑戰:建設海外工廠、收購國外品牌、引入國際先進技術、設備及人才等等。

2010年,光明乳業以增資的形式控股新西蘭新萊特51%股權,現股權佔比39.1193%;2011年,澳優乳業收購荷蘭海普諾凱工廠;2013年,雅士利在新西蘭投建工廠並於2015年正式投產;2013年,合生元與法國著名乳製品生產商IsignySainteMère以合作的形式在法國建廠。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4年,伊利在新西蘭投建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其中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工廠;2014年,聖元在法國投建工廠,規劃產能10萬噸,已於2016年投產;2015年,澳優創始人陳遠榮離開澳優後收購新西蘭藍河乳業並將其奶粉引入國內;2016年,飛鶴投資2.25億加元在加拿大金斯頓投建奶粉生產工廠。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6年,Blue River(藍河乳業)成為意大利乳企Alimenta(阿里曼塔)控股股東,並將在撒丁島投資新建嬰兒配方奶粉工廠和脫鹽乳清粉工廠。2016年,宜品在韓國光陽市投資興建了第一個海外工廠;2017年,貝特佳乳業投建新西蘭工廠,打造海外乳業基地;2017-2018年,澳優收購澳洲ADP、Ozfarm兩大工廠。

2018年11月,伊利集團收購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並於當天在泰國曼谷隆重舉行了簽約儀式。

2019年1月,宜品正式收購西班牙Euroserum奶粉工廠,實現了自控羊乳清資源;2019年4月,歐比佳愛爾蘭工廠竣工;2019年6月,澳優在荷蘭投資建設的Pluto 工廠和Hector 工廠正式投產。此外,還有中牧(紐瑞滋)、貝因美在愛爾蘭合作工廠,紐貝滋在愛爾蘭建廠,澳優與新西蘭第二大乳品公司Westland 合資建廠,蒙牛發佈公告擬收購澳洲有機品牌貝拉米,健合集團在法國的第三家工廠將於2020年底落成,主要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尤其是有機奶粉等。

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經有伊利、蒙牛、光明、雅士利、澳優、飛鶴、貝因美等17家知名企業在境外投資奶業,投資國別為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愛爾蘭、俄羅斯、法國、加拿大等地,投資領域有嬰幼兒配方奶粉、原料奶粉、液態奶等乳製品生產以及奶牛養殖和牧草種植。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這些投資案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乳企海外佈局的成功案例,它們在收購國外優質品牌,整合國外優質奶源,建造國外工廠,採用國外優質資源和研發資源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展示了中國乳企的綜合實力和運營能力。

據瞭解,現代集中規模生產下的奶牛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乾淨水,睡的是“軟臥床”。多家奶業20強企業負責人透露,我國已全面普及奶牛人工授精、秸稈青貯、疫病防控等現代技術,全部規模牧場實施機械化擠奶,90%以上規模牧場實現全混合日糧飼餵,部分牧場實施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計算機智能牧場管理、全基因組選擇技術等,整體生產水平明顯提高。昔日的畜群雜亂、手工擠奶、秸稈粗放飼餵等落後生產方式已經成為過去式。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當下,中國乳業市場的日漸成熟,能不斷滿足消費者需要。中國乳製品消費的品類主要是巴氏殺菌乳、全脂奶粉和其它幹乳製品,發展到現在,市場上除了原有的品類外,各種風味酸奶、UHT奶、無乳糖牛奶、嬰幼兒配方奶粉、成人調製奶粉、奶酪等國產、進口產品琳琅滿目,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

自2015年以來,乳業品類發展漸入佳境,羊奶粉、有機奶粉、兒童奶粉、特醫食品(特配粉)都有望形成百億級品類。羊奶粉方面,佳貝艾特、藍河、貝特佳、蓓康僖、聖特拉慕、朵拉小羊、百躍、和氏、雅泰、羊羊羊、倍恩喜、智冠、羊滋滋、羊羊100等都衝得很猛;有機方面,悠藍、寶貝與我、啟賦蘊萃、飛鶴臻稚、金領冠塞納牧、康多蜜兒、愛斯時光、愛尼可、紅星歐貝星、瑞哺恩、歐能多等也都摩拳擦掌,乘機佈局。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9年1季度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9.9%,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抽檢合格率100%,同時中國乳企也積極參加世界品質品鑑大會,IDF國際乳品峰會,德國紐倫堡國際有機產品博覽會BIOFACH,英國Food Matters Live食品健康大會等,並與知名國內外學府及機構共同打造創新研發中心等,他們展示了中國乳企的雄厚實力和過硬品質,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也正在收穫更好的市場地位。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2019年1-10月全國乳製品產量為2242.2萬噸,同比增長8.3%。乳製品行業繼續在增量市場上,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結語

中國乳業的發展經歷了不少坎坷,所幸中國乳企百折不撓,逐漸摒棄單一的發展模式,以品質為基礎,從渠道推動到品牌拉動,實現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偉大蛻變。

中國乳業70年風風雨雨的發展,我們看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心,看到了消費人群的變化,也看到了乳企的努力與堅守。

時至如今,建國70年,祖國強盛,人民幸福;奶粉70年,千億規模,百億品類;盡顯奮鬥之美。70年,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一段歷史,對於一個產業而言,它是無數個片段,這個片段裡包含著所有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從“弱”漸“強”的歷史性時刻。這是屬於中國人的韌性,也是中國企業的精神。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目前,由於網絡興起、出生率下滑、母乳餵養的強化等原因,乳企增速正在放緩。在嬰幼兒奶粉行業,中資乳企的奶粉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0%,雖離國家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的目標還有差距,但很明顯,這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市場的機會。

未來,祖國將更加強盛,而市場競爭也會愈加激烈。中國乳業升級和發展的道路還有很多坎坷,比如市場規模有待繼續做大,市場集中度有待增強,進口乳品的衝擊不小,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和消費特點不斷變化。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放眼世界和未來,中國的乳業市場的創新紅利還很大,市場還有待繼續挖掘。中國乳企還有很多宏偉的目標有待實現,比如伊利的“五強千億”的目標,蒙牛的“雙千億”目標,飛鶴的200億營收目標,君樂寶、澳優、合生元、雅士利等規模乳企的大幅度增長,還有眾多潛力型乳企5億、10億甚至20億的卡位之爭,羊奶粉、有機奶粉等品類乳企的進一步拓展等。這要求乳企在品牌力的提升,品牌的傳播與消費者互動方式,渠道的發展與高效合作,品類的細分與機會把握,市場競爭與短兵相接等,不斷夯實根基和堅持創新,以應對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在中國乳業70年發展大潮中,從曾經積貧積弱的無奶可飲,到如今優質奶高端奶百花齊放的乳業繁榮,中國乳業經歷的翻天覆地變化背後,寄託了三代乳業人保持初心、堅守使命的故事,他們勤於耕耘,帶領企業不斷向前,書寫了一幅中國乳業奮鬥之美的宏偉畫卷。

如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這要求中國企保持戰鬥激情,銳意創新,推動中國乳業發展的車輪一直向前,為中國乳業下一個七十年繼續奮勇前行。

回首中國乳業,精神才是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